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闻巴楚圣迹马蹄山以及有关马蹄山神奇“马蹄印”之传说,只是一直无缘前去一睹圣容。不久前,参加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地质公园申报工作,马蹄山被纳入调查视野,我得以专程前往。
马蹄山所在的巴楚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 从古至今,一直是南北、东西通道的交叉路口,多山的地势成为这里的一道道天然屏障,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诸多城堡等战争遗迹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其中最离奇的,莫过于马蹄山神话。传说,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兰教后,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确立伊斯兰教地位的战争。在征服龟兹国时,受到佛教重镇郁头州守军的顽强抵抗,由于建于图木舒克山上的城堡久攻不下,伊斯兰军伤亡惨重。远在西天的穆罕默德女婿阿里闻之大怒,乘神马飞驰前来助战,他凭借神力和手中的强弩射中守军首领,最终拿下城池,且在其所乘神马着陆的低山边缘,踩踏出一对巨大的马蹄窝,此处便被称为马蹄山。此外,也有人说该蹄印系唐玄奘西天取经路过时,被其坐骑白马踩踏而成,为唐僧圣迹。
离开巴楚县城驱车东去,经过图木舒克市不久,柏油路在一东西走向的山体东缘向北弯去,走近山端,便见到数棵突兀在山前的巨大的胡杨。下车绕到山后,即可见到神奇的“马蹄印”了。
“马蹄印”确实生得奇妙,只见在低山边缘陷着两个相邻的巨型筒状坑坳,各约一间房大小,内壁直上直下,确实像一对巨大马蹄踩踏而成,难怪人们会凭此产生马蹄所为之联想,进而创造出阿里和玄奘神马圣迹的故事。无独有偶,在这里,除了这对“马蹄印”,沿马蹄山一字排开的八九棵巨大的胡杨树也生得绝妙。在远近偌大范围,再不见有胡杨同类生长,惟有这几棵突兀地矗立着,将马蹄山护了起来。尽管不见有水渠、河流光临,却个个生得枝繁叶茂。据说,最粗的一棵树龄为千年左右,须两三个成人才能合抱。此外,“马蹄印”上面的山巅上还有一座无名古墓。在古树、古墓的陪衬和渲染下,这里显得愈加神秘。
从时间上来说,马蹄山所在的海相沉积灰岩当在数亿年前的古生代海侵时期形成,比千年古胡杨、百年古墓早得多,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里的胡杨曾经绝非仅此寥寥几棵,而是成林成片、郁郁葱葱,只是后人将大量胡杨树当柴薪砍伐了,最靠近“圣山”的这几棵,沾了神话的光,被当成“圣物”留了下来。相比之下,马蹄山的“马蹄印”更令人费解。经仔细观察,我们认为其应该是一种不多见的地质构造,但在没有地质专家认可的情况下,这种“地质构造说”难以最终确定。不料,接下来发现的又一处“马蹄印”使“地质构造说”的马蹄山成因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距马蹄山数公里外的图木舒克山上有一处唐王城古堡遗址。我们在追索唐王城北城墙遗迹时,一个更大的“马蹄印”呈现在面前。“马蹄印”也在山的外缘,内壁呈现出的层理以及山体的灰岩岩性与马蹄山完全一致,只是这一“马蹄印”更深、直径更大,不如马蹄山上的那两个“马蹄印”规整。唐王城的两道古城墙恰恰利用这种地势,建筑在“马蹄印”两端的立壁上。显然,这是与马蹄山同一成因的又一相同构造。
在地质演化活动中,地壳不断隆起、沉降,原本水平的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各种褶皱。在褶皱地层中,以形同波涛、上下起伏的最为多见,但在特殊环境下,地层也会发生水平弯曲,产生环状的褶皱构造,马蹄山和图木舒克山之“马蹄印”正是这种水平弯曲的环状构造。由于由外向内弯曲,处于中心的地层会因挤压而发生破碎,在其后的风化剥蚀作用下,这些破碎的岩屑分崩离析,在水蚀和重力等作用下,由山体外侧的豁口“搬运”出去,使环状构造中心越来越空,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马蹄印”。更巧的是,两处水平环状弯曲都处于山体的边缘,从而“留出”岩屑“外运”的通道,才使得其中破碎的岩屑得以脱离,否则,“马蹄印”依然不会出现。
尽管马蹄山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马蹄印”的成因也已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但作为自然和人文结合出来的“马蹄山现象”还是不乏研究、探索价值。一种文化、神话的产生直至被广为接受、信奉,总有其自然的、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诸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绝非只由其中某一个孤立决定。而其中,也还往往得益于一系列奇妙的巧合。所以,“马蹄山现象”正是这种一系列巧合的产物,而且,“马蹄山”现象出现在巴楚,也并非偶然。
首先,巴楚的地理位置为马蹄山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质条件。大地构造上,巴楚位于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下游塔里木台地隆起地带上。在长期的地质演化中,起起降降,形成境内一系列宽度不大、与天山同一走向的细长山体。这种细长的山体既容易发生水平环状弯曲,又容易形成岩屑“外流”的“通道”,于是,马蹄山、图木舒克山“马蹄印”相继诞生。更巧的是,在距马蹄山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座适宜筑堡御敌的图木舒克山,这里又曾发生过一场伊斯兰教对佛教的宗教战争。显然,这些山与山上古迹的存在,无疑给后来流传的传说提供了环境和物证。那些胡杨又为后来营造神秘、神圣的氛围派上了用场,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神话真实性的认同。于是,马蹄山的故事不胫而走,广为传播开来。
