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观察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在晚期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AFPGC)三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搜集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1例AFPG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15例患者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接受单纯化疗或最佳营养支持治疗。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 CTCAE)4.0版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2周期后,两组均无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试验组4例部分缓解(PR),7例病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对照组2例PR,7例SD,17例PD,两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67%(4/15),7.69%(2/26),临床控制率(DCR)分别为73.33%(11/15),34.62%(9/26)。两组间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P=0.231),D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7,P=0.017)。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PFS均为3.0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5,P=0.350)。中位OS分别为6.0个月、4.0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7,P=0.01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3.33%(11/15)、30.77%(8/26),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0.00%(6/15)、0(0/26),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26.67%(4/15)、0(0/26),食欲减退发生率分别为80.00%(12/15)、38.46%(10/26),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3%(5/15)、3.85%(1/26),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930,P=0.008;χ2=9.191,P=0.002;χ2=4.953,P=0.026;χ2=6.600,P=0.010;χ2=4.471,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乏力、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AFPGC患者,DCR较高,可延长生存时间,该方案不良反应较大,但基本可耐受。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新药等层出不穷,而小细胞肺癌(SCLC)的药物治疗虽有探索,但疗效差强人意。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多个靶点。有研究显示安罗替尼对于复发性SCLC有良好的临床获益。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1例晚期SCLC患者,应用安罗替尼治疗取得良好近期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Ⅲa期患者占有较大比例,由于Ⅲa期NSCLC包含的临床TNM分期较复杂,且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有肿瘤侵及邻近重要器官,因此常常失去完整切除肿瘤的机会,故对于Ⅲa期NSCLC的诊疗手段国内外专家众说纷纭,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均在不同条件下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外科手术在综合治疗Ⅲa期NSCLC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钙黏素(P-cad)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陕西省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NSCLC患者中血清P-ca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绘制,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不
目的探讨质膜型唾液酸酶(NEU3)活性对骨肉瘤MG-63细胞在体外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以抗NEU3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EU3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以0 nmol/L唾液酸酶活性抑制剂(DANA)处理组或0 μg/ml抗NEU3抗体处理组为空白对照组,以10、20、50 nmol/L DANA或0.5、1.0、2.0 μg/ml抗NEU3抗体处理24 h或48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安替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90个病灶)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40个病灶)仅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50个病灶)在TCAE治疗同时口服安替可,2粒/次,每日3次,拟定6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癌胚抗原(CEA)在肺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的差异,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1例肺腺癌患者作为肺腺癌组,10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免疫荧光定量方法测定入组患者外周血NLR、PLR及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神经巢蛋白(Nest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他莫昔芬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选取冻存于液氮中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estin mRNA含量及Nestin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Hippo信号通路对动物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再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Yes激酶相关蛋白和转录联合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组成的Hippo信号通路异常表达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突变型p53有协同作用;此外,其过度表达会导致肺癌治疗耐药性发生,抑制其表达可能使癌症患者获益。了解Hippo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有望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随着放疗设备的革新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推广应用,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模式和地位也不断改变。对于早期NSCLC,立体定向放疗可能成为手术的替代方法,但最佳分割模式仍需探索;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术后放疗仍存在争议,不可手术的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免疫疗法结果令人鼓舞,预防性脑照射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寡转移局部放疗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 ZEB1-A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5年4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的13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EB1-AS1的表达量;分析ZEB1-AS1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siRNA技术干扰ZEB1-AS1的表达,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