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前辈们敢于质疑的基础之上,大胆质疑和善于质疑是做学问者的一种可贵品质。有疑才有思,才有创造。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质疑 生疑
古往今来的学者都高度肯定和十分重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欠缺,学生形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题的不良习惯,并且在回答问题时还努力去遵循老师的意图和思路。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着老师团团转。教师仅仅是鼓励学生提问,并没有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大多数学生敢问却不善问,提出的问题要么鸡毛蒜皮,要么不着边际,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整个课堂看似思维活跃,实则是信马由缰,效率低下。到了课外,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
一、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一般学生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用“问题”激发他们的认识冲突。只要能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再循循善诱,对发展他们的智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之间因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辩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驱使他们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二、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
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难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具有示范性,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文时应发现这样的关键问题,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加宽,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创造性想象,这就培养了他们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深刻认识问题的智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三、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敢“疑”,“疑”是思维的动机
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高水平的教师常常为使学生“有疑”而绞尽脑汁,备尝甘苦。要让学生敢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形成一种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风气。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出一种能使学生都善思好问的学习风气。这需要各科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学生乐于探索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觉得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生会疑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具备愿意生疑和能够生疑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以引导,那么,培养学生生疑的能力并非很难。
1.自问生疑
善于生疑的同学多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以只知其“然”而满足,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追根求源。实践表明,学生提出为什么,虽出自一人之口,但反映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向,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如果抓住这类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点燃他们发现问题的导火索,使他们的思路无所羁绊,纵横驰骋。
2.比较生疑
有比较方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别事物间的相同或差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老师先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发现更深更难的问题,然后一起探讨、分析,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对比分析,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由此看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求实生疑
善于生疑的同学总是喜欢咬文嚼字,处处落实,甚至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作 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对喜欢咬文嚼字的同学产生反感。许多的汉语知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意图,可能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的质疑方式更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
“有疑”才“有得”,有疑是有得的开始,是解疑的前提,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结果。大凡能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是真正会自学的学生。古人云:“学者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些话无不透辟地阐明,让学生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极其重要,意义非凡。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质疑 生疑
古往今来的学者都高度肯定和十分重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欠缺,学生形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题的不良习惯,并且在回答问题时还努力去遵循老师的意图和思路。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着老师团团转。教师仅仅是鼓励学生提问,并没有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大多数学生敢问却不善问,提出的问题要么鸡毛蒜皮,要么不着边际,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整个课堂看似思维活跃,实则是信马由缰,效率低下。到了课外,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
一、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一般学生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用“问题”激发他们的认识冲突。只要能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再循循善诱,对发展他们的智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之间因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辩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驱使他们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二、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
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难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具有示范性,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文时应发现这样的关键问题,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加宽,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创造性想象,这就培养了他们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深刻认识问题的智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三、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敢“疑”,“疑”是思维的动机
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高水平的教师常常为使学生“有疑”而绞尽脑汁,备尝甘苦。要让学生敢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形成一种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风气。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出一种能使学生都善思好问的学习风气。这需要各科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学生乐于探索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觉得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生会疑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具备愿意生疑和能够生疑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以引导,那么,培养学生生疑的能力并非很难。
1.自问生疑
善于生疑的同学多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以只知其“然”而满足,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追根求源。实践表明,学生提出为什么,虽出自一人之口,但反映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向,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如果抓住这类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点燃他们发现问题的导火索,使他们的思路无所羁绊,纵横驰骋。
2.比较生疑
有比较方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别事物间的相同或差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老师先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发现更深更难的问题,然后一起探讨、分析,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对比分析,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由此看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求实生疑
善于生疑的同学总是喜欢咬文嚼字,处处落实,甚至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作 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对喜欢咬文嚼字的同学产生反感。许多的汉语知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意图,可能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的质疑方式更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
“有疑”才“有得”,有疑是有得的开始,是解疑的前提,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结果。大凡能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是真正会自学的学生。古人云:“学者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些话无不透辟地阐明,让学生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极其重要,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