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工笔人物的创新,并且将其与动漫人物的结合,试图开辟一种新型工笔人物画。
关键词:工笔手法;动漫造型
一、漫画和工笔人物画的区别
漫画与工笔人物画的首要区别就在于漫画是一种与传统画风格迥异的新型画风,它讲究的是造型夸张、色彩强烈、没有空间概念等;而工笔人物画比较传统和含蓄,让人光听着名字就能感觉到画中那种古色古香的柔美气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众多的画种中,可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它兴于魏晋而成于宋,所绘之物象情态神色俱若自然,笔韵高洁。
漫画在造型审美上、表现形式上、绘画风格上都与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明显不同。
(一)造型审美
漫画作品的整体造型特点都必须有较强的“变形塑造”。其造型特质强调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以及造型的提炼与概括。人物造型强调大众性的“美感”规律,以易于向动画、游戏、玩具等相关产业领域扩张。虽说是夸张了人物的造型、动作、表情,但是终归没有脱离传统画法的框架,造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严谨性,这与传统画法还是分不开的。
而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工整严谨,人物的形态既尊重客观的相对真实性,又要强调主观意志,它利用线条作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不仅巧妙地解决了艺术创造与客观物象形态的对立关系,而且利用线条的变化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具有了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工笔画中的写实,不是真实的实,而是物之理和形之理所呈现的真。工笔画中的工,有物之理和形之理两方面的内涵。物之理,是物的生长规律,是物之内在精神、内在美;形之理是形所呈现出的规律,是一种偏向视觉的形律,及其形的外在精神和外在美,工笔画只有据此二理而写,即物之理和形之理,才是艺术的真。物之理与形之理之区别,在于物之理强调物之生长规律,如植物叶的互生、对生,物之纹理,叶脉是平行脉或者为羽状脉,物之内在精神、内在美;形之理受物之理的作用,但形之理强调的是物种个体形的差异之规律,是视觉感受的异与同,是形之外在的精神,外在的美感。
(二)表现形式
漫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日本和欧美地区都有区别。中国的漫画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夸张且简单的绘画来表现的;日本的漫画直接用人物的对话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复杂却很有吸引力;而欧美漫画则具有用色鲜艳、分镜明确、肌肉、动作线条强烈的特殊视觉风格。多数的漫画一般分为单幅、四格漫画和短篇故事长篇故事等。这些格式比较统一的一点就是,都是让人能从中看出一个故事,看到作者的想法和作品的意义。
工笔人物的艺术表现不单纯是外形与线条的概括,它不排除细节的刻画,而且也正是由于细节刻画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使得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于简中寓丰富,既概括简练又十分耐看,造型特征也愈加典型。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不等于真实形象的照搬,而是通过艺术家从目视到心视的转化,所以出现了是相非相,似与不似的恍惚,这种不似之中包含着艺术家的灵性与情感。一些作者常常把具象的前景人物与抽象的生态景观相融相成从而使其产生趣旨、意境,产生虚象与实象的强烈对比,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融成趣。这种实与虚的相融,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相融而使其相生不悖,这里有一个过渡的问题,只要处理好过渡,虚实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而天衣无缝。
(三)绘画风格
就绘画风格而论,中国漫画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广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中国的漫画作品比外国的更加含蓄。日本漫画的画面是最夸张的,而欧美地区的漫画更人性化,中国传统漫画的风格在现在已经过时,也许是因为太过传统,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一种新的画风流传,时兴了一种新型漫画。这这种新型漫画结合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因素。
工笔人物画的技法风格就相对而言较为传统含蓄。当代的工笔画家的课题有二,其中有一个就是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这样可避免由于画面太工整而出现的腻烦、刻板、呆滞,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把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写实与写意相溶,将浪漫主义的、象征的物象与写实的具象物体溶于同一画面中,使两者尽力的统一谐调以显示画面的生命与活力,从而避免了物体的每一部分都用写实的手法画出来而使人有一种过紧的感觉。
二、漫画和传统人物画的联系
看似漫画和传统人物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然而两者在造型上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因为造型必定离不开事物本体,离不开传统人物的造型框架。
