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以一种全新的角色和方式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本文以浙教版中学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探讨了实验探究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实验探究;自主构建
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已储备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以一种全新的角色和方式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
一、以浙教版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介绍
1.该实验呈现方式的历史变化。《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可以说是中学阶段生物科学领域的经典实验,早在1999年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中就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受新课程改革的倡导,2001年后的很多初中生物教材版本都将这个演示实验改为了探究实验。例如2001年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中该实验名称已经改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在实验过程的讲述中,方法步骤只作提示,要求学生填写所要探究的外界条件、预期结果和实验结果。
随着探究式教学法的深入,从首次出现到现在,该实验在教科书中不断蜕变,由演示实验到部分的探究的实验再到完整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说明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教材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升。
2.該实验在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以探究活动的方式出现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中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的第二课时。
教材中先通过一些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接下来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验方案,以示意图的形式分别展示了以水、空气和温度为变量的三个对照实验。教材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但是详细地介绍了控制变量法,可模仿性强。接下来在填写记录表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讨论,预测方案结果的同时,找到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体现了教材对科学实验方法的渗透。最后继续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针对“光”这一单一变量,尝试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二、实验探究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易出现的问题影响着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重探究形式、轻教学内容;探究过程不深入;教学重点模糊;探究小组合作效率低;围绕结论做探究……这些问题都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使得实验探究流于形式。下面我们将以浙教版中学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来探讨在实验探究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的教学策略。
1.在本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呈现的实验方案的评价和改进是教学难点。而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原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在引导学生评价实验方案时,教师要找好切入点,例如: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取材的合理性;药品和试剂使用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的逻辑性;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这样学生在讨论时不至于太盲目,能确保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避免让探究实验流于形式。
2.在本活动中,由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年龄对于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控制变量等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在本实验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果让学生自由探究,他们可能会混淆,更领会不到控制变量法、设置对比实验等科学探究实验方法的精髓。因此我们在处理这种多个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时,应将这些因素分解,让每组同学只探究一个因素,通过这个因素来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研究组,在课前一周,教师引导每组学生探究单一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组同学根据自己所探究的因素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在课堂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参加交流汇报,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巩固实验方法与技能,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文硕.BBCS(蓝皮书)与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30-32
[3]朱清时.科学[D].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4]王君.初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从驾驭教材的角度[D].济南:山东师大学,2010.2-6
[5]王琳.初中生物课堂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6-18
【关键词】实验探究;自主构建
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已储备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以一种全新的角色和方式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
一、以浙教版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介绍
1.该实验呈现方式的历史变化。《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可以说是中学阶段生物科学领域的经典实验,早在1999年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中就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受新课程改革的倡导,2001年后的很多初中生物教材版本都将这个演示实验改为了探究实验。例如2001年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中该实验名称已经改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在实验过程的讲述中,方法步骤只作提示,要求学生填写所要探究的外界条件、预期结果和实验结果。
随着探究式教学法的深入,从首次出现到现在,该实验在教科书中不断蜕变,由演示实验到部分的探究的实验再到完整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说明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教材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升。
2.該实验在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以探究活动的方式出现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中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的第二课时。
教材中先通过一些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接下来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验方案,以示意图的形式分别展示了以水、空气和温度为变量的三个对照实验。教材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但是详细地介绍了控制变量法,可模仿性强。接下来在填写记录表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讨论,预测方案结果的同时,找到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体现了教材对科学实验方法的渗透。最后继续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针对“光”这一单一变量,尝试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二、实验探究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易出现的问题影响着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重探究形式、轻教学内容;探究过程不深入;教学重点模糊;探究小组合作效率低;围绕结论做探究……这些问题都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使得实验探究流于形式。下面我们将以浙教版中学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来探讨在实验探究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的教学策略。
1.在本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呈现的实验方案的评价和改进是教学难点。而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原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在引导学生评价实验方案时,教师要找好切入点,例如: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取材的合理性;药品和试剂使用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的逻辑性;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这样学生在讨论时不至于太盲目,能确保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避免让探究实验流于形式。
2.在本活动中,由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年龄对于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控制变量等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在本实验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果让学生自由探究,他们可能会混淆,更领会不到控制变量法、设置对比实验等科学探究实验方法的精髓。因此我们在处理这种多个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时,应将这些因素分解,让每组同学只探究一个因素,通过这个因素来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研究组,在课前一周,教师引导每组学生探究单一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组同学根据自己所探究的因素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在课堂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参加交流汇报,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巩固实验方法与技能,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文硕.BBCS(蓝皮书)与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30-32
[3]朱清时.科学[D].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4]王君.初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从驾驭教材的角度[D].济南:山东师大学,2010.2-6
[5]王琳.初中生物课堂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