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前期母性主义思潮在法国法郎纸币上的体现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法郎纸币的图案设计,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同时期的法国法郎纸币,其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风貌特征,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特定的主义思潮。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法国女性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母性主义作为其组成部分,社会意识促使了法国妇女地位的改观,并体现于20世纪中前期发行的纸币当中。
  女性主义(Feminism,又译为女权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它是法国思想历史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国思想宝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国女性主义从19世纪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起来。关于法国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多是从法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着手,刻画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形象和内涵,并由此诞生了一批女性小说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此外,研究法国哲学的学者也从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母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文文献中,关于“法国母性主义”一词的使用,其中的代表作为张星星、吕一民合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母性主义思潮及其社会影响探析》一文,对法国母性主义的社会意识和表现,与早期社会、政治的联系,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从政治层面等宏观层面相比,社会思潮最初的表现反映于论著之中,流转于政治家、思想家口中,似乎高高在上。但从微观层面来看,社会思潮的影响是急遽的,在金融生活中,具体到日常使用的货币当中,我们发现,其具备一定社会思潮的反映,值得进行探讨。
  法国母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
  法国是一个盛产思想家,能够引领国际社会思潮的国度。法国的民族主义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中,“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将法兰西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经过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以及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在各个领域燃起了各种理想。
  以女性和母性为视角的思想潮流也迅速在法国社会的中产阶级中弥漫开来,并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地发展衍变。女性主义,又译为女权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的西方发达国家,女性因对被排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生活之外感到不满,开始争取与男性相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从而掀起大规模妇女运动。一直到19世纪末左右,形成了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其最重要的目标是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在这一运动影响之下,女性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们开始走出家庭,外出工作,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角色。从1920年后,欧美国家妇女陆续获得了选举权,将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推向高潮。第一次女权主义思潮开启了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新时代,成为社会运动的新力量。
  女性品质通过为社会所接受并尊崇的母性通道进入了社会公共政治领域,并成为母性主义的基石。关于母性主义的定义,目前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它指的是“颂扬妇女成为母亲的能力,并将母亲的品质,即细心呵护、抚育和道德作为价值整体扩展到全社会”。母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之交,母性主义的思潮经历了从强烈谴责到过度盛赞的演变,可以说,母性中权利和职责的升华形成了女性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最早以一种较为全面的方式表达了“母亲”的意识形态,为“母亲”创造了一个角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年。因为男人的教育是在妇女的手中完成的,所以妇女的教育是至为重要的,妇女是男人的母亲,这是一个最合适的角色。从这里,就萌生出母性主义的思想雏形。