马蹄山所在的巴楚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 从古至今,一直是南北、东西通道的交叉路口,多山的地势成为这里的一道道天然屏障,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诸多城堡等战争遗迹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其中最离奇的,莫过于马蹄山神话。传说,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兰教后,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确立伊斯兰教地位的战争。在征服龟兹国时,受到佛教重镇郁头州守军的顽强抵抗,由于建于图木舒克山上的城堡久攻不下,伊斯兰军伤亡惨重。远在西天的穆罕默德女婿阿里闻之大怒,乘神马飞驰前来助战,他凭借神力和手中的强弩射中守军首领,最终拿下城池,且在其所乘神马着陆的低山边缘,踩踏出一对巨大的马蹄窝,此处便被称为马蹄山。此外,也有人说该蹄印系唐玄奘西天取经路过时,被其坐骑白马踩踏而成,为唐僧圣迹。
离开巴楚县城驱车东去,经过图木舒克市不久,柏油路在一东西走向的山体东缘向北弯去,走近山端,便见到数棵突兀在山前的巨大的胡杨。下车绕到山后,即可见到神奇的“马蹄印”了。
“马蹄印”确实生得奇妙,只见在低山边缘陷着两个相邻的巨型筒状坑坳,各约一间房大小,内壁直上直下,确实像一对巨大马蹄踩踏而成,难怪人们会凭此产生马蹄所为之联想,进而创造出阿里和玄奘神马圣迹的故事。无独有偶,在这里,除了这对“马蹄印”,沿马蹄山一字排开的八九棵巨大的胡杨树也生得绝妙。在远近偌大范围,再不见有胡杨同类生长,惟有这几棵突兀地矗立着,将马蹄山护了起来。尽管不见有水渠、河流光临,却个个生得枝繁叶茂。据说,最粗的一棵树龄为千年左右,须两三个成人才能合抱。此外,“马蹄印”上面的山巅上还有一座无名古墓。在古树、古墓的陪衬和渲染下,这里显得愈加神秘。
从时间上来说,马蹄山所在的海相沉积灰岩当在数亿年前的古生代海侵时期形成,比千年古胡杨、百年古墓早得多,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里的胡杨曾经绝非仅此寥寥几棵,而是成林成片、郁郁葱葱,只是后人将大量胡杨树当柴薪砍伐了,最靠近“圣山”的这几棵,沾了神话的光,被当成“圣物”留了下来。相比之下,马蹄山的“马蹄印”更令人费解。经仔细观察,我们认为其应该是一种不多见的地质构造,但在没有地质专家认可的情况下,这种“地质构造说”难以最终确定。不料,接下来发现的又一处“马蹄印”使“地质构造说”的马蹄山成因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距马蹄山数公里外的图木舒克山上有一处唐王城古堡遗址。我们在追索唐王城北城墙遗迹时,一个更大的“马蹄印”呈现在面前。“马蹄印”也在山的外缘,内壁呈现出的层理以及山体的灰岩岩性与马蹄山完全一致,只是这一“马蹄印”更深、直径更大,不如马蹄山上的那两个“马蹄印”规整。唐王城的两道古城墙恰恰利用这种地势,建筑在“马蹄印”两端的立壁上。显然,这是与马蹄山同一成因的又一相同构造。
在地质演化活动中,地壳不断隆起、沉降,原本水平的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各种褶皱。在褶皱地层中,以形同波涛、上下起伏的最为多见,但在特殊环境下,地层也会发生水平弯曲,产生环状的褶皱构造,马蹄山和图木舒克山之“马蹄印”正是这种水平弯曲的环状构造。由于由外向内弯曲,处于中心的地层会因挤压而发生破碎,在其后的风化剥蚀作用下,这些破碎的岩屑分崩离析,在水蚀和重力等作用下,由山体外侧的豁口“搬运”出去,使环状构造中心越来越空,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马蹄印”。更巧的是,两处水平环状弯曲都处于山体的边缘,从而“留出”岩屑“外运”的通道,才使得其中破碎的岩屑得以脱离,否则,“马蹄印”依然不会出现。
尽管马蹄山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马蹄印”的成因也已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但作为自然和人文结合出来的“马蹄山现象”还是不乏研究、探索价值。一种文化、神话的产生直至被广为接受、信奉,总有其自然的、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诸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绝非只由其中某一个孤立决定。而其中,也还往往得益于一系列奇妙的巧合。所以,“马蹄山现象”正是这种一系列巧合的产物,而且,“马蹄山”现象出现在巴楚,也并非偶然。
首先,巴楚的地理位置为马蹄山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质条件。大地构造上,巴楚位于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下游塔里木台地隆起地带上。在长期的地质演化中,起起降降,形成境内一系列宽度不大、与天山同一走向的细长山体。这种细长的山体既容易发生水平环状弯曲,又容易形成岩屑“外流”的“通道”,于是,马蹄山、图木舒克山“马蹄印”相继诞生。更巧的是,在距马蹄山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座适宜筑堡御敌的图木舒克山,这里又曾发生过一场伊斯兰教对佛教的宗教战争。显然,这些山与山上古迹的存在,无疑给后来流传的传说提供了环境和物证。那些胡杨又为后来营造神秘、神圣的氛围派上了用场,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神话真实性的认同。于是,马蹄山的故事不胫而走,广为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