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教改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在活动中,巧引电视节目模式,将课堂变成快乐的“舞台”,将学生变成“舞台”上的“表演者”,师能乐中教,生能乐中学,从而构建活泼、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学生怎能不喜爱?
关键词:问;说;播;探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体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尤其是研究“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络、生活的气息,营造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喜爱上口语交际课呢?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搭建这样的平台呢?近些年来,我巧妙将一些电视节目模式引用进课堂,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共三个字:即“问”“说”“播”。
一、问——巧引《开心辞典》进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老师问、学生答”,甚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以至于很多人习惯性认为“问的权利”在老师的手里,学生只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步伐走。因此,成功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他们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声问出来。
为此,我引用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模式,在课堂上创设民主问答环节;要求担当“主持人”的学生,说话时语言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注意场合、对象、表情、手势等。我将学生分成四个队:A队由学生组成,班长带队;B队可由老师带领;C队与D队分别给A队、B队的回答作记录,以便作评价依据。并对提问方与答辩方提出相关要求。课前,两队先集体“备课”,设计好题目;课上,第一轮先由A队提问,B队回答;第二轮反之。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双方对阵时,老师的表现非常关键,不能回答得太完美,要留下漏洞,给学生“可乘之机”,有时还要“甘拜下风”,把信心留给学生。
在八年级上册以《范进中举后》为主题的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并制作成题卡。题卡内容如下:①范进为什么要参加科举考试呢?难道非参加不可吗?②现在的高考与过去的科举考试一样吗?为什么?等等。
主持人手持题卡站在台上宣布完竞赛规则后,先让A队抽题签,然后再轮B队。如果A队提问,B队成员就轮番上阵,常常用接力式回答对方的质问,场面非常热烈。C队和D队成员也忙个不停,给A、B两队作记录。最后,老师让主持角色的学生,组织同学们根据C、D队的记录对A和B队进行评价,看哪队获胜。实践证明,上《开心辞典》课学生既开心,又掌握了知识。因为要“备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民主的问答形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开心辞典》节目模式的引进,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了“开心课堂”。
二、说——巧用《实话实说》进课堂
现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思维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如何将学生爱发表观点的“传统劣势”转变为当今课堂上的“现代优势”呢?我将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引进了课堂,搭建师生间的“聊天吧”,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交流的谈话氛围。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袒露心扉,可以民主、平等地与老师聊有关学习、生活的话题。
老师无疑是“聊天课”的核心,如何上好“聊天课”,老师需注意几点:(1)设计学生关心的话题。(2)多出点子。(3)要善于掌控场面。(4)要尊重学生。记得在上《我爱我家》这节口语课时,我感到现在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让学生们感到烦恼和困惑。于是我顺藤摸瓜,有的放矢地围绕家庭关系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说现象“为什么不爱跟爸妈说话?”等。其次,说出原因。再者,提出恰当建议。“聊天课”上,学生们的热情相当高,发言踊跃,把心里话都抖出来了。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了,大家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说:“上这样的课感触颇多,很多问题理解了、想通了,心情也舒畅了,这种形式的课真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三、播——妙用《新闻联播》进课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推崇的求知境界。导致很多学生也认为“天下大事与己无关”。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将《新闻联播》节目引进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关心时事。通常情况下,我会把“新闻联播”的时间选择在预备铃后三分钟进行,让事先准备好的男女两位主播上台,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几天国际、国内和地方重大时事政治。因此,老师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影响重大,特别是发生在身边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新闻,尽量引起学生的关注。
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比如,中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试验是什么时间,是从什么海港出发?等。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新闻联播”节目由学生轮流主持,从未间断过,学生们养成了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视野扩大了,学习更有劲了。这样,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看、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了。
教学创新永无止境,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节目不断,精彩无限。只要我们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课堂成为快乐的“舞台”,学生成为“主角”,当代初中生焉能不喜欢上语文口语交际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姜四清.教学探究.知与行河源日报,20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中学)
关键词:问;说;播;探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体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尤其是研究“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络、生活的气息,营造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喜爱上口语交际课呢?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搭建这样的平台呢?近些年来,我巧妙将一些电视节目模式引用进课堂,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共三个字:即“问”“说”“播”。
一、问——巧引《开心辞典》进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老师问、学生答”,甚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以至于很多人习惯性认为“问的权利”在老师的手里,学生只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步伐走。因此,成功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他们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声问出来。
为此,我引用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模式,在课堂上创设民主问答环节;要求担当“主持人”的学生,说话时语言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注意场合、对象、表情、手势等。我将学生分成四个队:A队由学生组成,班长带队;B队可由老师带领;C队与D队分别给A队、B队的回答作记录,以便作评价依据。并对提问方与答辩方提出相关要求。课前,两队先集体“备课”,设计好题目;课上,第一轮先由A队提问,B队回答;第二轮反之。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双方对阵时,老师的表现非常关键,不能回答得太完美,要留下漏洞,给学生“可乘之机”,有时还要“甘拜下风”,把信心留给学生。
在八年级上册以《范进中举后》为主题的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并制作成题卡。题卡内容如下:①范进为什么要参加科举考试呢?难道非参加不可吗?②现在的高考与过去的科举考试一样吗?为什么?等等。
主持人手持题卡站在台上宣布完竞赛规则后,先让A队抽题签,然后再轮B队。如果A队提问,B队成员就轮番上阵,常常用接力式回答对方的质问,场面非常热烈。C队和D队成员也忙个不停,给A、B两队作记录。最后,老师让主持角色的学生,组织同学们根据C、D队的记录对A和B队进行评价,看哪队获胜。实践证明,上《开心辞典》课学生既开心,又掌握了知识。因为要“备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民主的问答形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开心辞典》节目模式的引进,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了“开心课堂”。
二、说——巧用《实话实说》进课堂
现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思维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如何将学生爱发表观点的“传统劣势”转变为当今课堂上的“现代优势”呢?我将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引进了课堂,搭建师生间的“聊天吧”,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交流的谈话氛围。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袒露心扉,可以民主、平等地与老师聊有关学习、生活的话题。
老师无疑是“聊天课”的核心,如何上好“聊天课”,老师需注意几点:(1)设计学生关心的话题。(2)多出点子。(3)要善于掌控场面。(4)要尊重学生。记得在上《我爱我家》这节口语课时,我感到现在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让学生们感到烦恼和困惑。于是我顺藤摸瓜,有的放矢地围绕家庭关系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说现象“为什么不爱跟爸妈说话?”等。其次,说出原因。再者,提出恰当建议。“聊天课”上,学生们的热情相当高,发言踊跃,把心里话都抖出来了。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了,大家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说:“上这样的课感触颇多,很多问题理解了、想通了,心情也舒畅了,这种形式的课真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三、播——妙用《新闻联播》进课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推崇的求知境界。导致很多学生也认为“天下大事与己无关”。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将《新闻联播》节目引进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关心时事。通常情况下,我会把“新闻联播”的时间选择在预备铃后三分钟进行,让事先准备好的男女两位主播上台,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几天国际、国内和地方重大时事政治。因此,老师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影响重大,特别是发生在身边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新闻,尽量引起学生的关注。
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比如,中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试验是什么时间,是从什么海港出发?等。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新闻联播”节目由学生轮流主持,从未间断过,学生们养成了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视野扩大了,学习更有劲了。这样,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看、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了。
教学创新永无止境,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节目不断,精彩无限。只要我们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课堂成为快乐的“舞台”,学生成为“主角”,当代初中生焉能不喜欢上语文口语交际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姜四清.教学探究.知与行河源日报,20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