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探讨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3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抗体,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型,并观察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CagA、VacA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85.07%(114/134例)、91.04%(122/134例),检出幽门螺杆菌Ⅰ型菌株113例,Ⅱ型菌株11例,中间型菌株10例,各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粘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100例(88.50%)、5例(45.45%)、5例(50.00%),Ⅰ型菌株与Ⅱ型菌株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项目化教学改革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其中对教改过程中的项目选定、实施方法.项目考核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儿科获得性心肌疾病中病毒性心肌炎(VMC)占重要地位,VMC发病机制研究中,脂质过氧化物损伤和一氧化氮(NO)的作用仍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观察VMC患儿血清硒(Se)和NO含量变
交叉擦腿动作是指以小儿摩擦会阴部为主要表现的习惯性动作.目前主要采取转移注意力及辅助使用镇静药物治疗.但是对于白天频发的学龄儿童,效果不佳,以致对患儿的生活、学习及
辛亥时期的蔡元培心系民族危亡,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潜心阅读,尤爱西学;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开始寻找教育救国之路;革命活动接连失败后,他赴德游学,开启了游学救国之路。深入研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PBL教学模式,针对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展示了问题,教学效果较好,同时就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翻转课堂和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翻转课堂和工程教育模式具有很高的融合度,两者的内在一致性为融合奠定了良好
迟发性颅内出血是指在外伤24 h后发生的颅内出血,因与即时性颅内出血有一定的时间差和缺乏特异性的定位体征,常导致临床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