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活动。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面对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意义,要求,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深刻理解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在学习完《中国石拱桥》后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说不尽的桥”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查找各地有名的桥,并把你查到的各种桥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小档案,内容包括:修建时间、地理位置、主要数据、作用与意义、建造者等。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如学生在“成长的烦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自己周围的成年人,如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等,了解一下他们在少年时期曾经有过怎样的烦恼,当时是怎么对待的,现在又如何重新审视的,等等。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学习成果,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1.4 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更开放更多元,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道理、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学生学完《月亮上的足迹》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语文实践活动时,他们所需的数据、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整合完成自己小组的学习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2.1 在实践活动中经常探索。
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材上和课程标准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评价标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答案或模式,导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应该关注“过程与方法”。
2.2 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
和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课本作参照,学起来很少走弯路,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语文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犯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的结果。
2.3 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
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就如学生对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不可能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对学校绿化、美化的设计,也并非承担学校的绿化任务,这种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体验。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方法
3.1 采用体验性的方法。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它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地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3.2 采用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要以学习和研究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主要可应用这一方法。通过这一法,可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可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接受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活动。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意义,要求,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深刻理解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在学习完《中国石拱桥》后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说不尽的桥”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查找各地有名的桥,并把你查到的各种桥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小档案,内容包括:修建时间、地理位置、主要数据、作用与意义、建造者等。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如学生在“成长的烦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自己周围的成年人,如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等,了解一下他们在少年时期曾经有过怎样的烦恼,当时是怎么对待的,现在又如何重新审视的,等等。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学习成果,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1.4 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更开放更多元,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道理、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学生学完《月亮上的足迹》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语文实践活动时,他们所需的数据、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整合完成自己小组的学习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2.1 在实践活动中经常探索。
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材上和课程标准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评价标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答案或模式,导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应该关注“过程与方法”。
2.2 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
和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课本作参照,学起来很少走弯路,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语文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犯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的结果。
2.3 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
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就如学生对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不可能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对学校绿化、美化的设计,也并非承担学校的绿化任务,这种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体验。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方法
3.1 采用体验性的方法。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它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地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3.2 采用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要以学习和研究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主要可应用这一方法。通过这一法,可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可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接受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活动。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