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讲坛上,老师口若悬河;讲坛下,学生死气沉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呢?运用设疑法就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设疑法可以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设疑法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时设置悬念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是适时设置悬念。适时设置悬念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下列几种情况是比较适宜设置悬念的:(1)新课进行前。(2)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前。(3)课本内容的重大转折处。(4)引导学生预习时。在这几种情况下设置悬念,可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刺激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听课。
例如,在讲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时,教师在导入过程中,不妨先讲述一个案例:苏某在工厂浴室洗完澡后,忘记把自己的进口名牌手表带走,当他想起再去找时,手表已不见了。经向当时一起洗澡的林某了解证实,手表被本厂朱某拾获。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拾到的手表,朱某见有人证,就答应第二天归还。第二天苏某找朱某,朱某却说:“我把手表弄丢了。”事后,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问:朱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教师这时可设置悬念,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学习“什么是违法行为”。听了案例后,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开始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解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条件,并能一边听课一边思考案例。教师讲授完毕后,再向学生设问:“请同学们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回答朱某的行为是否为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通过设置悬念引出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密切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懂得它的实用性。因此,提问时应紧紧联系实际,多提一些应用性的问题。如将教材知识与国内外时政热点、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党的方针、政策等联系起来。这样处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后,设问:小明中考落榜,情绪非常低落,假如你是他的朋友,应该如何安慰开导他?这是一道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很强的题目。学生对此兴趣高涨,立即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经过一番紧张而愉快的脑力劳动后,答案就出来了。
三、合理设置难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决定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这和主体的经验关系如何。学习者对新颖适度和与原有经验联系紧密的东西最感兴趣。教师在运用设疑法时,应注意合理设计问题的难度。难度合理的题目应该是:对学生来说,从已学知识推导出答案的过程不应太复杂”,“既新颖适度又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竭力从已知中探求未知。
例如,讲授“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时,教师在分析完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后,设问: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加控制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学生会积极思考,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就可能导致犯罪。这里教师要求学生从已学的知识中归纳总结出新的结论。正因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进一步激发,积极投入到深入的思考中,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可见,课堂上,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讲究艺术。只有设计的问题与已学知识构成巧妙的联系,并且难度适中,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恰当释疑解惑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但是,课堂上,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等学生思考,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是灌输式教学的表现,只会培养出死记硬背的学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教师讲解题目,应该注重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循循善诱,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恰当地给学生以点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设疑法,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等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适时设置悬念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是适时设置悬念。适时设置悬念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下列几种情况是比较适宜设置悬念的:(1)新课进行前。(2)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前。(3)课本内容的重大转折处。(4)引导学生预习时。在这几种情况下设置悬念,可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刺激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听课。
例如,在讲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时,教师在导入过程中,不妨先讲述一个案例:苏某在工厂浴室洗完澡后,忘记把自己的进口名牌手表带走,当他想起再去找时,手表已不见了。经向当时一起洗澡的林某了解证实,手表被本厂朱某拾获。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拾到的手表,朱某见有人证,就答应第二天归还。第二天苏某找朱某,朱某却说:“我把手表弄丢了。”事后,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问:朱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教师这时可设置悬念,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学习“什么是违法行为”。听了案例后,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开始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解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条件,并能一边听课一边思考案例。教师讲授完毕后,再向学生设问:“请同学们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回答朱某的行为是否为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通过设置悬念引出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密切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懂得它的实用性。因此,提问时应紧紧联系实际,多提一些应用性的问题。如将教材知识与国内外时政热点、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党的方针、政策等联系起来。这样处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后,设问:小明中考落榜,情绪非常低落,假如你是他的朋友,应该如何安慰开导他?这是一道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很强的题目。学生对此兴趣高涨,立即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经过一番紧张而愉快的脑力劳动后,答案就出来了。
三、合理设置难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决定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这和主体的经验关系如何。学习者对新颖适度和与原有经验联系紧密的东西最感兴趣。教师在运用设疑法时,应注意合理设计问题的难度。难度合理的题目应该是:对学生来说,从已学知识推导出答案的过程不应太复杂”,“既新颖适度又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竭力从已知中探求未知。
例如,讲授“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时,教师在分析完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后,设问: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加控制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学生会积极思考,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就可能导致犯罪。这里教师要求学生从已学的知识中归纳总结出新的结论。正因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进一步激发,积极投入到深入的思考中,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可见,课堂上,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讲究艺术。只有设计的问题与已学知识构成巧妙的联系,并且难度适中,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恰当释疑解惑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但是,课堂上,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等学生思考,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是灌输式教学的表现,只会培养出死记硬背的学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教师讲解题目,应该注重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循循善诱,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恰当地给学生以点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设疑法,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等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