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德国乡村景观设计剖析及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振兴;英国乡村;德国乡村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20-0009-08
  收稿日期:2021-08-05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软科学委员会招标课题(编号:2018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15BG083)。
  作者简介:王海英(1978—),女,黑龙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184452348@qq.com;共同第一作者:张羽清(1990—),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乡村振兴、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353689424@qq.com。
  通信作者:周之澄,讲师,主要从事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地域振兴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13913995008@163.com。
  乡村景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乡村产业链、展现乡村文化、带动乡村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吸引游客的基础。优美的乡村环境为当地居民带来富足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旅游客源,從而带动乡村产业链提档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英国、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乡村发展已处在较为成熟且稳定的发展状态。且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2],英德两国的乡村景观也各具特色,分别以文化积淀和生态吸引作为主要发展动力,带动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国际语境,学习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经验是当下的紧迫需求。通过深度分析英国文化积淀下的田园乡村景观和德国生态保护下的乡村景观,梳理景观的发展史,分析其乡村景观形成的内在原因,并从各方面总结对中国乡村的启示,让乡村景观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文化积淀下的英国田园景观
  英国乡村景观是文化积淀下的产物。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从英国北部苏格兰高地到西部威尔士山地,从农场到庄园、从花园到城堡再到村舍,各地区自然景观、民族风俗差异明显、特色鲜明。管理者紧扣乡村历史发展脉络,将这些极具文化表征的景观完美地保存了下来。从英国乡村景观发展的历史和对乡村产业(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可以看出,景观作为串联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纽带,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
  1.1 英国乡村景观发展脉络梳理
  英国乡村景观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色,在乡村游玩的同时能够间接地从这些遗留的风景状态进行碎片解读,从而间接感受到乡村文化内涵。
  1世纪的原风景时期中,英国乡村景观以开阔式自然景观为主,这种景观表现形式在当今乡村十分普遍。自凯尔特民族在土地上定居,此时人类生活在主要以石楠、榆树、白蜡等为主调的森林中[3],一般会靠近草地和田野。由于开阔的地形利于放哨,被认为是安全区域,这样的造景风格并根植在随后乡村景观建设偏好中。如今在英国的乡村还保留着大片开阔草坪、牧场的习惯,类似原始的布局方式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方便村民管理与观察。
  在1—7世纪的敞田时期,英国乡村景观由于当时政策制度呈现出长条形分割状态。当时为公社制度——“敞田制”[4],由于公有制的农田与田野都为公社所有,乡村聚落与农业景观有规律地穿插,狭长的条田成片形成连续区域,休耕地(非公有土地)用于采集与放牧。聚落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穿插,在田野中驻扎的独立民房成为当地最鲜明的特色。在当今一些英国酒庄、农庄中,这样的布局结构十分常见。
  在8—16世纪,英国由于分封土地制度出现了庄园景观。在敞田制进行改革之后,社会各阶级将土地向下分封,从而出现了庄园主。统治者通过榨取农业劳动者的财富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5],庄园也是展现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一些从事商业的地主购置庄园,成为新地主。这些贵族们为显尊贵,开始对庄园进行改造和美化,乡村园林景观开始出现。这些园林景观是当今大多数英国乡村景观形成的基础;在17—19世纪,英国革命胜利以后展开了圈地运动,并诞生了圈地景观。《一般圈地法》允许人们将私人土地围合,各类农业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农业效率的提高为各庄园主带来了生活品质上的提升。小花园、雕塑、水塘等美化设施进一步增多[6],乡村景观向园林化转变。园林化景观的出现是当前英国贵族乡村景观造景的最大体征。具有身份的庄园主遗留下的城堡、庄园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其园林景观成为各地学者、游客考察历史、品味审美的基地。如温莎城堡、利兹城堡、格拉米斯城堡等,都成为热门乡村旅游地。
