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大便带血1个月于2008年8月5日收治人院.2006年该患者因左上腹包块行腹膜后包块切除+腹腔内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腹膜后黏液型和硬化性脂肪肉瘤;腹腔内肉瘤,伴平滑肌细胞分化.术后3个月行CT检查提示脂肪肉瘤复发,患者拒绝治疗.患者定期复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入住我科.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
【机 构】
:
100050,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100050,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100050,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大便带血1个月于2008年8月5日收治人院.2006年该患者因左上腹包块行腹膜后包块切除+腹腔内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腹膜后黏液型和硬化性脂肪肉瘤;腹腔内肉瘤,伴平滑肌细胞分化.术后3个月行CT检查提示脂肪肉瘤复发,患者拒绝治疗.患者定期复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入住我科.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钡剂灌肠检查:结肠近脾区管壁僵硬,腔内多发不规则团块状充盈缺损,表面黏膜破坏,管腔明显狭窄。
其他文献
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期刊协会主办的“第九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结果已揭晓,本刊论文荣获好稿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3等奖3项;荣获好标题2项,好插图2项。
在我国,消化性溃疡的手术方式以BillrothⅡ式为主,患者术后胆胰疾病较多,并且由于术后腹腔粘连等原因,此类患者再次手术存在一定的困难[1].本研究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中心收治的26例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胰疾病患者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现将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2012年《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将迎来10周年刊庆。近10年来,本刊在主管、主办、承办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托消化外科学界各学科优势,密切跟踪本学科发展前沿,期刊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了纪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发展历程,经本刊编委会讨论决定,
肝门部胆管癌放、化疗均不敏感,只有通过手术切除才有可能治愈.然而,由于肝门部胆管癌位置特殊,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当大.目前,国内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为54%~83%,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30%~50%;国外手术切除率为28%~9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14%~95%,5年生存率为25%~40%[1-12]。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部分患者ESD术后创面大,有时单纯应用钛夹无法完全封闭创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我中心应用荷包缝合技术封闭ESD术后的较大创面,疗效满意。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1].近年来,GIST同时合并其他类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12例胃癌合并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规范化治疗。
妊娠期结直肠癌是指妊娠期确诊或症状起自妊娠期而于妊娠结束后1年内确诊的结直肠癌.其发病率低,外科和妇产科医师面对偶发的病例,常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误诊、漏诊。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上腹部胀痛20 d,发热2 d,于2008年1月10日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放射痛、呕吐、胸闷及憋气.体温37.4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外院超声检查诊断为腹部包块.体格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及尿蛋白均为阴性,肾功能正常.颅骨、颈、胸、腰椎、骨盆等全身骨骼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示小肠系膜近肠管侧一实性软组织包块,密度均匀,边界
肝外伤发生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腹部外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6例.现将其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在国内应用于临床,使困扰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诸多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我中心于2010年3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完成了国内第1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