1,7⁃二氮杂15冠5醚对镧(Ⅲ)的配位识别机理研究

来源 :矿冶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硫酸体系中氮杂冠醚萃取分离La3+的过程,考察了氮杂冠醚浓度、平衡阴离子浓度对La3+分配比的影响,并结合DFT计算和红外光谱表征探索了氮杂冠醚对硫酸体系中La3+的配位结合机理。结果表明,La3+与1,7-二氮杂15冠5醚形成8配位、La∶2N-15C5∶H2O=1∶1∶3构型的配合物,配位反应的实质在于冠醚环上N原、O原子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与La3+之间的离子偶极相
其他文献
为了得到刚果(金)某铜钴矿深部矿体采场最优矿房宽度、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NX建立了不同矿房宽度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得到了地表位移、矿房应力与塑性区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结果表明,依据地表位移、矿房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矿房塑性区,判定矿房最优宽度为18 m左右;比较了3种矿房宽度条件下的地表危险范围,以采场宽度18 m开采深部矿体产生的地表移动危险变形较为合理;依据数值分析结果,岩层移动角推荐73°-82°。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
研究了微细粒辉钼矿在煤油、柴油和XM31等3种油类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界面相互作用计算等手段揭示了油类捕收剂与微细粒辉钼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型油类捕收剂XM31在水中的分散能力优于煤油和柴油;在pH=2-11范围内,XM31对微细粒辉钼矿的团聚捕收效果也优于煤油和柴油;3种油类捕收剂均主要以物理吸附形式与微细粒辉钼矿发生作用。界面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油类捕收剂与微细粒辉钼矿之间存在范德华引力,但起团聚捕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由Lewis酸碱相互作用造成的疏水引力;根据
针对爆破振动信号去噪和趋势项消除问题,借助相关性分析,引入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小波阈值法的预处理滤波方法。首先运用EEMD方法进行信号分解,利用互相关系数进行含噪IMF分量和趋势项分量的预选,然后分别借助自相关函数特性和频带特点进行判断,最后完成含噪分量的小波阈值去噪和趋势项分量的去除,重构波形。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噪声、趋势项干扰,保留波形真实信息,进而提高频谱分析精度。
采用X射线透射智能分选技术对酒钢桦树沟铁矿石进行预选抛废处理,结果表明,抛废率13%左右时,能够取得尾矿品位小于10%、铁回收率大于96%、预选粗精矿铁品位提高3.6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试验结果稳定、数据可再现,说明利用该智能分选机可以实现酒钢镜铁山桦树沟铁矿石的有效预选抛废、提高铁矿石输出品位。
对云南某难选多金属硫化铜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新型捕收剂OL-2M为硫化铜矿捕收剂、新型抑制剂OL-3C为含氧化镁脉石矿物抑制剂,经一粗一混精三精二扫优先浮选,获得了Cu品位19.69%、回收率55.25%、MgO含量3.45%的铜精矿。新药剂联合使用既显著提高了精矿铜品位和回收率,又大幅度降低了精矿氧化镁含量,达到冶炼厂对铜精矿的要求。
设计制造了一套可精确测量耙臂扭矩的浓缩机试验设备,用于研究浓缩机耙臂扭矩与给料浓度、耙臂转速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并且通过对耙臂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浓缩机耙臂扭矩与给料浓度、耙臂转速的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总体误差小于±1%,吻合度较好。该套试验设备可为工业大规模浓缩机的耙臂扭矩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对湖南某Cu品位0.11%、S品位12.85%的高硫低品位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先磁选脱除大部分磁黄铁矿,降低其对后续铜回收的影响,再经过一粗一扫两精铜浮选,最终获得了铜品位25.48%、铜回收率71.31%的铜精矿。
采用CBN含量(体积分数)50%和80%的自制PCBN材料分别建立焊接式90°刀尖角外圆车刀模型,运用Deform软件以切削速度250 m/min、进给量0.1 mm/r、背吃刀量0.25 mm的切削用量模拟精车45~#淬火钢外圆面,通过对比刀具的应力场和主切削力,发现CBN含量变化对主切削力无明显影响。使用自制及市售的PCBN材料分别制成焊接式90°刀尖角外圆车刀,并完成切削45~#淬火钢外圆实验。结果表明,CBN含量80%的自制PCBN车刀耐磨性较好,韧性稍差;CBN含量50%的自制PCBN车刀综合性
以NaClO或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氧化对铜钼浮选分离试验效果的影响。探究了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和矿浆pH值等因素对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NaClO或H2O2氧化处理均可选择性抑制黄铜矿,且几乎不影响辉钼矿的可浮性。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NaClO或H2O2氧化预处理-浮选都能实现铜钼有效分离,且分离效果均优于传统的黄铜矿抑制剂硫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是确保航天器控制系统安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在轨航天器遥测数据样本少、噪声高、未标记,因此缺乏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诊断在轨航天器故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为在轨航天器实时故障诊断提供了可行方法.首先,对航天器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多维时域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信号;其次,搭建基于残差网络的故障诊断深度学习框架,并利用地面测试数据与其他航天器在轨运行数据对网络进行预训练;进而,为了实现当前在轨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