要画好漫画要求具备扎实的速写根底。速写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对象描绘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具有收集绘画素材、训练造型能力两大方面功能。因作画时间短,在描绘对象时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任何物象,它特别擅长描写运动中的对象和转瞬即逝的动态。长期坚持画速写,可以为以后的动漫创作积累下丰富的艺术素材。
练习速写对漫画是有一定影响的。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漫画作者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的各种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帮助。
三、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手法
(一)白描法
白描法是一种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的工笔画手法,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有十八法。
(二)工笔重彩法
工笔重彩法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丽的画面效果。它的艺术特色是华丽典雅、富丽堂皇。
(三)工笔淡彩法
工笔淡彩法着染基本上选用属植物质的颜料,如花青、藤黄、洋红、胭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但在实际创作中也有局部使用的情况)。它的基本特征是色调秀丽淡雅,清新明朗,比较强调线条本身的艺术魅力,给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艺术品味。
(四)点染法
点染法实际上是工笔渲染法与没骨法的结合。此种方法用笔变化丰富灵活,既能达到工笔细腻效果,又能避免反复加染易刻板的毛病。
(五)勾勒法
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清墨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画完后再用重色或用重墨线重复原有轮廓。
四、工笔人物画的评价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覆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画家在学识修养方面应该是思想家,在观察事物时是幻想家、心灵敏锐者;在创作时天真率直,用笔时既要灵动又要朴实、藏巧于拙,画出来的作品要超越自然、超越自我。既有写实又要写意,既有写画家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胸臆,又要写形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内在活力。绘画艺术是画家借以抒发胸臆情感的载体。胸臆情感,即画家的主观意识,写意就是写画家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的形成,是画家学识累积的结晶。
其实最重要的是审美观念的转变与情趣意识的觉醒。强调写意性无疑包涵了下面的内容,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气韵生动,才能超然物外,虚实结合,才能灵动深远,以及倡导神韵雅逸,才能超然物外,倡导以神取形,才能形神兼备,倡导物我两融,才能生意造境。
艺术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实象通过艺术家的心灵和技巧,由点线面抽象转化为与实象有很大距离,甚至面目全非的虚象,空灵景物,引人精神飞越,幻化审美。它还能进一步引人由幻即真,由虚无到实有,由不真实到真实,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唯有艺术能象征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势与生命的律动,能够表达生命的情调与意味,能够歌颂心灵的幻想与各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情趣。
在新世纪,工笔画家将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在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危机与机遇共存,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责无旁贷的应负起积极推动工笔画艺术走向新生、走向未来的重担。
动漫人物造型夸张和无拘束,工笔画细腻、素雅、含蓄。两者各有所长,若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工笔手法表现漫画造型,未尝不是一种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其主要手法需要有速写方面的积累,以简单且夸张的线条表现出动漫的造型,动作表情一定要到位,然后从线条中提炼必要的线条,除去繁琐的东西,使作品的线条恰到好处;接着是线描,以干净利索的手笔在宣纸上勾勒出初稿中的造型,画面必须要干净,手法一定要到位,发丝要很细致,衣服线条要很干脆等;然后需要的是分染,将头发和面部还有衣服褶皱地方进行一步一步的分染,分染的次数越多,会显得画面更厚重,更有内容,更加耐看;最后部分是罩染,当分染的次数达到一定阶段,已经使画面看起来比较完整、比较到位的时候,用淡淡的颜色局部的罩染,和分染一样,罩的次数越多,会使画面越有厚重感,不会让画面看起来很浅薄,而且让画中人物显得更真实。
用工笔国画中的流畅亦有顿挫的线条来勾勒动漫人物作品的造型,以严谨工整的分染、渲染、罩染来体现动漫人物的结构,将细节地方比如人物的面部、手脚、衣服褶皱深入的刻画,让动漫人物更传神、更生动、更鲜活,那作品一定会是另一种感觉。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关键词:工笔手法;动漫造型
