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探究式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19-02
历史学的任务是什么?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中说:“史学的任务是要从历史的遗骸或残迹中去重认那曾经活生生的历史,并以文字为主要手段将它重现出来。”历史一旦发生即成为过去、再也不会重现。而史学家们由于身处的社会背景不同,立场和视角各异,治史能力和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导致书写的历史总是各不相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误差。
中学生一般很少意识到:手中形形色色的历史书、包括历史课本其实都不是“原初的、真正的”历史,而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历史。历史教师往往也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例如“评价秦始皇功过”的探究活动,教师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课上讨论,讨论进行到激烈处,往往小手林立、发言踊跃,最后由老师总结、升华,一次探究活动大致就圆满完成了。其实学生的观点大多照搬所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多依据教材和教参,无论如何“探究”,背后不过是几本书在打架。这种探究的结局,要么止步于教科书上的定论,要么满足于“简单的辩证法”,即“一方面要看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其消极影响”等等。
这样的探究活动在历史课中极为普遍。其实它缺少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什么同一段历史、同一件事情,在史学家们笔下却各不相同?假如引导学生审视这些他人转述的历史,从中体验历史研究的方法,探求历史真相,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活动才会给学生以思维的训练。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应有之义。
我所在的学校是名牌重点高中,学生基础好,思维活跃。因此,组织探究学习的目标可以定位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设计的研究课题是:“洪秀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选取这个题目有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学生基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二是有关洪秀全的资料好找,同时争论也比较多,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我开列了一些书名,要求学生从中选读与洪秀全相关的章节,作为研究的依据。这些书目是: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和《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讨论集》。我自己也从中筛选了观点对立的篇章,复印分发下去。我的学生大都习惯上网,为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涉猎更多的资料,我还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有关太平天国的网址。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研究回答四个问题:
①在史学家眼中,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他的依据是什么?
③他为什么这样描述洪秀全?
④你发现还有什么观点?为什么历史观点会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这项探究活动对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何让他们产生思维的兴趣。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我要求学生合作,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水平不同的学生编入一组,每组分享至少一套阅读资料,推荐一名课题负责人。为了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能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追踪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产生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才同意进行全班讨论。讨论中,我有意识地突出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各组学生惊讶地发现,就同一个问题竟会有如此迥异的看法,自己辛苦准备的发言在其他组看来居然一无是处。最重要的是,之后的任务并不在于辨别谁是谁非,而是要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观点会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探究:
①汇总关于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
②史学家们各持异词的依据是什么?是史料、是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
③史学家们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即是基于大量史料而形成历史认识,还是先入为主接受某种观点,再罗织史料来证明它?
④史学家们各自引用了哪些史料?你认为这些史料的可信度如何?
⑤人们对历史的陈述、人们研究历史的方法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讨论这些问题隐藏着一个基本的理念:历史书不是用来接受的,而是用来探究的,是可以质疑的。
活动结束后,就效果来看:
第一,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高二(1)班学生王雪写道:“我认识到历史是人们出于各种原因、立足各种立场表现出来的,所以穷人有穷人的历史、富人有富人的历史,官方有官方的历史、民间有民间的历史。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而不要仅仅满足于看到了历史的某个侧面”;学生寇天鸣写道:“历史不是用于背记的,而是用于研究的,我们要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
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得出了悲观的认识,比如有学生写道:150年来,许多政治家及历史学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把“太平天国”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一再修改,当作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的手段;还有学生借用了某位学者的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尽管有少数悲观的结论,但大多数的学生已不再把历史当作枯燥的、了无生趣的死知识,开始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需要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开始尝试着在历史的天地里独立思考。
第二,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他们开始掌握了最粗浅的史学研究方法。所有学生都弄清楚了历史作品可分为历史文学、课本、通史、专著、论文,等等。他们开始认识到:不能把“烟雨红尘文学网”上的小说或电视剧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史学大家和政治领袖的说法会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原始资料可信度最高,搞历史研究要查阅第一手资料。部分学生学会了如何检索和阅读历史书籍,还有学生掌握了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提出搜集历史资料要全面、要多层次、多角度,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例如,一些学生提出要研究太平天国就要看当时的资料,除了看正史,还要看野史,除了看国人的材料,还要看当时外国人的记录,看私人的信件、日记。这些显然已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终身学习的方法。
第三、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这次探究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辨别那种观点的对错,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结论可以不同,但探究的环节必须完整。有一个小组总共组织了6次课外讨论会,还制作了一个演示文稿。整个活动的过程给这个小组的成员带来深刻的感受,学生吴伟写道:“我们告别背记,开始从事艰苦的文献工作,力图自己解释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远比写作文、做数学题复杂得多的工作,学会了独立分析、质疑、合作和组织。”
历史教育的功能在于教会学生去发现、去欣赏人类历史的多样性,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而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不轻信书本或权威,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前提。
[作者简介]苏海,男,1975年生,天津人,教育硕士,天津一中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陶亚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19-02
