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是中国多难兴邦的一年,雪灾、地震、洪水、台风……在自然灾害面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下,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守护生命显得何等重要。为此,教育部下文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了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开学第一课》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一堂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结构。这不仅是给孩子们上了必要的一课,也是全民都要补上的“一堂课”。它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精神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会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创举与奇迹,是世界教育史上用国家形式组织的同一时间内参加人数最多的生命教育,体现了一个大国“生命至上”的人本关心、人本关怀、人本关爱。
一、生命教育的三大主题: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激扬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应该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激扬生命。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在变革的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生存方式急剧嬗变,一些青少年陷入精神迷茫和生存意义危机,珍爱生命就是在这时去培养他(她)们良好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就是要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提高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激扬生命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弘扬生命的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激活生命的要素,提升生命的事业,最大限度地激扬生命的个性和实现生命的个体与社会价值。
二、生命教育的三个主要内容:传统文化生命教育、自我生命教育、安全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提出,经过近40年世界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大胆实践,已进入一个从认识自然生命到认识社会生命,从珍爱生命到理解、认识、创造生命的新的生命教育阶段,其中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蕴藏其间的本土生命教育资源,从认识自己开展自我生命教育,从认识自然和社会开展安全生命教育已成为生命教育的三个主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生命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本土资源。例如道家老子“无为而治”,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儒家孔子的“仁者爱人”,教育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孟子的“民贵君轻”;佛家的“慈悲为本、要求不杀生”等等思想观点都是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也不乏先人凭着聪明才智战胜自然灾害,守护生命的典范。秦始皇修长城保护中原人民免遭游牧民族的杀戮,而且为以后的汉、明等封建王朝所效仿;灵渠、都江堰、郑国渠、大运河等是中华民族战胜洪涝灾害的智慧结晶;张衡发明地动仪,说明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地震灾害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保护生命的思想升华。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应该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把人的自然生命提升到社会生命上来认识,把生命个体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生命个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创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生命教育模式。
自我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本源内容。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如何引导学生对自我生命进行认识与了解呢?可以通过自然与生物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命从哪里来,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生殖及生殖的意义,了解生物的生命循环;通过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日、成人礼、婚礼、葬礼等各种礼仪活动中了了解礼仪的内容,认识礼仪的文化价值与意义;通过法律与道德层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生死、成长的权利及法律与道德责任;通过文学与艺术层面、哲学与宗教层面让学生认识生命与死亡的内涵,了解什么是生死观、什么是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
防御各种风险与灾害,安全与健康的生活则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基础性、常规性内容。
一是教育学生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包括雪灾、地震、洪水、台风、矿难、泥石流、雷电、海啸、火灾、流行疾病、沙尘暴等,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特点,让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在灾害来临时应对自如,守护自己的生命。
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诸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运动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居家安全等及心理健康的咨询与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常识与预防技巧,在各种安全事故到来时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珍惜与爱护生命。
三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激扬生命,使生命的个性得到张扬,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生命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三、生命教育的四种形式:心理生命教育、学科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生命教育简单的等同于心理教育,事实证明这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还必须与其它学科、课程、活动紧密结合。
一是心理生命教育。在应对心理问题、自杀问题时,心理咨询、心理学有一定缺陷,但并不影响心理教育唤起生命、拯救生命的功能。因此,学校应成立校园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与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控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是针对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要进行“意义治疗”,唤起患者对生命的尊严感和对生命的责任感。
二是学科生命教育。学科生命教育就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相应的知识点,挖掘学科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在讲授知识的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比如在历史课,教师可以讲述自然灾害史,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次数、特征及古代预防的经验;在地理课,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防御地震、洪水、台风、雷电、海啸、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守护自己生命;在体育课,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动安全;在物理课,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用电安全、机械安全;等等。
三是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就是为生命教育专门编写教材,开设专门的课程。比如台湾在课程生命教育方面就积累了许多经验,编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材,在高中阶段推出了《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決样》《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技伦理》《人格統整与灵性发展》等八门生命教育选修课程。课程生命教育的特点是自成一个体系,针对性强,教育的功能更凸显。