  自19世纪至今,大多数具有历史沉淀的文化景观都在乡村得以很好地保留。随着工业化的加快,乡村交通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完备让英国进入逆城镇化阶段,许多富人选择生活在离城镇较近的乡村。此时乡村已经脱离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成为集商业园区、工业园区、休闲农业、乡村住宅、乡村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乡村景观并没有被现代化建筑取代,反而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像著名的斯特林城堡,是为了纪念威廉·华莱士和罗伯特·布鲁斯2位传奇人物分别在斯特林大桥一役和班诺克本一役取胜,为苏格兰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体现了民族对自由坚持不懈的渴望与斗争精神。其景观保存完好,其中的历史故事被转化成互动游戏、体验屋、书籍、绘画作品等,融合在建筑与景观中。   从英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不同政策下乡村生活状态演变的过程。在乡村中居民的生活、生产、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信仰、习俗、政治等的集合都积极地体现在乡村景观中[7],也侧面展示出了英国居民的文化自我认同感。如庄园景观受到社会制度影响而形成,私有制让景观被分割成小范围私人庄园;乡村居民对现代化、消费和游憩的需求让目前乡村景观转变为旅游目的地[8],最终形成了能够调节社会矛盾、适应生产生态与人们消费需求的新型多元化景观。
  1.2 英国乡村景观“如画性”景观解读
  英国乡村管理者注重保留乡村的历史发展痕迹,并催生了不同的文化景观形式,并得到了良好的延伸。
  一方面原有的乡村景观发展痕迹得到了良好的保留。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们每天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改造、重塑和创新,乡村景观就是一部记载了人类发展的传记[9]。如在史前人类土著信奉山川、海洋、森林等自然景观,到了公元前5世纪修道院的出现代表了新的宗教文明;这些文化信仰进而演变成了景观艺术,并完好地保留在乡村中。如阿姆斯伯里中的巨石阵、查尔斯顿庄园、唐顿庄园等乡村遗迹,原有乡村的建筑样貌、装饰形式、色彩表现都较好地保存了下来,为英国乡村居民提供了文化自信与归属感。从近现代英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都对乡村遗存景观保护提出了规范(表1),可大致分为美学时期、生产时期、消费时期和多元化时期。各个时期政府对乡村的法律法规都是以保护农村文化为目的,开发乡村、利用乡村、回归乡村。虽然农业自1982年开始衰退,但是乡村文化保持持久绽放,成为乡村吸引人的核心因素。
  景观特征“如画性”美学影响,当时的贵族专注于构建乡村田园风光来象征英国当时的民族文化。政策倾向于农业开发,乡村景观主要为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农业景观。工业化向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带来了“逆城镇化”现象,农村景观“贵族化”。农业的衰退,乡村在农业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向旅游、休闲、消费、文化等多元化发展
  另一方面,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原则下,乡村景观自内而外地輸出文化产物。英国艺术家们构建了“如画性”乡村景观美学,自19世纪以来,英国乡村景观绘画创作已经蔚然成风,风景画家们表现了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景观,描绘了充满宁静和平的氛围,让人向往,较为著名的有克劳德·洛兰、尼古拉斯·普桑等风景画家,他们的作品成为英国园林设计师们的造园蓝本[10];乡村诗歌作品也风靡一时,乡村元素多次出现在戈尔德·史密斯、蒲伯、司各特等诗人的创作中。这些文学作品构建了如诗如画的乡村意境,虽然这些作品更多是诗人与画家脑海中提炼出来的,但展示的是人们理想中的乡村状态,为游客前往乡村观摩提供了极强的精神动力,也影响着世人看待乡村的眼光。久而久之艺术家手下的乡村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乡村。
  由此看出,英国的乡村景观源于乡村发展脉络,注重在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渲染,最终满足人们自下而上的游憩娱乐需求[11]。从最早的原始自然景观到目前乡村景观多元化发展,英国乡村景观设计源于自然、模仿自然、艺术化自然,并保留了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的乡村遗留物,通过美化这些遗产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外来游客通过感知乡村从而产生了对乡愁的良好印象,乡村旅游因此蓬勃发展。
  2 生态保护下的德国乡村景观
  德国乡村景观展现出来的最大特色是生态境十分优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乡村与城市。德国约50%人住在乡村,并且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几乎都在0.5~1.0 h车程。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强国,德国十分注重乡村的生态保护,据统计,德国森林面积为10.9万km2,森林覆盖率常年达到30%以上,乡村不仅作为农作物的生产地,还体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乡村度假等功能,被称为天然氧吧。
  2.1 德国乡村景观历史演变
  由于受到战争因素的影响,德国的乡村演变脉络主要从二战后开始梳理。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开始扩大,此时推进城市与乡村协调有序发展成为德国社会重要的课题[12]。由于相关乡村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德国的乡村景观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德国乡村的“逆城镇化”阶段,时间段为20世纪60—70年代。此时的德国由于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和服务业开始向乡村地区扩散,大部分城镇居民开始流向乡村,乡村的道路、电网、铁路等设施随之完善,为乡村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13],并形成了初步的乡村聚落形式,但是此时的乡村景观处于建设模式,工业化也给乡村的土地、空气带来了污染。在此阶段德国城乡生态保护策略基本一致,所以给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提供了同样的生长环境与发展平台,为现代乡村旅游做了铺垫。
