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浩然今存诗两百余首,古今体诗皆有,大多是五言诗,其诗朴素平淡,有一种特别的清旷闲远的韵味。
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古人推崇备至,说此诗“一片空灵”(吴汝纶《唐宋诗举要》卷四引)、“意近浑沦”(范大士《历代诗发》)、“不经意造作”(刘辰翁《王孟诗评》),此诗将这种清淡闲远的风格体现得最为突出: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诗约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前后,因诗中有“挂席几千里”之句,表明诗人结束了吴越之行,返回家乡,途中经过庐山,于此演绎出一段不期然之遇。这首诗前两句表明自己多年来四处寻访,都未遇到心中所向往的名山。作这首诗时,诗人经历了赴京赶考进士落第,四处求引荐无门的人生挫折,并有“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疏”(《岁晚归南山》)、“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自洛之越》)的人生感慨,因而诗人开始了泛舟吴越等地的漫游生活。求仕无门,诗人又不愿终老故乡,四处寻访名山便成了孟浩然的心灵寄托。首二句表明作者多年寻访,竟无所获,而这些年的其他一切人事景物,仕途的挫折、旅途的愉快,一概省略,只字不提,仿佛诗人多年来只为寻访名山,孟诗语言的省净于此可见一斑。这也是盛唐诗歌特色。玄宗开元年间的盛唐,国力强盛,众多微族寒士也有仕进之途,所以诗作中多流露出盛唐气象。盛唐气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诗歌中流露出的一种自信精神,这种自信是在国家处于上升时期,诗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如同样是仕途不畅,孟浩然虽也在诗中有上面提到的抱怨牢骚,但随即又在诗中自我消解了。而中唐时期再次落第的孟郊只能满眼含泪地吟出“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落第又落魄的晚唐李山甫只能吟出“独向江边最惆怅,满衣尘土避王侯”(《曲江二首·其一》)的苦涩与悲伤。安史之乱造成了大唐国力的急剧衰落,中晚唐士人的自信没有了,面对挫折也难以自我开解,只能化为长久的忧伤。而身处盛唐时期的孟浩然,在仕途受挫之后,以泛游山水去寻求心灵的超脱。这是个人际遇与时代因素使然,这也无怪乎中晚唐士人将孟浩然视为穷士,如张祜叹道:“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感归》)而将盛唐时期仕途受挫的孟浩然视作与自己一样的困窘穷士,完全颠覆了孟浩然高洁隐士的形象。这是中晚唐诗人以自己的境遇对孟浩然形象的想象,其实身处开元盛世的孟浩然,虽然遭遇仕途的挫折,但时代背景带来的自信并未让其有穷士的感觉,也就不会吟出中晚唐诗人那样凄冷瘦削的悲凉之句。四处寻访名山的孟浩然,依然追寻心中的那一片高远情韵,所以其诗能醇淡飘逸,一片空灵。
紧接着的三、四句,写诗人及至偶然泊舟浔阳城外,第一次见到心之所向的庐山香炉峰。这几句中“几千里”“未逢”“始见”都带有感情色彩,“几千里”“未逢”表明寻访之久,而未能遂愿,或许已生倦怠之感,也为下面的“始见”做铺垫,可以想见初逢庐山香炉峰的欣喜。但孟浩然并没有写刻意的寻访,而是泊船浔阳城外的不期然相遇。在此处于不经意之间,竟能一窥香炉峰的真面目。这四句诗虽如信口直说,却有多处转折,但又令人浑然不觉。第一句写多年来四处寻访名山,似要于第二句引出寻访的成果,交代旅途见闻,却突然轉折,写多年来的一无所获,情绪转入低沉。前两句交代了不期然遇见香炉峰的背景,表明作者好像为这次相遇准备了许多年,在没有遇见之前的人生,仿佛都是虚度了。接下来颔联起句却是平平道出,自己多年寻访,似有疲累之感,今晚刚好泊舟浔阳城外,出语淡然,仿佛没有任何期待,正如多年来寻访无所获,早已经习惯了没有惊喜。第四句却突然转折,以“始见”表现作者初逢香炉峰的激动心情。短短四句,却有三处转折,读之却如口语随意道出,似绝不经意。正如古人所评:“此篇直叙中无数顿接跌宕,悠然入胜”(王谦《碛砂唐诗纂释》)这正是孟浩然诗歌语言的“淡”,但于这平淡地叙述中又能见孟浩然朴素高远的追求。这也是孟浩然诗歌中,后世模仿者难以企及之处。写到此处,按照常理孟浩然或可写夜登庐山,或者次日登上庐山,实现多年来的心愿,再对庐山的景色做一番细致的描写,一篇优秀的纪游诗作就诞生了。但诗人却又就此收住,后半部分绝口不提庐山的实地景色,转而写曾经对庐山的追慕。