  关于女性形象,法兰西民族赋予其代表共和制度。历史学家莫里斯·阿居隆(Maurice Agulhon)在他的多部知名著作中,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法兰西民族传统和心理的考察,认为女性化的寓意形象恰恰能够象征对于男性主导的“旧制度(Ancien Régime)”的破坏。此外在法语当中,“共和国”(la République)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阴性名词,代表着女性和阴柔。
  


  法国民族英雄戴高乐在其《战争回忆录》序言中提到:“……感情的那一面使我把法国想得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畫上的圣母一样献身给一项崇高而卓越的使命。”此书开宗明义就提到女性和母性,表明女性和母性在法国大众心理中获得了较高的地位。此外,戴高乐在二战中充分利用了玛丽安娜(法国民间的国家象征)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母性主义政治”现象。
  母性主义意识能够影响着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当权派对女性的看法,可以说母性主义意识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母性道德的价值,其表现出一定的历史特征:(一)妇女的天然职责在于生育,从而服务于民族国家,提高竞争实力;(二)妇女与家庭有着天然的关系,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通过立法获得了改善,但进入公共领域仍有限制;(三)母性主义存在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对妇女传统认识的顽固性。
  法国纸币的特征
  法国法郎及其殖民地纸币,以其精美绝伦、内涵丰富、色彩斑斓的油画风格,富有神话寓言和象征意义而独树一帜,这种风格被亲切地称为“法属风格”。尤其从20世纪开始法国银行陆续发行的纸钞,犹如一件件艺术品般璀璨夺目。如果不是偏爱的话,会认为这是缺乏严谨的“花纸头”,而偏爱的人,会被其中的气质和内涵所深深吸引。
  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法国纸币简史。第一张法国法郎纸质钱币诞生于1791年,被称为指券(Assignat),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当作货币流通。1796年,法国财政部发行了从25法郎到1000法郎面值的指券,由于缺乏金银储备,最终在该年导致了法国金融系统的崩溃。1800年起,法国银行开始发行法郎纸钞,有500和1000面值,1840年代增加了100和200面值,1860年代,陆续增加了5、20、50的面值。19世纪的这一系列法郎纸钞,图案以工业、农业、商业的神祇为主。一战后,法国经济陷入低迷,法郎购买力骤然下降,法国各地市镇以法国商业部的名义发行紧急状态币(Notgeld),即“商会法郎”,都是一些小面值的纸钞,流通时间为1914—1927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主要流行金属铸币,但是纸币依旧使用。一直到二战时期的1944年,法国银行先后发行了多种版本的、图案精美的纸钞,混合使用。1944年美国为诺曼底登陆后占领法国的盟军发行了面值从2—5000的军票法郎(AM-Francs),但被戴高乐所抗拒,因此使用时间较短。二战后直到1950年代中期,法国银行发行了较为统一的神祇版法郎,其中50、100、500法郎为一种设计风格,1000、5000、10000法郎为另一种设计风格。195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银行陆续发行风格统一的倒4版法郎,人物肖像为雨果(500F)、黎塞留(1000F)、亨利四世(5000F)、拿破仑(10000F)、莫里哀(50000F),倒4版法郎终于结束了法郎票面版式风格不统一的状况。在法国法郎史上,将1933年—1958年这一阶段发行的纸钞称为老法郎(Old Francs),这一阶段的法郎多出自雕刻家克莱门特·谢尔隆之手,图案内容包括寓言人物、美妙音符、农村场景、科学数据、工业生产和政治人物,被称为“最美丽的法郎”。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随即在倒4版法郎基础上进行改值,即去掉两个零成为新法郎(Nouveau Francs)。随后是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的倒3版法郎(Revalued Francs),人物肖像为巴斯德(5F)、伏尔泰(10F)、拉辛(50F)、高乃依(100F)。然后是197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的倒2版法郎,人物肖像为柏辽兹(10F)、德彪西(20F)、拉图尔(50F)、德拉克洛瓦(100F)、孟德斯鸠(200F)、帕斯卡(500F)。1992年起开始发行末版法郎,人物肖像为圣埃克苏佩里(50F)、塞尚(100F)、埃菲尔(200F)、居里夫妇(500F),至于末版法郎,设计和制作风格已经趋同于欧洲主流国家,与传统意义上的法郎有较大区别。   


  在二战前发行的纸币中,法国法郎与其他欧洲国家发行的纸币相比较,油画风别具一格,但有一个难以解释的特点,其不同版本的纸币交叉使用的时间较长,新一套法郎推出时,其中个别面值的发行会有提前或延后,但设计风格上有很大可能和全套风格不统一。