  第二阶段为德国乡村现代化建设阶段,时间段为20世纪70—80年代。在第一阶段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乡村环境带来了污染,导致生态退化、动植物减少、土壤不适宜耕种等问题,政府开始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在1961年开展“我的乡村应该更美丽”的全国性乡村生态竞赛,并在之后更名为“我们乡村有未来”(图1)。2016年夏天,全国有33个乡村参与这项传统赛事。德国政府通过对乡村的评比、表彰和激励,既促进了德国各地先进乡村发展经验的交流,也引导了政策方向。在此阶段德国乡村的生态处于恢复过程中,乡村原有的形态、自然环境、聚落形式和建筑风格开始按照各乡村的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14],政府已经意识到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并逐渐由乡村现代化向生态化转变。
  第三阶段是德国乡村由现代化转向生态化的阶段,时间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德国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政府政策引领下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从国民小学阶段便开始展开,随着“乡村更新规划”的深入开展[15],以及一系列法律出台,乡村景观逐渐恢复了绿水青山,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不断凸显[16],社会上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乡村是国家的未来[17]”,由于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活动与城市活动并无明显差距,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如德国联邦政府在2018年宣布投资500万欧元支持乡村电影院发展,支持人口不足2.5万人的村庄开展电影业[18],用于翻修场地、提升放映和售票等方面的科技水平等,乡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反而用来提升国家整体的文化行业。在这些生态保护策略支持下,德国乡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生态化、差异化的分支,与城市发展模式大相径庭。   综上所述,德国乡村发展选择了与城市不同的生态模式,呈现出互不干涉的城乡二元发展状态。由于在战后重建时期享受到了城市同步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乡村发展并未摄取过多乡村生态资源。加上对生态保护完备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让德国生态成为乡村最大吸引力。
  2.2 德国乡村景观“生态优先”理念剖析
  德国乡村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有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纯天然的自然景观,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绿水青山”。德国美丽乡村景观背后是政府常年对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把控,形成了显著的乡村景观特征。
  2.2.1 乡村的生态可持续性 大力发展农业成为德国乡村的新趋势,通过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和杂草保护区来保护农业生物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德国始终将生态优先作为农村发展原则,如德国成立了生态农业促进联合会,生态农业企业禁止在自己土地上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保证农田的生态稳定性;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德国已经将自己的土地变成适合农业生产的“福地”,已经成为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9]。另一方面,生态优先的理念也为德国乡村产业取得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如慕尼黑郊区的Herrmannsodorfer生态农场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养殖加销售相结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获得了政府在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品牌宣传、标准控制等方面的补贴,经过30年的发展,该农场已经成为欧盟知名绿色农产品供应商,农业产品竞争力十足[20];北威州Straelen小镇紧邻荷兰,积极学习荷兰花卉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在美化乡村生态的同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二大花卉生产基地。生态优先的理念让城市发展效率较高,即保留了原始乡村的风貌,又将人文底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2.2.2 乡村居民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德国在培训村民的环保意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但要求农民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培养家庭经营者、农业技术人员、农艺师、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德国农民对自身居住环境的绿化十分注重,如Volkmarshausen村的绿化丰富,更像一个小规模的园艺世博园[21],其中每家每户都进行庭院绿化,民居院落由木栅栏围成,内部充满了人工装饰性的小景,整体乡村景观崇尚自然野趣,养护相对比较随意,以粗放管理为主,整体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庭院园林景观。生态环保的理念让这个乡村的公共绿地绿化、路网水网绿化、闲置地绿化、村庄外围绿化都十分良好,村民定时去维护绿色生态的环境,长久以来形成良性循环。