已行至无比向往的庐山前,诗人想的是什么呢?并不是马上去登临,而是由眼前云雾缭绕的香炉峰想到自己多年来对他的向往,遥想数百年前的释慧远在此修行悟道、聚徒讲学的情景。第五、六句中,“远公”指东晋释慧远,他曾在庐山“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叠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室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释慧皎《高僧传》)。这应该就是孟浩然所怀的“尘外踪”的具体体现,即一种超出尘外的幽洁高远境界。而这种长期以来的向往,其实产生自读远公传的间接经验,东晋释慧远高风绝尘的行事正与孟浩然的隐逸情怀暗合,这种情怀长期潜藏心底,促使孟浩然四方游历,追寻心中那无法言说的理想。这份理想来自以往阅读的体验,并非来自实际的生活经验,纯是心灵的追求。在此刻,孟浩然摆脱了世俗的人事繁杂,纯任内心的高远情怀指引着自己的行动,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以往追寻的“名山”到底是什么呢?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还是心中的隐逸情怀,抑或是单纯的风景,或许全都包括,或许又仅仅是身心的超脱境界,因为孟浩然也说不清内心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及至远远望见香炉峰,忽然触发了诗人长久潜藏在心底的隐逸情怀,眼前恰逢晋代高僧的隐居处,正是自己长久以来所向往的。理想之所与现实之地在此刻合为一体,正是理想实现的一刻,这也增强了诗歌颔联“始见”的惊喜。这两句是诗歌的颈联,没有沿着颔联写远远望见香炉峰后,想要急切攀登的心情,或是细致的观察,而是就此宕开,转写由读书经验而产生的隐逸情怀,这是该诗的第四次转折。这种情感我们都似曾相识,我们于平时生活中经常有心心念念的愿望,忽于某一日——在经历长久的拼搏期待内心已归于平淡后——心中长久向往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那份激动急切的心情。孟浩然此时的心境也与此类似,长久怀想的庐山就在眼前,马上就能登临,怎能不欣喜。诗人该作何选择,是马上登上香炉峰,将心中的向往落到实处,还是保持着心中的这份神秘期待呢?
壹
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古人推崇备至,说此诗“一片空灵”(吴汝纶《唐宋诗举要》卷四引)、“意近浑沦”(范大士《历代诗发》)、“不经意造作”(刘辰翁《王孟诗评》),此诗将这种清淡闲远的风格体现得最为突出: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诗约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前后,因诗中有“挂席几千里”之句,表明诗人结束了吴越之行,返回家乡,途中经过庐山,于此演绎出一段不期然之遇。这首诗前两句表明自己多年来四处寻访,都未遇到心中所向往的名山。作这首诗时,诗人经历了赴京赶考进士落第,四处求引荐无门的人生挫折,并有“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疏”(《岁晚归南山》)、“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自洛之越》)的人生感慨,因而诗人开始了泛舟吴越等地的漫游生活。求仕无门,诗人又不愿终老故乡,四处寻访名山便成了孟浩然的心灵寄托。首二句表明作者多年寻访,竟无所获,而这些年的其他一切人事景物,仕途的挫折、旅途的愉快,一概省略,只字不提,仿佛诗人多年来只为寻访名山,孟诗语言的省净于此可见一斑。这也是盛唐诗歌特色。玄宗开元年间的盛唐,国力强盛,众多微族寒士也有仕进之途,所以诗作中多流露出盛唐气象。盛唐气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诗歌中流露出的一种自信精神,这种自信是在国家处于上升时期,诗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如同样是仕途不畅,孟浩然虽也在诗中有上面提到的抱怨牢骚,但随即又在诗中自我消解了。而中唐时期再次落第的孟郊只能满眼含泪地吟出“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落第又落魄的晚唐李山甫只能吟出“独向江边最惆怅,满衣尘土避王侯”(《曲江二首·其一》)的苦涩与悲伤。安史之乱造成了大唐国力的急剧衰落,中晚唐士人的自信没有了,面对挫折也难以自我开解,只能化为长久的忧伤。