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 兴趣 ; 朗读 ; 知识迁移 ; 潜移默化
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尤为重要,然而面对文言文的学习现状是学生是兴趣不浓,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让初中学生喜爱文言文,教师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注重形式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潜能,作为语文老师重视这点尤为重要,再加上文言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更应注意变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以《木兰诗》为例,因為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充满传奇色彩,先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花木兰的故事以后,再理解《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会轻松许多,特别是背诵时会感到倍加亲切。
2.以成语和名句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如“三顾茅庐” “妄自菲薄”一鼓作气”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引领学习《隆中对》、《出师表》及《曹刿论战》。以名句引出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学习《醉翁亭记》趣味,正是这些有趣的成语名句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
4.用插图或多媒体画面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如教《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莲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莲的外形,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
二、注重朗读 读出神韵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两点:
1.读顺 读准 读懂
读顺 要求在停顿方面基本符合汉语语句的结构特点,能够清楚地表情达意。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而我们现在接触的文言文其标点多为后人所加,还有句子的意义停顿是难点,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就应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停顿准确了,就不至于产生歧义,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
读准 是指读音要正确。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还有通假字应该读它的本字音,学生最容易读错,如《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与”应该读ju而不读yu。
读懂 主要是指通过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及语言风格。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读虽然是感官的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读”与“思”也就紧密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础,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读出神韵
读出神韵 是指通过读表达出文学作品深沉的内在美。文言文蕴含爱国精神、传统美德、哲学睿智以及意境、情趣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读时必须表现的,如教《醉翁亭记》我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熟悉的景色进行联想,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体验作者生动的描绘给人带来的美感,这样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读好了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会产生认识的飞跃。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质疑探究意识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 文言文言简意赅,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 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是文言文教学收效好的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 重视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教学文言文,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环境中继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我指导学生不断地从课外学习文言经典,还把课内学到的内容尽量运用到课外,遵循“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总之,文言文是“古”文但要用“新”的观念来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角,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学生学“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叶圣陶文集》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行知学校 476000)
关键词:文言文 ; 兴趣 ; 朗读 ; 知识迁移 ; 潜移默化
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尤为重要,然而面对文言文的学习现状是学生是兴趣不浓,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让初中学生喜爱文言文,教师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注重形式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潜能,作为语文老师重视这点尤为重要,再加上文言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更应注意变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以《木兰诗》为例,因為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充满传奇色彩,先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花木兰的故事以后,再理解《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会轻松许多,特别是背诵时会感到倍加亲切。
2.以成语和名句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如“三顾茅庐” “妄自菲薄”一鼓作气”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引领学习《隆中对》、《出师表》及《曹刿论战》。以名句引出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学习《醉翁亭记》趣味,正是这些有趣的成语名句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
4.用插图或多媒体画面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如教《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莲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莲的外形,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
二、注重朗读 读出神韵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两点:
1.读顺 读准 读懂
读顺 要求在停顿方面基本符合汉语语句的结构特点,能够清楚地表情达意。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而我们现在接触的文言文其标点多为后人所加,还有句子的意义停顿是难点,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就应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停顿准确了,就不至于产生歧义,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
读准 是指读音要正确。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还有通假字应该读它的本字音,学生最容易读错,如《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与”应该读ju而不读yu。
读懂 主要是指通过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及语言风格。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读虽然是感官的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读”与“思”也就紧密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础,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读出神韵
读出神韵 是指通过读表达出文学作品深沉的内在美。文言文蕴含爱国精神、传统美德、哲学睿智以及意境、情趣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读时必须表现的,如教《醉翁亭记》我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熟悉的景色进行联想,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体验作者生动的描绘给人带来的美感,这样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读好了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会产生认识的飞跃。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质疑探究意识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 文言文言简意赅,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 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是文言文教学收效好的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 重视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教学文言文,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环境中继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我指导学生不断地从课外学习文言经典,还把课内学到的内容尽量运用到课外,遵循“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总之,文言文是“古”文但要用“新”的观念来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角,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学生学“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叶圣陶文集》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行知学校 4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