  2.2.3 德国乡村工业化与生态化高度结合 德国是世界少有的“乡村发展不以城市为标杆,但同样美好”的国家,这种等值化的发展理念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活力。乡村和城市共同遭受了工业化进程,并且共同努力下将被污染的土地重新恢复生态,所以全德国所有的乡村都纳入了市政水、电、气、暖供应系统,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等补贴做到了和城市相同的标准,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延伸到农村,强调充分民主。这样让村民作为村庄的主人,全面参与村庄的所有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来保障村民合理意愿的实施[22]。在德国的乡村与城市在相同的发展战略下时,稀释了城市拥挤的交通和建筑布局,让人口平均分布在国家各个区域,城在村中,村在城里,形成了良好的人口缓冲和产业分布,让城市不再拥挤,乡村不再凄凉;城乡中大量遗留的工业化建筑也按照生态环保理念被改造成住房、饭店、购物中心等,繁华的城乡周围便是森林、田野、河流,展现出生态与工业完美结合的美丽景象,令人神往。
  3 英国、德国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英国、德国的乡村发展历程与中国发达地区的乡村相似。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乡村有河姆渡文化、松泽文化、江南文化等历史发展痕迹,又有以太湖为中心的生态基础,乡村文化与生态基础优越,借鉴英国、德国的乡村建设经验可以事半功倍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图2)。
  3.1 中国乡村景观文化与生态发展问题解析
  我国乡村规划起步较晚,乡村景观发展尚好,且有较大提升空间。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产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综合提升给村民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善,但是在发展中缺少对文化与生态问题的审视,造成了乡村文化不自信、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乡村“蝴蝶效应”。
  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不自信与生态不重视的问题。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核心问题,大多数乡村由于农业生产较为薄弱,乡村文化未被开发,从而寻求不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
  乡村盲目崇拜与模仿城市文化,整体改造趋向于城镇方向发展,从而丟失了属于乡村原本的韵味。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结束,大多乡村转而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前行。对大城市的向往与崇拜导致了乡村开发建设向集镇转化。房屋拆迁并集中安置在整齐划一的小区中,原本热闹的街边菜市也搬进了集中建筑内,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向城市建设趋同,根植于农业而诞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习俗、信仰文化不断减弱。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动力,乡村主体逐渐从乡村中剥离,年轻人都前往城市发展,乡村的“空心化”日趋严重。
  乡村生态由于过度注重产业效益而受到影响。一方面,工业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经济比重中最大的产业。许多乡镇管理者为追求业绩与经济发展,抛弃了耕地,兴建工业园区,这也是当今中国严厉打击“耕地非农化”的主要缘由。可见乡村产业脱离生态发展并不可行;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情况,造成运营周期短,内容同质化,最终走向没落。在2016年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后,乡村管理者对乡村旅游开发趋之若鹜,众多极具噱头的“特色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却很难持久。在走访长三角地区众多旅游型乡村后,游客表示心中最希望看到的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的草原和森林,而非千篇一律的网红小吃、酒店,说明脱离乡村生态环境发展,强行植入城市商业是违背大众意愿的。乡村的特色一定是依赖于区别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产业链才能塑造可持续乡村旅游。   长远来看,中国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快”发展,而是让乡村节奏“慢”下来。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是城市人群的心之所向,如果一味追寻经济指标,将乡村作为城市的过渡物,无论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从生态环境保护上来看,都是因小失大的做法。
  3.2 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构筑“如画性”乡村氛围
  乡村文化发掘不要“快”,发展的同时更要花时间研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是文化的具象体现,经历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景观需要伯乐才可被正确消费。大多数城市人群缺乏对乡村的记忆与经历,乡村管理者应该构筑乡村文化体系,做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与主宰者。就像师生关系,游客来温习体验“乡村”这门“课程”时,一定是循序渐进,反复回味,而不是走马观花后,读不懂乡村,悟不透乡愁。
