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9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3月20日在北京成立。
据悉,3月6日,中国储蓄银行完成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登记,由各地邮政局共同出资缴纳的首期注册资本也已经到位,并于20日正式挂牌。这意味着,这家备受瞩目的国内第五大银行终于正式诞生。邮储注册资本200亿元。董事长是中邮集团董事长刘安东,行长为陶礼明。
中邮储面向社区和农村
据了解,邮储银行与去年年中先后从国务院和中国银监会手中拿到准生证。银监会在批准邮储银行筹建时同时要求,筹建工作应在6个月内完成。2006年的最后一天,虽然邮储银行顺利通过银监会的审核获准开业,但是由于人事任命、注册资本等尚未到位,正式挂牌时间只能往后顺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邮储银行的筹建工作也一直在稳步推进之中,业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宽。
知情人士透露,“在完成挂牌登记之后,邮储银行还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分支行的组建工作,并先行在东、中、西部进行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推广。”今年2月,邮储银行成功开办首笔银团贷款,并获准把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扩展至全国,同时,通过与农信社、农发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协议存款、购买金融债、置换央行再贷款等方式,邮储已经实现了1000多亿元资金回流农村。
另据邮储内部人士介绍,邮储银行已向银监会递交了部分国际业务准入申请材料,并提出尽快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试点工作,此外,农村金融部也在筹建之中。
值得指出的是,邮储的筹备工作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肯首。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近日表示,近年来邮储营业设施、网络系统及安全措施不断得到改善,一些地方已向商业银行看齐,内部管理上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培养了一批具备金融从业资格的人员等,客观上已为邮政储蓄成立银行奠定了基础。
蔡鄂生还表示,银监会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把成立后的邮储银行定位为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这一定位显然是根据邮储网点分布的特点制定的。截至去年年底,邮政储蓄网点超过37000个,其中2/3以上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是中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其存款余额16000多亿元,是第五大存款机构;此外,其邮政绿卡发卡量达到1.4亿张,自主运用资产超过8500亿元。
3月12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关于邮政储蓄的改革回答记者时表示,过去邮政储蓄对农村提供了很好的支付方面的服务,但是吸收的存款有时候不能回流到农村进行使用。邮政储蓄改革中有一部分内容包括在金融改革中。通过邮政储蓄改革,将来能使邮政系统,特别是邮政系统吸收的存款能够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邮储银行催生金融市场新格局
据估计,组建后的邮储银行,会出现“五大银行”并存的格局。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多年的改革积累,中国金融业出现新格局的速度将会加快,金融市场的格局将明显变化。
首先,近几年来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实现在竞争中的新格局创造了条件。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已经为金融市场进行深刻的变革积累了巨大的潜力。资料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各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在业务创新、风险控制、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取得快速的进展,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机制正在完全释放出来。
商业银行的这些发展趋势,使得我国金融市场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而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内地的加速扩张,也使得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都会引发金融市场更加剧烈的竞争。此时在市场上放出邮储银行这支规模庞大的生力军,必然会导致金融市场新格局的出现。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区域金融中心正在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因素越来越对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金融领域不断拓展、深化,金融中心的转移往往造成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明显变化,目前在经济增长排名中珠三角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就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受到金融中心转移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资本市场、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充分获得商业银行各种经营权限的邮储银行的进入,必然会以庞大的规模造成区域金融中心的扩张,从而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在区域布局、结构上面临重要转折。
第三,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业管制的逐步放开,邮储银行、民营银行等新的银行逐步出现,也促使金融市场面临着格局转变的局面。据了解,邮政储蓄开辟了给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协议存款,涉足国债和金融债市场、进行银行间债券交易,在邮储柜台大力开拓中间代理业务等资金自主运用渠道寻找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及时进行着邮储人员的金融知识培训,为成立邮储银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邮政储蓄获得银行身份、全面进入金融市场,必然会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从而促使金融市场的重新洗牌。
第四,国际金融合作也是我国金融行业新格局的重要诱因。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逐步放开,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强。我国已与美国签署《监管信息交换协议》,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监管协议、协定也取得进展,随着入世的进程,这都会促使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会寻求灵活主动的发展策略,主动进行资本市场的运作,以追求竞争优势。
邮储银行进入市场后,其国际金融合作将备受关注,类似于四大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邮储银行的多元化、国际化步伐必然也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头戏,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绝不会亚于四大商业银行。因此,邮储银行的成立一定会导致金融市场格局的明显变化,推动金融改革的步伐,整个金融体系的重新布局也在所难免。
邮储银行优势明显
获准开业后,邮储银行将于今年上半年在东、中、西部选择几个省份先行试点组建分行,并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向监管层争取除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之外的农户小额贷款、微小企业贷款等资产类业务,尝试全银行业务。在经营方面,邮储将继续依托邮政遍布全国城乡的37000余个营业网点,并行自营和委托邮政代理经营。邮储银行的组建路线圈已基本清晰。
邮储的业务开展除了依据自己的网点进行自主经营之外,还将继续依托邮政的网络进行委托代理经营。
知情人士透露,在邮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里,邮政遍布全国城乡的37000个营业网点大部分仍将留在邮政企业内部。只有一小部分网点(主要是一些已 与邮政分开办公的网点)划归邮储银行。对此,为继续发挥邮政网络的效用,银监会已原则同意邮储银行与邮政企业开展合作,将部分业务委托邮政企业操作,并对后者支付代理手续费。这意味着邮储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将不同于现有的任何一家商业银行。
“这么做也是特事特办,离开了邮政网络,邮储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一位人士透露,邮政集团拟对邮储银行与邮政集团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行规划,总体上遵循“谁经办、谁受益”的原则,将邮政金融目前所开展的中间业务、结算业务、汇兑业务等的收益划分固定下来,在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之间进行分配。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将从邮政代理吸收来的资金进行自主运用,并约定一个固定的投资回报率返还给邮政企业,以保证基层邮政企业的平稳运营。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邮储自主运用的资金已接近9000亿。除了在协议存款、购买债券等领域之外,邮储目前正通过参与银团贷款、小额质押贷款等方式谋求扩大收益。而农户小额信贷、微型小企业贷款则在它们的下一步考虑之内。
“邮储银行和邮政是一家人,要牢固树立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意识。”一位邮储人士强调。据其介绍,加快组建分行已被邮政集团高层提出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因为,只有尽快完成转变,开办全银行业务,才能更大程度的增加邮储资金运用收益,使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实现共赢。
一位地方邮政储汇局人士介绍,长期以来,各地邮政储汇局一直是各地邮政局的二级机构,主要受同级邮政局的横向领导,与国家邮政储汇局主要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而现在组建银行,邮储的上述组织体系将面临重新梳理,变横向领导为“垂直化管理”,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挑战。
“比如人员如何分流、网点如何分配、银行员工和邮政员工的待遇如何界定都是问题。”上述人士表示。对此,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试点方案中拟酝酿“人随业务走,人随岗位走”的人员分流模式,网点分配则视不同地区的情况,分别处理,而邮政与银行员IT资水平也被要求保持一致。
一位地方邮政局负责人介绍,在改革过渡期,邮储银行与邮政储汇局将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进行运营,待全部分支机构组建完毕后再翻牌为银行。试点期间,之前先行组建的各省邮政公司“一把手”将全权负责处理本省邮政与银行之间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