历史学的任务是什么?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中说:“史学的任务是要从历史的遗骸或残迹中去重认那曾经活生生的历史,并以文字为主要手段将它重现出来。”历史一旦发生即成为过去、再也不会重现。而史学家们由于身处的社会背景不同,立场和视角各异,治史能力和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导致书写的历史总是各不相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误差。
中学生一般很少意识到:手中形形色色的历史书、包括历史课本其实都不是“原初的、真正的”历史,而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历史。历史教师往往也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例如“评价秦始皇功过”的探究活动,教师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课上讨论,讨论进行到激烈处,往往小手林立、发言踊跃,最后由老师总结、升华,一次探究活动大致就圆满完成了。其实学生的观点大多照搬所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多依据教材和教参,无论如何“探究”,背后不过是几本书在打架。这种探究的结局,要么止步于教科书上的定论,要么满足于“简单的辩证法”,即“一方面要看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其消极影响”等等。
这样的探究活动在历史课中极为普遍。其实它缺少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什么同一段历史、同一件事情,在史学家们笔下却各不相同?假如引导学生审视这些他人转述的历史,从中体验历史研究的方法,探求历史真相,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活动才会给学生以思维的训练。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应有之义。
我所在的学校是名牌重点高中,学生基础好,思维活跃。因此,组织探究学习的目标可以定位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设计的研究课题是:“洪秀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选取这个题目有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学生基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二是有关洪秀全的资料好找,同时争论也比较多,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我开列了一些书名,要求学生从中选读与洪秀全相关的章节,作为研究的依据。这些书目是: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和《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讨论集》。我自己也从中筛选了观点对立的篇章,复印分发下去。我的学生大都习惯上网,为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涉猎更多的资料,我还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有关太平天国的网址。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研究回答四个问题:
①在史学家眼中,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他的依据是什么?
③他为什么这样描述洪秀全?
④你发现还有什么观点?为什么历史观点会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这项探究活动对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何让他们产生思维的兴趣。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我要求学生合作,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水平不同的学生编入一组,每组分享至少一套阅读资料,推荐一名课题负责人。为了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能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追踪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产生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才同意进行全班讨论。讨论中,我有意识地突出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各组学生惊讶地发现,就同一个问题竟会有如此迥异的看法,自己辛苦准备的发言在其他组看来居然一无是处。最重要的是,之后的任务并不在于辨别谁是谁非,而是要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观点会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探究:
①汇总关于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
②史学家们各持异词的依据是什么?是史料、是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
③史学家们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即是基于大量史料而形成历史认识,还是先入为主接受某种观点,再罗织史料来证明它?
④史学家们各自引用了哪些史料?你认为这些史料的可信度如何?
⑤人们对历史的陈述、人们研究历史的方法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讨论这些问题隐藏着一个基本的理念:历史书不是用来接受的,而是用来探究的,是可以质疑的。
活动结束后,就效果来看:
第一,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高二(1)班学生王雪写道:“我认识到历史是人们出于各种原因、立足各种立场表现出来的,所以穷人有穷人的历史、富人有富人的历史,官方有官方的历史、民间有民间的历史。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而不要仅仅满足于看到了历史的某个侧面”;学生寇天鸣写道:“历史不是用于背记的,而是用于研究的,我们要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
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得出了悲观的认识,比如有学生写道:150年来,许多政治家及历史学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把“太平天国”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一再修改,当作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的手段;还有学生借用了某位学者的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尽管有少数悲观的结论,但大多数的学生已不再把历史当作枯燥的、了无生趣的死知识,开始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需要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开始尝试着在历史的天地里独立思考。
第二,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他们开始掌握了最粗浅的史学研究方法。所有学生都弄清楚了历史作品可分为历史文学、课本、通史、专著、论文,等等。他们开始认识到:不能把“烟雨红尘文学网”上的小说或电视剧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史学大家和政治领袖的说法会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原始资料可信度最高,搞历史研究要查阅第一手资料。部分学生学会了如何检索和阅读历史书籍,还有学生掌握了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提出搜集历史资料要全面、要多层次、多角度,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例如,一些学生提出要研究太平天国就要看当时的资料,除了看正史,还要看野史,除了看国人的材料,还要看当时外国人的记录,看私人的信件、日记。这些显然已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终身学习的方法。
第三、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这次探究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辨别那种观点的对错,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结论可以不同,但探究的环节必须完整。有一个小组总共组织了6次课外讨论会,还制作了一个演示文稿。整个活动的过程给这个小组的成员带来深刻的感受,学生吴伟写道:“我们告别背记,开始从事艰苦的文献工作,力图自己解释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远比写作文、做数学题复杂得多的工作,学会了独立分析、质疑、合作和组织。”
历史教育的功能在于教会学生去发现、去欣赏人类历史的多样性,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而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不轻信书本或权威,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前提。
[作者简介]苏海,男,1975年生,天津人,教育硕士,天津一中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陶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