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拼抢更加激烈,限制区内犯规越来越多,因此,罚篮成为篮球比赛制胜手段之一。在中学生篮球比赛中,罚篮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罚篮命中率直接影响到球队的比赛结果。笔者带领的扬州市新华中学篮球队参加的市直中学篮球联赛中,有两场球的胜利要归功于队员保持了高的罚篮命中率,由于中学生的篮球技战术相差不大,因此,在球场上对运动员的罚篮命中率影响最大的就是队员自身的心理素质。采用分组实验对比法,是为了能在训练和比赛中相互的比较,使实验组的实验效果更显著和具有说服力,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实验措施,使采用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对很多篮球资料的查阅,了解心理素质对中学生篮球比赛中罚篮命中率的重要影响。
一、罚篮时心理素质不稳定的表现及其影晌因素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缺乏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在罚篮时经常出现失误,在罚球时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罚篮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导致罚篮不中;比分落后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造成失误;队友间配合失误时,相互埋怨、指责,相互间产生不信任心理;被对方犯规时情绪波动较大,不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赛;比赛中过分的考虑比赛的结果,想赢怕输,从而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比赛中自己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又不能自我总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要想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罚篮命中率,必须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训练。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注意力已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容易对新颖和独特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同时也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兴奋易于冲动,常为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抑制较薄弱有关。
(二)在比赛中的表现
一是过度兴奋。队员赛前兴奋过早,使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表现为血压生高、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失眠、尿频、急于比赛。虽然信心十足,体力充沛,但由于用力过大、过猛,导致动作变形,难以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二是过度紧张。由于对比赛不能正确认识,对于选手的实力强或是个子高的运动员过度焦虑,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沉默寡言,不积极,不主动,求胜欲望低等。
三、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定义
心理素质就是篮球运动员能够适应训练和比赛并且完成一定的技战术要求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反应。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里过程和本质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的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等各方面运动素质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罚篮命中率起到决定性作用。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的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需要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素质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特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意念训练
意念训练是指大脑对肌肉骨骼的支配而达到对动作的记忆过程,是一种重温和巩固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完成一次罚篮时,就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动作是怎么完成,加强罚篮动作在脑海中的表象,使运动员完成这个动作熟练到机械化的程度。
(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由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所以在进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时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中运动员罚篮时进行噪音和灯光的干扰,使运动员不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适应比赛场环境的干涉,专注于自己的罚篮动作
(三)抵抗干扰能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中罚篮时一般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如现场的噪音、灯光等,以及由于自身的体力的下降或是呼吸的急促不稳等,都易造成运动员的罚篮动作变形导致罚篮不中,要求运动员在罚篮时充分利用罚篮的5秒钟,进行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调节,聚精会神做好投篮动作,提高罚篮命中率。
(四)自我暗示的训练
自我暗示是达到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的重复一定的语句或口诀来实现的,罚篮是可以默念:“我开始镇静了”、“我很安静”、“我相信自己能罚中"、“我感到非常的镇定”、“我注意力很集中”、“我肯定能罚中”等等一些肯定的句子,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防止出现不良情绪,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罚篮命中率。
(五)模拟比赛训练法
在训练课的教学比赛中, 当双方比分相持的情况下教练员突然宣布停止比赛, 并指定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罚球,并由此来决定双方比赛的胜负,而且要对胜负有一定的奖惩,如果要求负方所有的运动员围绕着球场快跑两圈,这种训练会在運动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而且具有竞赛的紧张气氛, 通过有意识地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可以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心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在实战中的罚球命中率。
五、小结
通过扬州市市直中学篮球联赛的验证,在训练和比赛中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的提高都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激烈、比分相差不大的比赛时段或是重要的比赛场次,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更是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罚篮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十分的可行和必要的。罚球训练应当像其他技术训练一样,必须讲究科学性。教练员要根据中学生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技术特点,结合训练和比赛的规律,总结出有效的罚球心理训练手段,提高中学生的罚篮命中率。
参考文献:
[1]王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04
[2]窦魁.浅谈心理素质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J].华章,2012.3
[3]马如峰.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训练建议[J].科技资讯,2010.10
作者简介:
郝平,男,1987年2月,籍贯:江苏扬州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篮球运动与训练
一、罚篮时心理素质不稳定的表现及其影晌因素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缺乏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在罚篮时经常出现失误,在罚球时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罚篮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导致罚篮不中;比分落后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造成失误;队友间配合失误时,相互埋怨、指责,相互间产生不信任心理;被对方犯规时情绪波动较大,不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赛;比赛中过分的考虑比赛的结果,想赢怕输,从而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比赛中自己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又不能自我总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要想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罚篮命中率,必须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训练。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注意力已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容易对新颖和独特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同时也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兴奋易于冲动,常为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抑制较薄弱有关。
(二)在比赛中的表现
一是过度兴奋。队员赛前兴奋过早,使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表现为血压生高、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失眠、尿频、急于比赛。虽然信心十足,体力充沛,但由于用力过大、过猛,导致动作变形,难以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二是过度紧张。由于对比赛不能正确认识,对于选手的实力强或是个子高的运动员过度焦虑,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沉默寡言,不积极,不主动,求胜欲望低等。
三、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定义
心理素质就是篮球运动员能够适应训练和比赛并且完成一定的技战术要求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反应。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里过程和本质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的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等各方面运动素质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罚篮命中率起到决定性作用。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的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需要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素质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特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意念训练
意念训练是指大脑对肌肉骨骼的支配而达到对动作的记忆过程,是一种重温和巩固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完成一次罚篮时,就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动作是怎么完成,加强罚篮动作在脑海中的表象,使运动员完成这个动作熟练到机械化的程度。
(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由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所以在进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时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中运动员罚篮时进行噪音和灯光的干扰,使运动员不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适应比赛场环境的干涉,专注于自己的罚篮动作
(三)抵抗干扰能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中罚篮时一般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如现场的噪音、灯光等,以及由于自身的体力的下降或是呼吸的急促不稳等,都易造成运动员的罚篮动作变形导致罚篮不中,要求运动员在罚篮时充分利用罚篮的5秒钟,进行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调节,聚精会神做好投篮动作,提高罚篮命中率。
(四)自我暗示的训练
自我暗示是达到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的重复一定的语句或口诀来实现的,罚篮是可以默念:“我开始镇静了”、“我很安静”、“我相信自己能罚中"、“我感到非常的镇定”、“我注意力很集中”、“我肯定能罚中”等等一些肯定的句子,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防止出现不良情绪,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罚篮命中率。
(五)模拟比赛训练法
在训练课的教学比赛中, 当双方比分相持的情况下教练员突然宣布停止比赛, 并指定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罚球,并由此来决定双方比赛的胜负,而且要对胜负有一定的奖惩,如果要求负方所有的运动员围绕着球场快跑两圈,这种训练会在運动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而且具有竞赛的紧张气氛, 通过有意识地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可以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心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在实战中的罚球命中率。
五、小结
通过扬州市市直中学篮球联赛的验证,在训练和比赛中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的提高都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激烈、比分相差不大的比赛时段或是重要的比赛场次,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更是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罚篮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十分的可行和必要的。罚球训练应当像其他技术训练一样,必须讲究科学性。教练员要根据中学生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技术特点,结合训练和比赛的规律,总结出有效的罚球心理训练手段,提高中学生的罚篮命中率。
参考文献:
[1]王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04
[2]窦魁.浅谈心理素质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J].华章,2012.3
[3]马如峰.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训练建议[J].科技资讯,2010.10
作者简介:
郝平,男,1987年2月,籍贯:江苏扬州 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篮球运动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