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文化馆是使用科技手段展示公共文化资源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提高各级文化馆(站)从业人员群众艺术普及业务技能,并促进群众艺术普及创新的一种数字化设施。为加快文化馆向现代化转型,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艺术普及能力。本文结合当前文化馆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提出几点设想。
关键词:数字化 文化馆 建设
全国文化馆的体系制度,有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同时还有乡镇、街道文化站。目前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各种艺术类的培训、节庆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活动群众多为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学校学生等。
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79年,是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的窗口单位。工作包括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理论研究、文化艺术辅导、文化志愿服务、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等。现在下辖区县级文化馆5个,即四平市铁东区文化馆、四平市铁西区文化馆、双辽市文化馆、梨树县文化馆、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馆,下辖乡镇文化站百余个。
一、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要求
(一)强调政府主导。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二)明确各级分工。按照系统化的要求做好通盘设计。各级文化馆的预期目标与内容要统筹规划,规范各自在数字化体系中的功能,避免资源重复。
(三)培训工作人员。各级文化馆要改变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网络建设、设施应用、数字技术、素材加工等专业培训专业人才。
(四)导入社会资源。应该采用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合作,这样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的后台服务,增强文化馆传统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能力。
二、四平市数字化文化馆单体馆建设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一)数字资源是文化服务的核心。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应综合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增强文化艺术普及资源的推广与传播能力。
(二)构建群众文化普及,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官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各种服务功能,并实现与国家数字文化网的互联,将四平群众艺术馆文化活动内容进行编辑,增加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信息量。将“四平小舞台”“百姓健康舞”等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三)普及特色资源。对文化共享资源进行大力推广,尤其是广受群众赞许的“社区文化辅导”“广场舞培训”“戏曲鉴赏”“摄影讲座”等资源服务,供各级文化馆面向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和军营等开展交流共享。
(四)建设文化名人堂专栏。四平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前人为四平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文化名人堂,将他们的传世之作进行展示,弘扬本土文化,增加了群众对于当地文化的自豪感。
(五)“互联网+直播”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引进互动直播设备,对艺术辅导课程实施远程直播,群众可以通过下载APP以及公共文化一体机等多媒体在线学习,提升群众文化辅导的效果,提高群众的认知度。
(六)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综合利用新媒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详细规则和报名方法,并了解活动的每一步安排。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实现最大的宣传性功能。
三、数字化文化馆的网络辐射
采用远程培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活动形式,能够提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研究能力、文化辅导能力、节庆活动策划能力、品牌服务传播能力。
笔者在2018年5月,跟随吉林省文化馆、四平市群众艺术馆领导一行到石岭镇综合文化站、伊通县马鞍山镇文化站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到当地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乡镇文化活动的发展。关于数字化建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同市馆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市文化馆将成型的文化服务資源,数字化建设方案等集中整合,建设链接基层文化馆(站)的网络系统。
2.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在线招慕课形式,提高技术水平。
3.以线上教师授课+线下亲临指导的模式,对乡镇文化群众进行辅导。
4.对基层优势文化活动进行精包装,特色民间艺术、民间曲艺演出等以视频、图片、展演等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推介。
四、结语
在国家的引领和带动下,各地文化馆积极探索“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网络互动培训,文化馆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服务效益;通过数字设备和数字资源构建,文化馆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汲取文化艺术精华,提升了创作能力;通过网络化整合与管理,文化馆行业必将形成合力,适应基层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启定制、互动服务的全新愿景。
(作者简介:周环宇,男,大专,四平市群众艺术馆信息部,馆员,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数字化 文化馆 建设
全国文化馆的体系制度,有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同时还有乡镇、街道文化站。目前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各种艺术类的培训、节庆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活动群众多为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学校学生等。
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79年,是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的窗口单位。工作包括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理论研究、文化艺术辅导、文化志愿服务、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等。现在下辖区县级文化馆5个,即四平市铁东区文化馆、四平市铁西区文化馆、双辽市文化馆、梨树县文化馆、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馆,下辖乡镇文化站百余个。
一、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要求
(一)强调政府主导。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二)明确各级分工。按照系统化的要求做好通盘设计。各级文化馆的预期目标与内容要统筹规划,规范各自在数字化体系中的功能,避免资源重复。
(三)培训工作人员。各级文化馆要改变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网络建设、设施应用、数字技术、素材加工等专业培训专业人才。
(四)导入社会资源。应该采用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合作,这样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的后台服务,增强文化馆传统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能力。
二、四平市数字化文化馆单体馆建设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一)数字资源是文化服务的核心。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应综合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增强文化艺术普及资源的推广与传播能力。
(二)构建群众文化普及,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官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各种服务功能,并实现与国家数字文化网的互联,将四平群众艺术馆文化活动内容进行编辑,增加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信息量。将“四平小舞台”“百姓健康舞”等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三)普及特色资源。对文化共享资源进行大力推广,尤其是广受群众赞许的“社区文化辅导”“广场舞培训”“戏曲鉴赏”“摄影讲座”等资源服务,供各级文化馆面向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和军营等开展交流共享。
(四)建设文化名人堂专栏。四平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前人为四平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文化名人堂,将他们的传世之作进行展示,弘扬本土文化,增加了群众对于当地文化的自豪感。
(五)“互联网+直播”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引进互动直播设备,对艺术辅导课程实施远程直播,群众可以通过下载APP以及公共文化一体机等多媒体在线学习,提升群众文化辅导的效果,提高群众的认知度。
(六)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综合利用新媒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详细规则和报名方法,并了解活动的每一步安排。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实现最大的宣传性功能。
三、数字化文化馆的网络辐射
采用远程培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活动形式,能够提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研究能力、文化辅导能力、节庆活动策划能力、品牌服务传播能力。
笔者在2018年5月,跟随吉林省文化馆、四平市群众艺术馆领导一行到石岭镇综合文化站、伊通县马鞍山镇文化站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到当地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乡镇文化活动的发展。关于数字化建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同市馆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市文化馆将成型的文化服务資源,数字化建设方案等集中整合,建设链接基层文化馆(站)的网络系统。
2.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在线招慕课形式,提高技术水平。
3.以线上教师授课+线下亲临指导的模式,对乡镇文化群众进行辅导。
4.对基层优势文化活动进行精包装,特色民间艺术、民间曲艺演出等以视频、图片、展演等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推介。
四、结语
在国家的引领和带动下,各地文化馆积极探索“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网络互动培训,文化馆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服务效益;通过数字设备和数字资源构建,文化馆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汲取文化艺术精华,提升了创作能力;通过网络化整合与管理,文化馆行业必将形成合力,适应基层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启定制、互动服务的全新愿景。
(作者简介:周环宇,男,大专,四平市群众艺术馆信息部,馆员,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