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肺部炎症的婴儿胃食管反流临床特征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9例伴肺部炎症的胃食管反流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对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儿男22例,女17例。年龄1~10个月,中位数2月,3月内30例,占总数76.9%;病程最短1天,最长9个月,中位数14 d。入院时临床表现:咳嗽24例,溢乳16例,呕吐7例,呛奶4例,喘鸣3例,喘息1例;其中同时具有咳嗽和吐奶者11例,咳嗽和呕吐5例,咳嗽和呛奶3例,共19例(占48.7%)。痰培养阳性31例,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89.4%);9例(23%)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2.0×109/L。合并基础疾病20例(占51.3%):喉软化8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牛奶过敏4例,运动发育迟缓2例,漏斗胸、食道裂孔疝、营养不良及地中海贫血各1例。患儿在抗感染、对症止咳化痰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予体位治疗及浓稠食物,呕吐较剧及有呛咳的4例给予管饲营养,牛奶过敏改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等;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出院,对家长健康教育合理护理及喂养。电话随访出院后6月内除2例反复住院外均恢复良好。

结论

本组婴幼儿胃食管返流伴肺部感染多发生于3个月内,且存在基础疾病;同时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不足一半,部分患儿仅有呼吸道症状;及时识别有利于改善病情,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DNA聚合酶γ是唯一已知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DNA复制与修复的酶,其基因突变将影响其合成的线粒体DNA的质量或数量,导致线粒体突变、缺失或者合成的减少。POLG基因突变引起相关疾病包括广泛的互相重叠的各种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可以覆盖从婴儿期到成年。在顽固性癫患者中,POLG基因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的频率高达2.3%,这类患者如果使用丙戊酸钠则会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因此对任何儿童或青少年难治性癫伴或
单卵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中,胎-胎输血综合征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出现双胎发育不匀称及羊水量异常等并发症。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症是胎-胎输血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几年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两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新生儿预后方面均有很大差别。该文从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等方面对这两种疾病进行比较。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amma,IVIG)联合大剂量阿司匹林口服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然而近年来报道的IVIG无反应型以及难治性川崎病病例不断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现有研究进展表明英夫利昔单抗为治疗川崎病,
钙卫蛋白是S100蛋白家族中的一种钙、锌结合蛋白,由中性粒细胞表达,具有重要的细胞外功能。该文综述了粪便钙卫蛋白在肠道病理状态下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过敏相关性肠病等疾病的变化,以及对这类疾病在诊断、复发的评估及治疗的反应程度上的应用价值。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疾病严重程度与血烯醇化酶的关系。方法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5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轻度组(44例)和重度组(21例),随机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手足口病两组儿童入院时与住院治疗后第1、3、5天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肽(neuropeptide Y,NPY)、心肌肌钙蛋
硒是人、动物和某些微生物正常生存所必需的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硒对生物健康具有双向作用,即氧化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缺硒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功能损伤,导致一些病毒感染毒性增强或感染加剧,以及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增加了氧化损伤和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性。硒的安全摄取量范围相对较窄,过量的摄取可能导致中毒。该文就硒对生物健康双向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医院新引进了一种高氨基酸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方案,因为1个设计错误致磷水平降低。这促使我们研究三种不同PN方案对极早产儿血浆磷、钙和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186名胎龄<28周婴儿生后第1个月研究。基于住院期间他们的PN方案分成三个组。组一接受高水平磷和低水平氨基酸,组二接受低水平磷和高水平氨基酸,组三接受高水平磷和高水平氨基酸。结果三组间最低的血浆磷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儿童及成人终末期肾脏病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也是肾移植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近年来随着对FSGS特别是遗传性FSGS突变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明确足细胞在FSG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与FSGS有关的足细胞突变基因被报道。同时,可溶性尿激酶型纤维酶原激活物受体在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诊断为CMV肺炎住院患儿101例,男女比例1∶1.1,平均年龄(2.69±1.02)个月;按肺部体征与肺外并发症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48例)和轻症肺炎组(53例);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55例)。采用酶联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