而身处盛唐时期的孟浩然,在仕途受挫之后,以泛游山水去寻求心灵的超脱。这是个人际遇与时代因素使然,这也无怪乎中晚唐士人将孟浩然视为穷士,如张祜叹道:“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感归》)而将盛唐时期仕途受挫的孟浩然视作与自己一样的困窘穷士,完全颠覆了孟浩然高洁隐士的形象。这是中晚唐诗人以自己的境遇对孟浩然形象的想象,其实身处开元盛世的孟浩然,虽然遭遇仕途的挫折,但时代背景带来的自信并未让其有穷士的感觉,也就不会吟出中晚唐诗人那样凄冷瘦削的悲凉之句。四处寻访名山的孟浩然,依然追寻心中的那一片高远情韵,所以其诗能醇淡飘逸,一片空灵。
紧接着的三、四句,写诗人及至偶然泊舟浔阳城外,第一次见到心之所向的庐山香炉峰。这几句中“几千里”“未逢”“始见”都带有感情色彩,“几千里”“未逢”表明寻访之久,而未能遂愿,或许已生倦怠之感,也为下面的“始见”做铺垫,可以想见初逢庐山香炉峰的欣喜。但孟浩然并没有写刻意的寻访,而是泊船浔阳城外的不期然相遇。在此处于不经意之间,竟能一窥香炉峰的真面目。这四句诗虽如信口直说,却有多处转折,但又令人浑然不觉。第一句写多年来四处寻访名山,似要于第二句引出寻访的成果,交代旅途见闻,却突然轉折,写多年来的一无所获,情绪转入低沉。前两句交代了不期然遇见香炉峰的背景,表明作者好像为这次相遇准备了许多年,在没有遇见之前的人生,仿佛都是虚度了。接下来颔联起句却是平平道出,自己多年寻访,似有疲累之感,今晚刚好泊舟浔阳城外,出语淡然,仿佛没有任何期待,正如多年来寻访无所获,早已经习惯了没有惊喜。第四句却突然转折,以“始见”表现作者初逢香炉峰的激动心情。短短四句,却有三处转折,读之却如口语随意道出,似绝不经意。正如古人所评:“此篇直叙中无数顿接跌宕,悠然入胜”(王谦《碛砂唐诗纂释》)这正是孟浩然诗歌语言的“淡”,但于这平淡地叙述中又能见孟浩然朴素高远的追求。这也是孟浩然诗歌中,后世模仿者难以企及之处。写到此处,按照常理孟浩然或可写夜登庐山,或者次日登上庐山,实现多年来的心愿,再对庐山的景色做一番细致的描写,一篇优秀的纪游诗作就诞生了。但诗人却又就此收住,后半部分绝口不提庐山的实地景色,转而写曾经对庐山的追慕。
已行至无比向往的庐山前,诗人想的是什么呢?并不是马上去登临,而是由眼前云雾缭绕的香炉峰想到自己多年来对他的向往,遥想数百年前的释慧远在此修行悟道、聚徒讲学的情景。第五、六句中,“远公”指东晋释慧远,他曾在庐山“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叠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室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释慧皎《高僧传》)。这应该就是孟浩然所怀的“尘外踪”的具体体现,即一种超出尘外的幽洁高远境界。而这种长期以来的向往,其实产生自读远公传的间接经验,东晋释慧远高风绝尘的行事正与孟浩然的隐逸情怀暗合,这种情怀长期潜藏心底,促使孟浩然四方游历,追寻心中那无法言说的理想。这份理想来自以往阅读的体验,并非来自实际的生活经验,纯是心灵的追求。在此刻,孟浩然摆脱了世俗的人事繁杂,纯任内心的高远情怀指引着自己的行动,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以往追寻的“名山”到底是什么呢?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还是心中的隐逸情怀,抑或是单纯的风景,或许全都包括,或许又仅仅是身心的超脱境界,因为孟浩然也说不清内心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及至远远望见香炉峰,忽然触发了诗人长久潜藏在心底的隐逸情怀,眼前恰逢晋代高僧的隐居处,正是自己长久以来所向往的。理想之所与现实之地在此刻合为一体,正是理想实现的一刻,这也增强了诗歌颔联“始见”的惊喜。这两句是诗歌的颈联,没有沿着颔联写远远望见香炉峰后,想要急切攀登的心情,或是细致的观察,而是就此宕开,转写由读书经验而产生的隐逸情怀,这是该诗的第四次转折。这种情感我们都似曾相识,我们于平时生活中经常有心心念念的愿望,忽于某一日——在经历长久的拼搏期待内心已归于平淡后——心中长久向往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那份激动急切的心情。孟浩然此时的心境也与此类似,长久怀想的庐山就在眼前,马上就能登临,怎能不欣喜。诗人该作何选择,是马上登上香炉峰,将心中的向往落到实处,还是保持着心中的这份神秘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