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均衡化发展被推到很重要的地位。这项工作目的在于解决日趋严重的地域、学校间教育差异化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大多原来被边缘化的普通学校校园风貌、教育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学校管理者,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普通中学相较于“名校”,失落感仍然很强,“幸福感”仍不足。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光有硬件的改变,如果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就不能判断这项均衡化的工作是有效的。那么,如何提升普通中学师生的“幸福感”呢?
一、让普通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升“幸福感”,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抓手
幸福是生命的源泉。教师只有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才能有工作的兴趣,才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应教师的文化层次和职业特点,我想“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应该说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可是在普通中学,你看到的又是另外一个场景。当名校教师在尽情表演自己的教学手段时,普通中学的老师却在为如何纠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绞尽脑汁。这种从招生开始的差距,造成了越来越远的教学效果差距。
教育均衡化发展无疑是一条解决途径,但光从硬件的角度来改变一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是需要很多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同时,当一个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后,也就预示着他在普通中学执教的时间不长了。在经济社会,光对于年轻一代从精神上谈奉献,似乎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只有经济的激励,也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幸福的,是自己人生的一种追求。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情况是,普通中学的教师难以选择校长,普通中学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教师。其实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重点之一是教师,普通中学的师资配备情况往往不乐观,若干历史的因素造成了学科教师不均衡,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欠佳、年龄老化等,这些都是校长管理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难题。而普通中学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很难完整实现对学生的教导。
二、让普通学校学生真正享受快乐成长,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如何促进普通中学的生源回归,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能让普通中学的老师付出更多努力,而看到的却是教学效果的差距,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自己的学生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在现实情况中,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从名校转入普通中学,原因之一是因为不适应名校的教学与管理;之二是表现不佳,慢慢被班集体挤出;之三是在行为上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以上种种理由迫使他们转学。这些学生是名校的淘汰品,但义务教育不能将他们淘汰,他们的家长只好想办法帮孩子转学,本来这种转学对孩子来说就是打击,而转到普通中学,更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挫败感,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更感觉力不从心。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梦想,当梦想逐步现实时,学习的动力则强;而当自己的梦想实现无望时,他们常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当老师的教育语言与现实的差距增大,教师的说教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增强。每一位教师都努力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学习兴趣培养,希望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像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一样,他们都想自己的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但现实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中无论从家庭情况、父母教育背景等都会相对较差,所以他们也难以感受到家长把自己的学习放第一位的幸福感。
均衡教育工作已经进行几年,各类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设备也有了改善,甚至某些学校的设备并不比名校差。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均衡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但有些学生因自身习惯、家庭教育环境等原因,在学校逐渐培养起来的学习幸福感,周末两天就消失殆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重视和无能力的管理,导致作业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周末没有复习和预习知识等,使他们在进校门时感受到的是学习的压力。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民族的繁荣在教育。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短时间内改变难度太大,但我們必须坚定这样的信念:解决普通中学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必要任务。梁任公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向全中国发出呐喊: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希望教育均衡化工作的推进的力度更加强劲,这是全体普通中学的师生之福,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光有硬件的改变,如果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就不能判断这项均衡化的工作是有效的。那么,如何提升普通中学师生的“幸福感”呢?
一、让普通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升“幸福感”,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抓手
幸福是生命的源泉。教师只有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才能有工作的兴趣,才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应教师的文化层次和职业特点,我想“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应该说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可是在普通中学,你看到的又是另外一个场景。当名校教师在尽情表演自己的教学手段时,普通中学的老师却在为如何纠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绞尽脑汁。这种从招生开始的差距,造成了越来越远的教学效果差距。
教育均衡化发展无疑是一条解决途径,但光从硬件的角度来改变一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是需要很多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同时,当一个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后,也就预示着他在普通中学执教的时间不长了。在经济社会,光对于年轻一代从精神上谈奉献,似乎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只有经济的激励,也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幸福的,是自己人生的一种追求。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情况是,普通中学的教师难以选择校长,普通中学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教师。其实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重点之一是教师,普通中学的师资配备情况往往不乐观,若干历史的因素造成了学科教师不均衡,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欠佳、年龄老化等,这些都是校长管理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难题。而普通中学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很难完整实现对学生的教导。
二、让普通学校学生真正享受快乐成长,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如何促进普通中学的生源回归,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能让普通中学的老师付出更多努力,而看到的却是教学效果的差距,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自己的学生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在现实情况中,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从名校转入普通中学,原因之一是因为不适应名校的教学与管理;之二是表现不佳,慢慢被班集体挤出;之三是在行为上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以上种种理由迫使他们转学。这些学生是名校的淘汰品,但义务教育不能将他们淘汰,他们的家长只好想办法帮孩子转学,本来这种转学对孩子来说就是打击,而转到普通中学,更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挫败感,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更感觉力不从心。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梦想,当梦想逐步现实时,学习的动力则强;而当自己的梦想实现无望时,他们常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当老师的教育语言与现实的差距增大,教师的说教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增强。每一位教师都努力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学习兴趣培养,希望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像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一样,他们都想自己的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但现实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中无论从家庭情况、父母教育背景等都会相对较差,所以他们也难以感受到家长把自己的学习放第一位的幸福感。
均衡教育工作已经进行几年,各类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设备也有了改善,甚至某些学校的设备并不比名校差。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均衡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但有些学生因自身习惯、家庭教育环境等原因,在学校逐渐培养起来的学习幸福感,周末两天就消失殆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重视和无能力的管理,导致作业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周末没有复习和预习知识等,使他们在进校门时感受到的是学习的压力。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民族的繁荣在教育。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短时间内改变难度太大,但我們必须坚定这样的信念:解决普通中学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必要任务。梁任公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向全中国发出呐喊: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希望教育均衡化工作的推进的力度更加强劲,这是全体普通中学的师生之福,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