一、漫画和工笔人物画的区别
漫画与工笔人物画的首要区别就在于漫画是一种与传统画风格迥异的新型画风,它讲究的是造型夸张、色彩强烈、没有空间概念等;而工笔人物画比较传统和含蓄,让人光听着名字就能感觉到画中那种古色古香的柔美气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众多的画种中,可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它兴于魏晋而成于宋,所绘之物象情态神色俱若自然,笔韵高洁。
漫画在造型审美上、表现形式上、绘画风格上都与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明显不同。
(一)造型审美
漫画作品的整体造型特点都必须有较强的“变形塑造”。其造型特质强调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以及造型的提炼与概括。人物造型强调大众性的“美感”规律,以易于向动画、游戏、玩具等相关产业领域扩张。虽说是夸张了人物的造型、动作、表情,但是终归没有脱离传统画法的框架,造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严谨性,这与传统画法还是分不开的。
而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工整严谨,人物的形态既尊重客观的相对真实性,又要强调主观意志,它利用线条作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不仅巧妙地解决了艺术创造与客观物象形态的对立关系,而且利用线条的变化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具有了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工笔画中的写实,不是真实的实,而是物之理和形之理所呈现的真。工笔画中的工,有物之理和形之理两方面的内涵。物之理,是物的生长规律,是物之内在精神、内在美;形之理是形所呈现出的规律,是一种偏向视觉的形律,及其形的外在精神和外在美,工笔画只有据此二理而写,即物之理和形之理,才是艺术的真。物之理与形之理之区别,在于物之理强调物之生长规律,如植物叶的互生、对生,物之纹理,叶脉是平行脉或者为羽状脉,物之内在精神、内在美;形之理受物之理的作用,但形之理强调的是物种个体形的差异之规律,是视觉感受的异与同,是形之外在的精神,外在的美感。
(二)表现形式
漫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日本和欧美地区都有区别。中国的漫画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夸张且简单的绘画来表现的;日本的漫画直接用人物的对话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复杂却很有吸引力;而欧美漫画则具有用色鲜艳、分镜明确、肌肉、动作线条强烈的特殊视觉风格。多数的漫画一般分为单幅、四格漫画和短篇故事长篇故事等。这些格式比较统一的一点就是,都是让人能从中看出一个故事,看到作者的想法和作品的意义。
工笔人物的艺术表现不单纯是外形与线条的概括,它不排除细节的刻画,而且也正是由于细节刻画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使得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于简中寓丰富,既概括简练又十分耐看,造型特征也愈加典型。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不等于真实形象的照搬,而是通过艺术家从目视到心视的转化,所以出现了是相非相,似与不似的恍惚,这种不似之中包含着艺术家的灵性与情感。一些作者常常把具象的前景人物与抽象的生态景观相融相成从而使其产生趣旨、意境,产生虚象与实象的强烈对比,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融成趣。这种实与虚的相融,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相融而使其相生不悖,这里有一个过渡的问题,只要处理好过渡,虚实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而天衣无缝。
(三)绘画风格
就绘画风格而论,中国漫画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广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中国的漫画作品比外国的更加含蓄。日本漫画的画面是最夸张的,而欧美地区的漫画更人性化,中国传统漫画的风格在现在已经过时,也许是因为太过传统,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一种新的画风流传,时兴了一种新型漫画。这这种新型漫画结合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因素。
工笔人物画的技法风格就相对而言较为传统含蓄。当代的工笔画家的课题有二,其中有一个就是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这样可避免由于画面太工整而出现的腻烦、刻板、呆滞,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把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写实与写意相溶,将浪漫主义的、象征的物象与写实的具象物体溶于同一画面中,使两者尽力的统一谐调以显示画面的生命与活力,从而避免了物体的每一部分都用写实的手法画出来而使人有一种过紧的感觉。
二、漫画和传统人物画的联系
看似漫画和传统人物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然而两者在造型上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因为造型必定离不开事物本体,离不开传统人物的造型框架。