四是活动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就是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教育与启迪,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如组织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帮扶和到贫困地区开工社会调查,使学生更加懂得生活的难辛,珍惜自身的生活与生命。
(作者单位: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
一、生命教育的三大主题: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激扬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应该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激扬生命。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在变革的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生存方式急剧嬗变,一些青少年陷入精神迷茫和生存意义危机,珍爱生命就是在这时去培养他(她)们良好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就是要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提高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激扬生命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弘扬生命的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激活生命的要素,提升生命的事业,最大限度地激扬生命的个性和实现生命的个体与社会价值。
二、生命教育的三个主要内容:传统文化生命教育、自我生命教育、安全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提出,经过近40年世界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大胆实践,已进入一个从认识自然生命到认识社会生命,从珍爱生命到理解、认识、创造生命的新的生命教育阶段,其中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蕴藏其间的本土生命教育资源,从认识自己开展自我生命教育,从认识自然和社会开展安全生命教育已成为生命教育的三个主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生命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本土资源。例如道家老子“无为而治”,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儒家孔子的“仁者爱人”,教育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孟子的“民贵君轻”;佛家的“慈悲为本、要求不杀生”等等思想观点都是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也不乏先人凭着聪明才智战胜自然灾害,守护生命的典范。秦始皇修长城保护中原人民免遭游牧民族的杀戮,而且为以后的汉、明等封建王朝所效仿;灵渠、都江堰、郑国渠、大运河等是中华民族战胜洪涝灾害的智慧结晶;张衡发明地动仪,说明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地震灾害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保护生命的思想升华。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应该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把人的自然生命提升到社会生命上来认识,把生命个体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生命个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创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生命教育模式。
自我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本源内容。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如何引导学生对自我生命进行认识与了解呢?可以通过自然与生物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命从哪里来,了解生命的历程,认识生殖及生殖的意义,了解生物的生命循环;通过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日、成人礼、婚礼、葬礼等各种礼仪活动中了了解礼仪的内容,认识礼仪的文化价值与意义;通过法律与道德层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生死、成长的权利及法律与道德责任;通过文学与艺术层面、哲学与宗教层面让学生认识生命与死亡的内涵,了解什么是生死观、什么是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
防御各种风险与灾害,安全与健康的生活则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基础性、常规性内容。
一是教育学生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包括雪灾、地震、洪水、台风、矿难、泥石流、雷电、海啸、火灾、流行疾病、沙尘暴等,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特点,让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在灾害来临时应对自如,守护自己的生命。
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诸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运动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居家安全等及心理健康的咨询与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常识与预防技巧,在各种安全事故到来时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珍惜与爱护生命。
三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激扬生命,使生命的个性得到张扬,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生命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三、生命教育的四种形式:心理生命教育、学科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生命教育简单的等同于心理教育,事实证明这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还必须与其它学科、课程、活动紧密结合。
一是心理生命教育。在应对心理问题、自杀问题时,心理咨询、心理学有一定缺陷,但并不影响心理教育唤起生命、拯救生命的功能。因此,学校应成立校园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与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控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是针对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要进行“意义治疗”,唤起患者对生命的尊严感和对生命的责任感。
二是学科生命教育。学科生命教育就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相应的知识点,挖掘学科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在讲授知识的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比如在历史课,教师可以讲述自然灾害史,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次数、特征及古代预防的经验;在地理课,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防御地震、洪水、台风、雷电、海啸、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守护自己生命;在体育课,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动安全;在物理课,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用电安全、机械安全;等等。
三是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就是为生命教育专门编写教材,开设专门的课程。比如台湾在课程生命教育方面就积累了许多经验,编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材,在高中阶段推出了《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決样》《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技伦理》《人格統整与灵性发展》等八门生命教育选修课程。课程生命教育的特点是自成一个体系,针对性强,教育的功能更凸显。
四是活动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就是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教育与启迪,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如组织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帮扶和到贫困地区开工社会调查,使学生更加懂得生活的难辛,珍惜自身的生活与生命。
(作者单位: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