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求真务实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文化馆是使用科技手段展示公共文化资源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提高各级文化馆(站)从业人员群众艺术普及业务技能,并促进群众艺术普及创新的一种数字化设施。为加快文化馆向现代化转型,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艺术普及能力。本文结合当前文化馆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提出几点设想。
  关键词:数字化 文化馆 建设
  全国文化馆的体系制度,有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同时还有乡镇、街道文化站。目前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各种艺术类的培训、节庆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活动群众多为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学校学生等。
  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79年,是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的窗口单位。工作包括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理论研究、文化艺术辅导、文化志愿服务、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等。现在下辖区县级文化馆5个,即四平市铁东区文化馆、四平市铁西区文化馆、双辽市文化馆、梨树县文化馆、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馆,下辖乡镇文化站百余个。
  一、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要求
  (一)强调政府主导。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二)明确各级分工。按照系统化的要求做好通盘设计。各级文化馆的预期目标与内容要统筹规划,规范各自在数字化体系中的功能,避免资源重复。
  (三)培训工作人员。各级文化馆要改变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网络建设、设施应用、数字技术、素材加工等专业培训专业人才。
  (四)导入社会资源。应该采用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合作,这样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的后台服务,增强文化馆传统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能力。
  二、四平市数字化文化馆单体馆建设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一)数字资源是文化服务的核心。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应综合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增强文化艺术普及资源的推广与传播能力。
  (二)构建群众文化普及,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官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各种服务功能,并实现与国家数字文化网的互联,将四平群众艺术馆文化活动内容进行编辑,增加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信息量。将“四平小舞台”“百姓健康舞”等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三)普及特色资源。对文化共享资源进行大力推广,尤其是广受群众赞许的“社区文化辅导”“广场舞培训”“戏曲鉴赏”“摄影讲座”等资源服务,供各级文化馆面向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和军营等开展交流共享。
  (四)建设文化名人堂专栏。四平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前人为四平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文化名人堂,将他们的传世之作进行展示,弘扬本土文化,增加了群众对于当地文化的自豪感。
  (五)“互联网+直播”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引进互动直播设备,对艺术辅导课程实施远程直播,群众可以通过下载APP以及公共文化一体机等多媒体在线学习,提升群众文化辅导的效果,提高群众的认知度。
  (六)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综合利用新媒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详细规则和报名方法,并了解活动的每一步安排。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实现最大的宣传性功能。
  三、数字化文化馆的网络辐射
  采用远程培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活动形式,能够提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研究能力、文化辅导能力、节庆活动策划能力、品牌服务传播能力。
  笔者在2018年5月,跟随吉林省文化馆、四平市群众艺术馆领导一行到石岭镇综合文化站、伊通县马鞍山镇文化站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到当地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乡镇文化活动的发展。关于数字化建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同市馆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市文化馆将成型的文化服务資源,数字化建设方案等集中整合,建设链接基层文化馆(站)的网络系统。
  2.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在线招慕课形式,提高技术水平。
  3.以线上教师授课+线下亲临指导的模式,对乡镇文化群众进行辅导。
  4.对基层优势文化活动进行精包装,特色民间艺术、民间曲艺演出等以视频、图片、展演等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推介。
  四、结语
  在国家的引领和带动下,各地文化馆积极探索“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网络互动培训,文化馆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服务效益;通过数字设备和数字资源构建,文化馆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汲取文化艺术精华,提升了创作能力;通过网络化整合与管理,文化馆行业必将形成合力,适应基层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启定制、互动服务的全新愿景。
  (作者简介:周环宇,男,大专,四平市群众艺术馆信息部,馆员,研究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节目策划编排实践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音乐系,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精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种创新型艺术实践课程,同时也是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实践所需要的一项专业技能。通过对节目进行创意编排指导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策划编排技能水平及舞台表现力,使学生在专业和舞台表演方面均有提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音乐系音乐节目策划编排实践课程为例,通过实际参与课程汇报演出的方式,分析艺术实践
期刊
摘要:社团课作为在校基础课程的辅助,延伸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和自主实践性。手风琴有丰富的音色,巧妙的演奏风格,有独奏、重奏、合奏等表演形式,体积小、方便携带等突出优点广受大众喜爱。手风琴社团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强智力水平、协调能力,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中小学是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手风琴社团课对孩子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中小学手风琴社团课构
期刊
时至今日,屈梁生老先生去世十一载了,我心中仍然怀念他,虽然屈先生也许并不记得我。  结识屈先生是在十五年前,当时我去机械工程学院参加工作不久,有幸成为屈老师的年轻同事。屈老师是学院德高望重的一位学者,通过他的学生和同事,我了解到他让人敬仰的人格魅力,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不屈的追求精神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屈先生是我国故障诊断领域先驱,全息谱技术创始人。上世纪四十年代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在此任教
期刊
祝祷  是什么叫我有些颓废了  写作于我有了几分厌倦  和疲惫  那些因文字而充实的日子  因写诗而温润的夜晚  都悄然躲开  怕加深我的不快  日子一天一天被风撕去  因雪而洁白的世界里  总有几分凉薄  几分沧桑  我一直掂量  有多少美丽值得努力争取  有多少借口任由自己枯萎  一幢幢钢筋水泥的建筑  把城市渐渐占领  却装不下一个孤傲的灵魂  总要学会遗忘  才能从冷寂中  逼出生命的热情
期刊
摘要:将区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一直是许多幼儿园关注的问题,而在幼儿喜爱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资源分享性、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较弱,许多教师无法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术活动。本文将从这种现象和问题出发,通过对城乡区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化 区域 美术活动 幼儿园 城乡  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的人民根据当地特有的地貌和自然环境,经
期刊
摘要:在聂华苓的自传《三生三世》和《三生影像》中,她将自己置于几十年后的大洋彼岸,以回望的角度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梳理,将个人的生命体验投射到其具有普遍性的文学创作中去,激荡出具有形而上哲学意义的时代回响,最终归于人类的流浪逃亡母题。  关键词:聂华苓 《三生影像》 《三生三世》流浪母题  一、浪漫·流浪  在《三生三世》中,第一部大陆部分中的二级标题“流浪,流浪”在《三生影像》中改为“流浪,逃亡”,
期刊
摘要: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认知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航拍,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革新技术手段,在纪录片中逐渐运用起来。随着人们对纪录片以及航拍技术理解的不断加强,拍摄手法越来越多,影视艺术的美感认知也不断提升。高空高速摄影是从不一样的视角去感受世界,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已经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本文以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对航拍在纪录片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将特点与优势解读出来,同时对航拍在
期刊
摘要:《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一篇讲读课文,本节课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旨在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关键词:虎门销烟 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2)学会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与复习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
期刊
摘要:《抉择》是2006年西安交大剧团为庆祝建校110周年而创作演出的剧目。2013年11月30日,这部饱含着青春与梦想的剧目又在西安的大华?1935剧场公演。这次演出舞美真实细致,表演感染力十足,表达的思想内容深刻,整台戏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采用倒叙的方法和使用大量旁白和独白,不仅丰富了该剧的内容,也增加了这部剧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抉择》 理想与现实 戏剧社团 校园戏剧 毕业季  西
期刊
潘大成,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64年12月出生于长春市。1988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劳动经济专业。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暨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长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副主席,长春市市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美术报》《吉林日报》东北风副刊、《长春日报》君子兰副刊、《长春晚报》副刊、《诗歌月刊》《吉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