  3.2.1 构建乡村艺术智库,解读乡村遗产文化 英国乡村景观是建立在自信的民族文化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文化遗产,并在日后的乡村景观发展中保留了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景观保留了这种制度的影子,并没有让城市化取代这些优秀的制度文化。所以我们要从乡村起步,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并让居民与游客在感受文化上有迹可循。目前各个乡村都已有自己的地方志,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研究,乡村的建筑、民俗、方言、肌理等都应该构筑自己的智库与学习平台,通过整理乡村历年来文化产物发展的历程、规律和精华,让游客来乡村后有文化可寻求,有知识可学习,有艺术可体验。
  3.2.2 组织乡村民间艺术联盟,打造乡村学术力量 农民是乡村的主体,也是文化的发生者与制造者,他们制造的农耕用具、建筑装饰、日常用品是外来者感知乡村、体验乡村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受限于生产技术、艺术审美等因素,让乡村居民停留在手工劳作方式居多。乡村就像一个大染缸,里面堆积着形形色色的文化载体,但是缺乏梳理、分类和加工。城市社会的艺术学、设计学专业的人才可以在乡村寻求突破口,组建乡村艺术联盟,让村民们耳濡目染,不学以能,从乡村中筹备艺术人才。需注意的是专业设计师应该传授专业知识,将乡村习俗去粗取精,而非自身主导乡村设计,要把乡村交给农民来建设,这样才能建立乡村文化的“造血”能力。
  3.2.3 推行乡村文化走向城市,渲染乡村艺术氛围 英国“如画性”景观备受追捧的原因是良好的艺术氛围引发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愿景。中国的乡村更应该把握住当下传播媒体迅速发展的趋势,乡村直播、鄉村艺术体验、乡村写生、乡村声景观[23]等系列满足当下年轻人口味的娱乐是一片蓝海,亟待开发。如著名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寥寥几笔将具象江南转化为精致秀美的意境作品,多数人感受过纸笔下的江南后都会去乡村一览究竟,又从虚无的意境奔回现实,顿有落叶知秋、魂归故里之意。可见有了乡村艺术智库与乡村学术的基础,建立起乡村审美与艺术体系,自然会吸引人流。
  增强乡村自信,构筑乡村文化体系是我们需要向英国学习的重要经验。中国发达地区的乡村与英国类似,受到文化发展、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的影响,已经具备构筑文化体系的前提。乡村发展不要太“快”,要固本溯源,弄清楚自身乡村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的乡村文化实力,最终形成能够调节社会矛盾、适应生产生态与人们消费需求的新型多元化景观。
  3.3 乡村生态优先发展,打造“纯净性”生态旅游
  乡村生态要“慢”打造,少开发,要让游客感知到“会呼吸”的乡村。德国对乡村的生态保护是严格的、综合的、自发的。从生态保护理念、法律规范程度、民众对生态的重视程度来看,是形成乡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的大多数乡村中,虽然生态基础较好,但并未形成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建设开发模式。
  3.3.1 乡村发展不一定以城市为目标,乡村发展要“绿” 德国乡村发展理念的最大特征是在形态上,城市和乡村差距并不大,这样的乡村状态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影响。中国的乡村发展要树立区别于城市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要注意对本地天然物种品种资源和生态方面有价值群落的保护,并尽可能地让这些生态种群扩张,就像城市里的建筑向郊区建设,农村里的生态也要向城市蔓延。在当下防疫抗疫的背景下,未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将会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24],乡村可以借助其天然的生态背景成为此类研究的先行区。
  3.3.2 乡村生态应该依托于农业,发展于旅游业 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乡村旅游体验要围绕农业开展创意产业[25-26],才能勾勒出区别于城市旅游的美好画卷。乡村的功能要由种植、养殖向科普教育、生态宣传、观光体验方向转型。如乡间种满果树、田间开满药草、路边栽满盆景,这些独特的生态装饰在城市中是“奢侈品”,在乡村农民的自发组织下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瓜果蔬菜是原生态、原汁原味的一手产品,可以以此为基础打造生态乐园。如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的新义农庄,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农田、草坪、树木,整个农庄虽然为农家乐,但是置身于绿化极高的生态环境中,游客前往不但可以观赏自然美景,还能够偶遇野兔、山鸡、山羊等动物。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周末前往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可见“慢”发展带了更多的客源与社会效益。
  3.3.3 生态理念的构筑与传播 中国的乡村应该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加强生态教育力度。可以学习德国一系列的乡村振兴活动,选取部分乡村生态较好的试点乡村,进行生态优先的保护和开发,并增强宣传力度。如提出类似“我们的乡村应该更美丽”等社会活动,让民众都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并展开生态设计竞赛,设置“生态积分超市”,让每家每户生态好的村民可以兑换粮米油盐等生活用品,逐步培养起生态保护理念。
  以生态为发展的前提是德国乡村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当乡村的生态逐渐恢复了绿色之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随之凸显,可以形成与电影产业、旅游产业、农业等其他领域良性互动,从生态可持续性上来说,乡村才是国家的未来。
其他文献
亲爱的学生们:  展信悦!  你们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每次走进教室看见你们,就感觉这是48个未来;每次和你们交流时,我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句话表述不当或者不规范误導你们。  相处这几天,我已记住你们的名字,了解了你们的爱好、性格等。你们总能给我感动,大课间,政毅小可爱摸着我肚子上的赘肉,奶声奶气地嘟囔着:“老师,你该减肥了。”那一瞬间,我被萌到了,那像极了我家妞妞跟我撒娇的样子。  遇到了慧妍,我
