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重课前设计,课后反思,而在课堂中则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仅仅交给学生一些知识点,这样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也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本文在高中化学教学基础上,从教师出发来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都在积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给学生减负,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不同的教师对此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将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导学的“授人以渔”的自住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益终生。
1 强化学生独立学习
(1)课前预习做好准备。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很适合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浓硫酸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书的教学目的:把握浓硫酸的性质,理解其强氧化性的含义、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
(2)课堂设计问题提问。因为化学课程内容条理,所以教师只要抓住每节课程的主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问题,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独立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浓硫酸的性质用途时,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头:“大家都知道浓硫酸是一种很危险的溶液,我们都听过它可以毁容甚至致人死命的故事,那么浓硫酸伤人是源于它的什么性质呢?”用同学们熟知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再加以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现象、结果,都可以设计成问题,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然后回答,这样就把枯燥的化学性质教学变成了有意义的学生自主探索。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3)留出时间课堂完成作业题。如果能在每节课中留出几分钟时间精选几道作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由于时间有限,会全神贯注。这样还能使教师更客观、更具体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实效,而不再是想当然的教学结果。在学生进行独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就有时间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作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集中授课时难以顾及的学生,教师就能利用这一时间段给以个别帮助。
2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全班学生的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组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当不通的角色,这样既能保证全员参与,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还可以设计有两个或者多个小组研究同意问题,这样小组间又可以展开竞争,利于组员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如在学生实验课中,就可以很好地实行分组,每组四到五个成员,组长负责协调同学,组员中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动手操作,有的负责观察记录,有的负责最后总结发言。每个学生的特点是不同的,当分配给他们统一的任务时,自然有积极参与的,也有消极懈怠的,但是如果能根据每个同学自身特点分配给他适合自己的任务时,大家分工合作,每个同学都不会落后了。
(2)教师适时引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很适合分组学习。在学生分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略。教师要能够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方案,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合作探究。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教师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并在学生收集的材料中取出有价值的数据或者现象,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3)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内部讨论,一种是小组间的讨论互评。学生在自学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组长把每个同学的问题收集起来,在小组内部开展讨论,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小组中后进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及小组中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这样,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教,最终共同达到目标。在各小组都完成任务后,由发言人汇报该小组的完成结果以及提出自己小组无法解决的难题,由教师组织,各小组都可以派出发言人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互相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互评优缺点。使得同学们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探索精神也在逐渐增强。
3 教师地位的转变
(1)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新课改强调课堂模式的转变,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改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9页)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自己的地位。教师的作用由“讲”改为“导”,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共处,创设和谐融洽的民主课堂氛围。例如,课堂上,教师讲解10—15分钟,其余时间留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可以分小组讨论,或者安排学生面对面就坐,好生差生搭配,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从对方的思路中得到启发,而教师则走下讲台,在小组中巡回指导。
(2)课前积极进行课题探究。教师课堂地位的转变,需要教师备课方式的转变。以前的课堂全部由教师独霸,教案需要写的详细具体,有的教师甚至四十五分钟也讲不完,还要拖堂。当教师讲解的时间压缩后,就要去繁就简了,而且要主题鲜明,课堂主线要抓得准,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引向高阶,这写努力都需要课前来完成。例如,将原来的单独备课方式更改为集体研究,教师分头备课,互相交流探讨,思路共享,资源共享,但是还要避免有个别教师不努力,拿别人的成果照本宣科,所以还要把积极探究课题的任务分配下去,每个教师在完成选题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流讨论。
(3)做好课后总结,实行学生评课和教师互评。一堂课完成之后,预期的效果有没有达到,有没有出现意外的收获,这对以后的教学都是很重要的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后工作,积极反思,多总结。还可以通过学生评课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了解这堂课的成败,要求学生评课不仅仅可以指出一些教师课堂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可谓一举两得。在公开课后,学校组织教师互相评教,这是很多学校采取的方式,这样可以把大家的智慧汇总起来,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在给出别人评价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很不错的互相促进进步的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由很多具体的小细节体现出来的。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摆正教学思路、规范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新的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要想引导好一堂课是不容易的,要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而不是教给他们某些知识点是更不容易的。高中化学课基于它的实验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上有其独特的方式。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起学生的探究精神,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旭东.课堂中,学生的独立作业不应淡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2]吴丽萍.聚焦普通高中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山西教育,2008.12.
