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DP增长:下限是必须保证较充分的就业
李克强:“去年在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至于可接受的下限,就是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分析:市场发力,不再是政策刺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逐步放缓的阶段,7.5%的目标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从去年经济调控的成效来看,在7.5%的目标下交出了7.7%的经济成绩。今年的经济增长只要通过区间化的管理,并灵活运用各种调控工具,这样的发展目标是完全能够完成的。
民生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对此的分析是,未来将淡化经济增长率,强化就业在政策决策中的重要性。总理提到“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这预示着政策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提高,不会轻易出台刺激政策,而会综合观察就业和居民收入等相关指标。现在最大挑战在“经济下行”与“财政倾向政策空间有限”造成的多难选择。对策仍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保持合理区间,既不放任经济下行,又不盲目放水刺激。
在管清友看来,保持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率不能突破上限,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因为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相信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政府债务:不能忽视风险
李克强:“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如实公布,表明风险整体可控,而且政府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有些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正在加强规范,包括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
分析:财税改革解决政府债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认为,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的地方债务增长较快,这还是在国务院严格控制、清理融资平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他看来,化解债务风险,除了严格控制债务增量外,还应采取多种途径化解存量债务。首先,应该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地方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的资金。其次,应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整合、分立。
影子银行:监管已有时间表
李克强:“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III’规定的监管措施。”
分析:相关文件或将在下半年密集出台
多位消息人士此前透露,中国监管当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该通知厘清了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明确影子银行监管责任分工,以及如何完善监管制度。
管清友认为,李克强的表态重申了“债务风险可控”基调,下一步将逐步“开正门”,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堵偏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对金融产品违约,坚守底线思维不会变,即避免“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提到,当前对于影子银行的治理,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不落空”的问题。包括对P2P等一些没有监管主体的机构找到监管部门,此外,对于一些跨界的产品必须明确哪些是通道主体,哪些是风险承担主体的问题。
国企改革:关键在于推进落实
李克强:“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分析: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今年会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有关国企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核心的提法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央企也提出这一方面的初步发展意见。但现在仍停留在企业先行先试的层面上,下一步具体如何进行,还有赖于全面改革领导小组层面最后通过的有关混合所有制如何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国企改革主要参与方———国资委提出的指导意见。此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金融、石油、电力、铁路、公共资源和服务领域的改革。短期之内,总理再提医疗、养老。说明他对这些领域非常关注,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短板。
在牛犁看来,国企深层次改革,包括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今年一定会提高。“因为到2020年上缴目标为30%,现在只有10%左右。”
管清友则认为,财税改革是重点。其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其二,是财政和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继续对小微企业减免税费;其三是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医疗、养老、金融等服务业,触动利益也要“义无所顾”。
土地出让金:要全面审计
李克强:“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分析:土地出让金审计将侧重于支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审计的重点将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规范进行审计。也就是侧重于土地出让金的支出审计。而南方某省一位审计厅官员表示,国家审计署已经在酝酿一次全国性针对土地出让金的审计。
金融产品违约:个别情况难以避免
李克强:“至于一些金融产品违约情况,我也不愿意看到,但确实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分析:不会有大面积违约事件
