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包涵体肌病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是一组以胞核和(或)胞浆内管丝状包涵体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自1971年Yunis等提出本病后,国内及国外对于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了总结,以增加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
其他文献
自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为广播电视台以来,广播电视台的职能将更为综合,涉及的方面将更为广泛,这就需要各地建立属于自己的记者站,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反映新闻事实。虽然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6.羟基多巴(6一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黑质纹状体系统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神经生化学和组织学两组,各组分为:(1)正
胼胝体病变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通过1例以头晕、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的胼胝体梗死患者来例证,并讨论胼胝体梗死的一些表现,提高对胼胝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37(Cx37)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2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C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对癫痫大鼠海马中XIAP、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癫痫组(PTZ组)和绿茶多酚组(GTPs组)。
NDIS是用于规范操作系统中通信协议程序和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相互通信的中间层驱动,利用NDIS开发包可将网卡设置为由专听模式改为混杂模式来捕获网络上的所有报文。通过捕获并
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本文针对英语课堂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例1,女,18岁,主因先天单纯腭裂入VI腔科手术治疗,术后6d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发作性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急请神经内科会诊,立即化验电解质及肾功能、血糖,神经内科会诊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