要画好漫画要求具备扎实的速写根底。速写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对象描绘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具有收集绘画素材、训练造型能力两大方面功能。因作画时间短,在描绘对象时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任何物象,它特别擅长描写运动中的对象和转瞬即逝的动态。长期坚持画速写,可以为以后的动漫创作积累下丰富的艺术素材。
练习速写对漫画是有一定影响的。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漫画作者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的各种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帮助。
三、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手法
(一)白描法
白描法是一种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的工笔画手法,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有十八法。
(二)工笔重彩法
工笔重彩法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丽的画面效果。它的艺术特色是华丽典雅、富丽堂皇。
(三)工笔淡彩法
工笔淡彩法着染基本上选用属植物质的颜料,如花青、藤黄、洋红、胭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但在实际创作中也有局部使用的情况)。它的基本特征是色调秀丽淡雅,清新明朗,比较强调线条本身的艺术魅力,给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艺术品味。
(四)点染法
点染法实际上是工笔渲染法与没骨法的结合。此种方法用笔变化丰富灵活,既能达到工笔细腻效果,又能避免反复加染易刻板的毛病。
(五)勾勒法
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清墨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画完后再用重色或用重墨线重复原有轮廓。
四、工笔人物画的评价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覆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画家在学识修养方面应该是思想家,在观察事物时是幻想家、心灵敏锐者;在创作时天真率直,用笔时既要灵动又要朴实、藏巧于拙,画出来的作品要超越自然、超越自我。既有写实又要写意,既有写画家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胸臆,又要写形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内在活力。绘画艺术是画家借以抒发胸臆情感的载体。胸臆情感,即画家的主观意识,写意就是写画家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的形成,是画家学识累积的结晶。
其实最重要的是审美观念的转变与情趣意识的觉醒。强调写意性无疑包涵了下面的内容,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气韵生动,才能超然物外,虚实结合,才能灵动深远,以及倡导神韵雅逸,才能超然物外,倡导以神取形,才能形神兼备,倡导物我两融,才能生意造境。
艺术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实象通过艺术家的心灵和技巧,由点线面抽象转化为与实象有很大距离,甚至面目全非的虚象,空灵景物,引人精神飞越,幻化审美。它还能进一步引人由幻即真,由虚无到实有,由不真实到真实,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唯有艺术能象征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势与生命的律动,能够表达生命的情调与意味,能够歌颂心灵的幻想与各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情趣。
在新世纪,工笔画家将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在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危机与机遇共存,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责无旁贷的应负起积极推动工笔画艺术走向新生、走向未来的重担。
动漫人物造型夸张和无拘束,工笔画细腻、素雅、含蓄。两者各有所长,若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工笔手法表现漫画造型,未尝不是一种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其主要手法需要有速写方面的积累,以简单且夸张的线条表现出动漫的造型,动作表情一定要到位,然后从线条中提炼必要的线条,除去繁琐的东西,使作品的线条恰到好处;接着是线描,以干净利索的手笔在宣纸上勾勒出初稿中的造型,画面必须要干净,手法一定要到位,发丝要很细致,衣服线条要很干脆等;然后需要的是分染,将头发和面部还有衣服褶皱地方进行一步一步的分染,分染的次数越多,会显得画面更厚重,更有内容,更加耐看;最后部分是罩染,当分染的次数达到一定阶段,已经使画面看起来比较完整、比较到位的时候,用淡淡的颜色局部的罩染,和分染一样,罩的次数越多,会使画面越有厚重感,不会让画面看起来很浅薄,而且让画中人物显得更真实。
用工笔国画中的流畅亦有顿挫的线条来勾勒动漫人物作品的造型,以严谨工整的分染、渲染、罩染来体现动漫人物的结构,将细节地方比如人物的面部、手脚、衣服褶皱深入的刻画,让动漫人物更传神、更生动、更鲜活,那作品一定会是另一种感觉。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