今年以来,从中诚信托违约危机,到超日债违约打破刚兑,金融违约事件的出现令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将遭遇新一轮的信贷风险危机。管清友认为,对金融产品违约,政策应该是坚守底线思维不会变,即避免“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侦测”和“处置”或意味着打破刚兑短期内仍难看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产品来说,有违约是正常情况,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如果用非正常手段堵塞非系统性风险,反而会加大其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风险度。在不涉及全局的情况下,非系统性风险不应刻意隐藏,应该释放就释放,这样金融基体才会健康。因此,应减少为防范非系统性风险而进行的人为干预,让市场在金融风险释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手、监管的手,是监管系统性风险的,对于个体则应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中银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看来,金融产品主要包括银行代售的理财产品、信托及债券类产品,目前信托、债券都已出现了违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过去存在刚性兑付的预期;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产品(债券)整体发行规模比较大。近年由于经济增长率下行,特别是周期性行业经营情况不理想,现金流出现问题,对到期的债务难以覆盖,进而会出现违约的情况。他认为下一阶段,针对金融违约,政府首先要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这是防止金融违约发生的一个根本途径;其次,保持信贷和货币的合理水平,避免信用过度抽紧,导致这块风险的提前暴露;最后,可以增加一些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来置换一些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外贸:光伏案解决是成功案例
李克强:“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摩擦难免发生。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
分析:中方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日益成熟
正在进行中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双方都有诉求,都要求对方开放,并且都希望避重就轻,保护本国关键性产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增加,在欧洲也面临投资障碍和激烈竞争。“投资协定谈判是博弈过程,关键是如何在对抗的同时更多注重合作,寻找彼此产业链的相互镶嵌点,寻找利益平衡点。”他认为,不仅光伏案,包括高铁、通信设备等,将来也可能有更多争端。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赵长茂认为,光伏案的解决是很好的探索,而且“过去面对欧美的制裁我们毫无办法,但现在我们进口多了,有中国市场做基础,就有了有力的武器,这方面的应对手段会越来越多。投资比贸易的影响更大,西方有中国威胁论,对中国企业进入欧洲投资有警惕,但现在欧盟需要外来投资,且我们有优势。”赵长茂表示,双方合作,利大于弊,趋势还是合作多于冲突。
房地产:不同城市分类、分城施策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分析:2014年的重点或是增加供应
中房研协广州机构首席分析师梁永光称,对于各类情况“分类施策”,能防止“一刀切”带来的误伤。
“房地产在过去多年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虽然有调控政策,但都受制于经济形势而取消。增加供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总理提到的长效机制,应该包括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登记等政策,“建立了长效机制并执行,将改变过去十年楼市依赖的暴利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
编 辑 胡 茜 mengdanhu@gmail.com
李克强:“去年在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至于可接受的下限,就是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分析:市场发力,不再是政策刺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逐步放缓的阶段,7.5%的目标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从去年经济调控的成效来看,在7.5%的目标下交出了7.7%的经济成绩。今年的经济增长只要通过区间化的管理,并灵活运用各种调控工具,这样的发展目标是完全能够完成的。
民生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对此的分析是,未来将淡化经济增长率,强化就业在政策决策中的重要性。总理提到“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这预示着政策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提高,不会轻易出台刺激政策,而会综合观察就业和居民收入等相关指标。现在最大挑战在“经济下行”与“财政倾向政策空间有限”造成的多难选择。对策仍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保持合理区间,既不放任经济下行,又不盲目放水刺激。
在管清友看来,保持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率不能突破上限,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因为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相信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政府债务:不能忽视风险
李克强:“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如实公布,表明风险整体可控,而且政府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有些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正在加强规范,包括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
分析:财税改革解决政府债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认为,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的地方债务增长较快,这还是在国务院严格控制、清理融资平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他看来,化解债务风险,除了严格控制债务增量外,还应采取多种途径化解存量债务。首先,应该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地方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的资金。其次,应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整合、分立。
影子银行:监管已有时间表
李克强:“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III’规定的监管措施。”
分析:相关文件或将在下半年密集出台
多位消息人士此前透露,中国监管当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该通知厘清了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明确影子银行监管责任分工,以及如何完善监管制度。