[3]白成旭.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
[4]余莺.浅谈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课程辅导,2009.5.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都在积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给学生减负,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不同的教师对此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将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导学的“授人以渔”的自住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益终生。
1 强化学生独立学习
(1)课前预习做好准备。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很适合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浓硫酸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书的教学目的:把握浓硫酸的性质,理解其强氧化性的含义、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
(2)课堂设计问题提问。因为化学课程内容条理,所以教师只要抓住每节课程的主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问题,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独立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浓硫酸的性质用途时,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头:“大家都知道浓硫酸是一种很危险的溶液,我们都听过它可以毁容甚至致人死命的故事,那么浓硫酸伤人是源于它的什么性质呢?”用同学们熟知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再加以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现象、结果,都可以设计成问题,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然后回答,这样就把枯燥的化学性质教学变成了有意义的学生自主探索。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3)留出时间课堂完成作业题。如果能在每节课中留出几分钟时间精选几道作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由于时间有限,会全神贯注。这样还能使教师更客观、更具体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实效,而不再是想当然的教学结果。在学生进行独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就有时间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作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集中授课时难以顾及的学生,教师就能利用这一时间段给以个别帮助。
2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全班学生的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组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当不通的角色,这样既能保证全员参与,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还可以设计有两个或者多个小组研究同意问题,这样小组间又可以展开竞争,利于组员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如在学生实验课中,就可以很好地实行分组,每组四到五个成员,组长负责协调同学,组员中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动手操作,有的负责观察记录,有的负责最后总结发言。每个学生的特点是不同的,当分配给他们统一的任务时,自然有积极参与的,也有消极懈怠的,但是如果能根据每个同学自身特点分配给他适合自己的任务时,大家分工合作,每个同学都不会落后了。
(2)教师适时引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很适合分组学习。在学生分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略。教师要能够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方案,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合作探究。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教师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并在学生收集的材料中取出有价值的数据或者现象,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3)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内部讨论,一种是小组间的讨论互评。学生在自学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组长把每个同学的问题收集起来,在小组内部开展讨论,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小组中后进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及小组中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这样,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教,最终共同达到目标。在各小组都完成任务后,由发言人汇报该小组的完成结果以及提出自己小组无法解决的难题,由教师组织,各小组都可以派出发言人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互相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互评优缺点。使得同学们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探索精神也在逐渐增强。
3 教师地位的转变
(1)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新课改强调课堂模式的转变,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改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9页)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自己的地位。教师的作用由“讲”改为“导”,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共处,创设和谐融洽的民主课堂氛围。例如,课堂上,教师讲解10—15分钟,其余时间留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可以分小组讨论,或者安排学生面对面就坐,好生差生搭配,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从对方的思路中得到启发,而教师则走下讲台,在小组中巡回指导。
(2)课前积极进行课题探究。教师课堂地位的转变,需要教师备课方式的转变。以前的课堂全部由教师独霸,教案需要写的详细具体,有的教师甚至四十五分钟也讲不完,还要拖堂。当教师讲解的时间压缩后,就要去繁就简了,而且要主题鲜明,课堂主线要抓得准,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引向高阶,这写努力都需要课前来完成。例如,将原来的单独备课方式更改为集体研究,教师分头备课,互相交流探讨,思路共享,资源共享,但是还要避免有个别教师不努力,拿别人的成果照本宣科,所以还要把积极探究课题的任务分配下去,每个教师在完成选题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流讨论。
(3)做好课后总结,实行学生评课和教师互评。一堂课完成之后,预期的效果有没有达到,有没有出现意外的收获,这对以后的教学都是很重要的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后工作,积极反思,多总结。还可以通过学生评课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了解这堂课的成败,要求学生评课不仅仅可以指出一些教师课堂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可谓一举两得。在公开课后,学校组织教师互相评教,这是很多学校采取的方式,这样可以把大家的智慧汇总起来,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在给出别人评价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很不错的互相促进进步的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由很多具体的小细节体现出来的。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摆正教学思路、规范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新的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要想引导好一堂课是不容易的,要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而不是教给他们某些知识点是更不容易的。高中化学课基于它的实验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上有其独特的方式。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起学生的探究精神,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旭东.课堂中,学生的独立作业不应淡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2]吴丽萍.聚焦普通高中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山西教育,2008.12.
[3]白成旭.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
[4]余莺.浅谈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课程辅导,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