期刊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已七年有余,这期间,我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学相长。至今,小雨同学令我印象深刻,还没接班前,我对小雨就有所耳闻,接班后我很留意他。  小雨是三年级学生,他无视班规,不理会教师的劝阻和批评。上课时,他无法在座位上静坐两分钟,会在教室里打滚、爬行,还会突然跑出去玩耍。课下,他常常与别的学生发生矛盾,甚至有打架行为。任课教师无法正常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头疼坏了。  通过家访,我
期刊
日前,在鹤壁市致远小学(以下简称“致远小学”)数学组开展的“校级课程共研商,信息技术进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中,吴莹、王玉华两位青年教师讲解了“看一看”“蚂蚁做操”两节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提出课堂亮点和建议。评课后,吴菲菲和李治民两位教师分享了信息化教学互动平台使用技巧和实时投屏等教学辅助技术,促进了数学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是致远小学“和合教育”中的一项重
期刊
郑州市二七区鑫苑小学(以下简称“鑫苑小学”)在建校之初便成立了家校协同研究中心,建立“本源”家长学校,研发家长学校小程序及手机App,将面谈、家长会、现场讲座,搬到线上、云端,资源丰富,实践性强,家校共育效果显著。  一、把新媒体作为家校共育重要平台  1.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及家长的学习力。“鑫苑云教育”网络学习共同体是2020年春季建立的,由“云教育公约”“云学习平台”“云交互课堂”“
期刊
初识  那是一个金秋,我来到商丘市民权县庄子镇流通小学支教,这儿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  学校坐落在庄子镇南地,南墙外是一座村民集资修建的花园。花园中有三座古老的亭子,每个亭子都安置几通碑刻。西侧是学校西大门,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走进简易大门,房舍简陋,但校园整洁干净,树木投下树荫,花草缠绕相依,学生扔沙包、跳大绳,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我教五年级数学,每
期刊
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5+2”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多课外活动时间,有利于构建多元协同的小学劳动教育新格局。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发中,应以“5+2”课后延时服务为出发点,将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各种资源纳入课程资源库,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建构多元共享的课程开发平台,创新劳动课程方式,提高小
期刊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依然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需求不足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有必要探寻制约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所在。基于内在机理分析,结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变化不仅受收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政府民生性支出也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明显,其影响效应存在着地区差异和类别差异,从而表现出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存。其中,政府社
期刊
摘要:南京市是江苏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城镇化率已达86.8%左右,具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优势。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城乡融合机遇,并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亟待完善、农产品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乡村振兴创新优势有待挖掘、公共服务非均衡化依然突出和乡村特色尚待提升彰显等方面剖析了南京城乡融合发展面临
期刊
摘要:借助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学分析手段,筛选不同抗性品种间的差异表达miRNA,预测相关靶基因。对玉米抗、感粗缩病不同种质材料高通量测序鉴定出的差异miRNA的靶基因,在Genome、Gene Ontology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同时做GO(Gene Ontology,简称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简称K
期刊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开展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病育种有重要的意义。以热带种质的抗病自交系CIMBL29为供体亲本,感病自交系GEMS41为轮回亲本,构建了含有179个家系的BC2F4群体。对该群体和亲本進行了2个环境的抗性表型鉴定,并结合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抗性在群体家系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在2个环境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