  法国银行所发行的法国法郎纸张极薄,只有普通纸张的二分之一,由于在造纸时向纸浆中加入了长绒棉和青麻,并且纸张定型前用斑点机器处理过,所以造就了洁白、轻薄、纸面呈布纹状、挺括度好的特征。法郎纸币的印制步骤包括:设计草图(单色素描、彩色素描),艺术雕刻,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平版胶印、凹版印刷、光刻印刷),去除废料,出测试钞,出样票钞,消除错误等。
  法郎纸钞中母性主义的体现
  纸钞上的图案和文字大致能够在不同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其内容也传递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制度、文明程度。它是一张张国家名片,呈现了这个国家在努力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国家伦理,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情怀。以法国法郎上的文字为例,法郎上只有法文,不像许多国家纸钞上配上英文,这体现了法国人追求和崇尚自身的文化,以及极度自信的心理。同理,在设计精美的每一幅图案的背后,都有设计师与政治家、金融家的综合考量,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甚至反映出一定的思想潮流。
  作为人类社会公共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活动中的发行货币行为,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货币既是有形的交换媒介、价值衡量、贮藏形式,又具有无形的宣扬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在20世纪中前期,法国银行发行的多个版本的纸币中,就深深地透露着母性主义或女性主义的思潮。女性主义中的自由主义流派,是受西方自由主义发展而来的,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这和法国法郎纸币上常见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铭文是相一致的。
  在1909—1939年流通的100法郎纸币中,两位穿着普通的农妇,悠闲自得地立在壁炉旁,手握农业器械,两名裸体小男孩各自跟随在母亲身旁。作为图案底纹的树木、鲜花、水果、牲畜,映衬出一幅法国农村一片祥和的画面,在人物表达上,充分勾勒出女性的自信和孩童的腼腆(图1)。
  在1929—1941年流通的10法郎纸币中,蓝天白云之下,广袤无垠的农场里,远处隐约可见的磨坊,近处生意盎然的牛群,展现了农场生活的场景。一名戴头巾的年轻农妇,一手撸起袖子,握住锄头,一手怀抱在玩耍的婴儿,边框修饰以丰收的果实。这幅图案显示出妇女既要参与农业生产、创造收成,又要照顾家庭、哺育小孩的意境,蕴含了妇女能够撑起半边天的用意(图2)。
  在1942—1950年流通的20法郎纸币中,远处的教堂和近处的柱子显示这是在城镇或城郊地带,两位女子外出采购,满载而归,同时抱着一名小女孩,一副慈爱、亲昵的模样,透露出女性在照顾孩子、家庭生活等私人领域的重要性。小孩撒娇的表情,尤为享受这份母爱。值得注意的是,近处表现宗教的柱子上方,是圣母玛丽亚怀抱着死去的儿子耶稣的雕像,这足以表现出母性的伟大,无论是神还是人(图3)。
  


  在1942—1944年流通的1000法郎纸币中,展现了神话故事的场景:丰饶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怀抱着信息守护神墨丘利(Mercury)。墨丘利在法国的神祇中具有至为重要的地位,许多法郎纸币都以她和她的节杖为题材。雕刻者通过精雕细琢,将丰饶女神化身为慈母,安详地抱着婴孩时代的墨丘利,眺望着远方——代表着法兰西的希望(图4)。
  在1939—1942年流通的100法郎图案中,刻画的是具有时尚风格的母女两人。母亲是具有古典美的中年女性形象,头戴橄榄环,右手紧握节杖,女孩穿着纱衣。在巴黎市区面貌作为背景衬托下,母女二人愉悦地共同托起了浆果和鲜花编制而成的花环。这一幅图画既有反映渴望和平的寓意,也反映了母性主义在城市地区的传衍(图5)。
  积极的、正面的思潮,无论它是反映在著作中、演说中,还是日常金融活动中,它都能够鼓舞人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事实上,法国法郎独具法属风格的艺术气息中,不失对政治思潮的包容和扩散,以一种微观的姿态潜移默化社会的思想潮流,让更多的受众接纳。
  通过对20世纪中前期法国银行印制的纸币中图案的梳理,部分展现了母性主义思潮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20世纪中前期的法国法郎无论是纸币还是铸币,甚至地区法郎,在母性主义或女性主义的表达上,突出了玛丽安娜(法語:Marianne)、播种女神(法语:La Semeuse)等女性的元素,她们一直作为法国货币的象征,在货币史上拥有超然的地位。20世纪中前期发行的具有母性主义意识的纸币中,既有农村场景也有城镇面貌,既有神话故事也有现实写照,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几十年思潮的效用下,母性主义或女性主义已经深入人心。与之相适应的是,母性主义政治造就了许多关于妇女和家庭的立法,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在随后的日子里,二战后新塑造的法国法郎,其社会思潮的展现和文化功能的传递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期刊
镉是一种有毒元素,锌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由于锌镉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锌镉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因此,本文以2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锌对小白菜镉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