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
结果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