管清友认为,李克强的表态重申了“债务风险可控”基调,下一步将逐步“开正门”,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堵偏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对金融产品违约,坚守底线思维不会变,即避免“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提到,当前对于影子银行的治理,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不落空”的问题。包括对P2P等一些没有监管主体的机构找到监管部门,此外,对于一些跨界的产品必须明确哪些是通道主体,哪些是风险承担主体的问题。
国企改革:关键在于推进落实
李克强:“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分析: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今年会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有关国企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核心的提法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央企也提出这一方面的初步发展意见。但现在仍停留在企业先行先试的层面上,下一步具体如何进行,还有赖于全面改革领导小组层面最后通过的有关混合所有制如何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国企改革主要参与方———国资委提出的指导意见。此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金融、石油、电力、铁路、公共资源和服务领域的改革。短期之内,总理再提医疗、养老。说明他对这些领域非常关注,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短板。
在牛犁看来,国企深层次改革,包括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今年一定会提高。“因为到2020年上缴目标为30%,现在只有10%左右。”
管清友则认为,财税改革是重点。其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其二,是财政和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继续对小微企业减免税费;其三是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医疗、养老、金融等服务业,触动利益也要“义无所顾”。
土地出让金:要全面审计
李克强:“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分析:土地出让金审计将侧重于支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审计的重点将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规范进行审计。也就是侧重于土地出让金的支出审计。而南方某省一位审计厅官员表示,国家审计署已经在酝酿一次全国性针对土地出让金的审计。
金融产品违约:个别情况难以避免
李克强:“至于一些金融产品违约情况,我也不愿意看到,但确实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分析:不会有大面积违约事件
今年以来,从中诚信托违约危机,到超日债违约打破刚兑,金融违约事件的出现令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将遭遇新一轮的信贷风险危机。管清友认为,对金融产品违约,政策应该是坚守底线思维不会变,即避免“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侦测”和“处置”或意味着打破刚兑短期内仍难看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产品来说,有违约是正常情况,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如果用非正常手段堵塞非系统性风险,反而会加大其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风险度。在不涉及全局的情况下,非系统性风险不应刻意隐藏,应该释放就释放,这样金融基体才会健康。因此,应减少为防范非系统性风险而进行的人为干预,让市场在金融风险释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手、监管的手,是监管系统性风险的,对于个体则应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中银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看来,金融产品主要包括银行代售的理财产品、信托及债券类产品,目前信托、债券都已出现了违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过去存在刚性兑付的预期;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产品(债券)整体发行规模比较大。近年由于经济增长率下行,特别是周期性行业经营情况不理想,现金流出现问题,对到期的债务难以覆盖,进而会出现违约的情况。他认为下一阶段,针对金融违约,政府首先要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这是防止金融违约发生的一个根本途径;其次,保持信贷和货币的合理水平,避免信用过度抽紧,导致这块风险的提前暴露;最后,可以增加一些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来置换一些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外贸:光伏案解决是成功案例
李克强:“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摩擦难免发生。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
分析:中方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日益成熟
正在进行中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双方都有诉求,都要求对方开放,并且都希望避重就轻,保护本国关键性产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增加,在欧洲也面临投资障碍和激烈竞争。“投资协定谈判是博弈过程,关键是如何在对抗的同时更多注重合作,寻找彼此产业链的相互镶嵌点,寻找利益平衡点。”他认为,不仅光伏案,包括高铁、通信设备等,将来也可能有更多争端。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赵长茂认为,光伏案的解决是很好的探索,而且“过去面对欧美的制裁我们毫无办法,但现在我们进口多了,有中国市场做基础,就有了有力的武器,这方面的应对手段会越来越多。投资比贸易的影响更大,西方有中国威胁论,对中国企业进入欧洲投资有警惕,但现在欧盟需要外来投资,且我们有优势。”赵长茂表示,双方合作,利大于弊,趋势还是合作多于冲突。
房地产:不同城市分类、分城施策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分析:2014年的重点或是增加供应
中房研协广州机构首席分析师梁永光称,对于各类情况“分类施策”,能防止“一刀切”带来的误伤。
“房地产在过去多年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虽然有调控政策,但都受制于经济形势而取消。增加供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总理提到的长效机制,应该包括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登记等政策,“建立了长效机制并执行,将改变过去十年楼市依赖的暴利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
编 辑 胡 茜 mengdanh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