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极偶然的机缘,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子在太平洋上空邂逅。谁也没想到,从此,一个互相寻找近10年的感人故事开始了……
没有地址。没有电话。她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1989年深秋。山东省某肿瘤医院年轻女医生孟晓雨突然接到定居美国多年的姑父打来的越洋电话:姑妈患病多日,久治不愈,十分想见侄女,希望孟晓雨能够赴美一了心愿。
孟晓雨还记得她少年时姑妈留给她的印象,姑妈是最疼爱她的人。
放下电话,孟晓雨赶紧准备行装、办理有关手续。10月27日傍晚。她匆匆赶往上海,准备直飞西雅图。但由于气候原因,当日航班取消,心急如焚的孟晓雨只得辗转日本,终于搭上了赴美的航班,此时已是次日的午夜时分了。她刚刚落座,就看见一位身材高大、动作迟缓、腆着大肚子的白人妇女重重地坐在过道的另一边。凭着职业经验,她知道她已经怀孕约8个月了,但奇怪的是她居然只身一人。
飞机很快就飞入了太平洋上空。
不久,飞机遇上了强烈的气流,像一只在巨浪之中的小舟剧烈地颠簸起来。机舱里出现一阵骚动。有些乘客开始呕吐。空姐一边解释安慰着,一边送污物袋,端水送药。就在这时,那白人妇女忽然抽动起来,面色发紫,口吐白沫,歪倒在坐椅上。然而,忙碌的空姐并没有发现她。见此情景,孟晓雨顾不上多想,急忙解开安全带奔了过去,她扶住那位白人孕妇,给她按压人中、百会、太阳等穴位,又口对口地为她做人工呼吸。渐渐地,白人孕妇停止了抽搐,紧咬的牙关松开了,慢慢睁开了眼睛。这一切发生在几分钟之内。空姐带着惊奇向孟晓雨表示了感谢。白人孕妇虚弱的脸上也充满了谢意。
孟晓雨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亲切地说:“你怀孕七八个月了,怎么可以乘飞机呢?在高空缺氧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引起流产的。你刚才发作的是‘一过性妊娠子痫’,这是很危险的。还好,胎儿暂时没事,但你一定要小心。”听完孟晓雨连比带划的这番话,白人孕妇感动不已。她用英语说:“你真好,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我想你一定是个医生,谢谢你!”孟晓雨笑着点点头,然后脱下风衣披在白人孕妇的身上,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后来,孟晓雨才知道,这位白人孕妇叫奥尔兰西,美国人,家住爱荷华州,她的丈夫在日本一家公司工作,十分繁忙,实在抽不开身。而奥尔兰西想回家生孩子,丈夫太忙,她只好只身登机,没想到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奥尔兰西取出纸和笔,把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写下来,拜托孟晓雨下飞机后打电话给她的父母,要他们来接她。孟晓雨答应了。
不堪重负的奥尔兰西终于在机场等来了父母。他们是接到了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后特地赶来的。回家的路上,奥尔兰西问母亲:“打电话的那个女孩子有没有告诉您,她的地址和联系电话?”父母连说了几个“No”。奥尔兰西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不久,奥尔兰西和她的父母迁居温暖的佛罗里达州。年底,奥尔兰西顺利产下一个漂亮的女婴。一个月后,奥尔兰西的丈夫也终于得到了假期。奥尔兰西详细地把当日飞机上的情况告诉了丈夫。丈夫在对孟晓雨一连声地夸赞之后,忽然问妻子:“你有没有让她写一份医疗诊断证明书?”……
一件风衣。风衣里的票据和领口的布条。
原来,奥尔兰西的丈夫已经为她在人寿保险公司投了数十万美元的人身保险。按规定,奥尔兰西一旦患病即可获得巨额赔偿。但美国的医疗保险十分严格,投保者的疾病必须由指定医院作出权威诊断方能被确认:如遇特殊情况则需作特殊处理。像奥尔兰西在飞机上的遭遇,必须由抢救她的孟晓雨开出诊断证明,否则索赔无法成功。奥尔兰西告诉丈夫,除了知道她是个有经验的中国医生外,其他的她一概不知。无奈,夫妇俩只得去保险公司规定的医院检查。但是,在进行了血、尿、CT等多项检查之后,他们被告知:未见异常。而此后的一段时间,奥尔兰西居然也未再犯病。只有内行人知道,此病为一过性,有时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即可缓解,但发病时却相当痛苦,而且一次比一次重。他们知道,到了这种地步,除非找到那位中国女医生,为他们开具一份证明,否则一切都没有用。但是,到那么大的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去找一个人,简直无异于大海里捞针。然而,女儿在一天天地长大,奥尔兰西每每抱着她便会想起太平洋上空那个难忘的夜晚。她想,如果没有那个善良的中国女医生,她也许会失去这个美丽的女儿。这样想着,她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激,还有一份歉疚。她找出孟晓雨的风衣摩娑着,很偶然地发现风衣的口袋里有一张票据,领口内缝着一个布条,上面有一行字。经人翻译,那票据是一张上海市的公共汽车票,布条上的字是“孟晓雨1989年5月4日取”。奥尔兰西据此断定那位中国女医生名叫孟晓雨,是中国上海市的医生。她顿时激动万分,她想她一定可以找到她,她甚至想象着和这位素昧平生的恩人相会的情景。
奥尔兰西在一位“中国通”朋友的帮助下,给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上海儿童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写信找人。不久回信来了,但封封都写的是:很抱歉,查无此人。奥尔兰西失眠了。她对中国不熟悉,连去都没去过,怎么办?
1990年的夏季特别热。奥尔兰西把不到1周岁的女儿托给父母后,便登上了去中国上海的飞机。到了上海,她直奔卫生局。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然而,经过3个昼夜的努力,他们也没有找到一个叫孟晓雨的女医生。不得已,她写了一份寻人启事,分别登在《新民晚报》《文汇报》上,她甚至还找到了上海电视台。然而,能想到的方法都使用尽了,还是泥牛入海。
光阴荏苒。1993年的圣诞节,她约她那位中国朋友在家中欢聚。交谈中她又一次提及在飞机上救助过她的中国医生。她找出那件风衣给朋友看,朋友见了盂晓雨的名字,忽然说:“前一段我见过一个资料,说姓孟的在中国山东省最多。”就为这句话,奥尔兰西过完圣诞节便第二次飞到中国,踏上了冰雪覆盖的齐鲁大地。她落脚济南,一改先前的方式,以患者的身份出没于大小医院。她把事先写好的孟晓雨的名字出示给每一个医生看,结果他们都不认识。一天,在一家医院门口,她看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了出来,形象酷似孟晓雨。奥尔兰西疾步追了上去,用生硬的中文喊了一声。然而对方回头看了看她,继续赶路了。奥尔兰西不顾一切地在后面跟着,一边用英语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到了一个电话亭,那医生拿起电话就打,打完了站在那里。奥尔兰西也心怀期待地站住了。可是,她等来的是一辆警车。警察们把她带走了。
在公安局里,外事警察查明了情况,致歉后,把她送回了下榻的饭店。但这次经历让她明白,她这样的寻找其实是打搅了别人,她想,也许中国人的看法是对的,真正可贵的东西不可能刻意得到,那需要同样可贵的缘分。
一个无人接听的电话。一间空空的房子。她们总是互相错过。
让时光再一次回溯到1989年的深秋。太平洋上空的那次邂逅同样给孟晓雨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她善良的心里时常出现那个美国孕妇的身影,她怎么样了?她的宝 宝安全吗?她的病情又如何了?作为一名医生,她知道“一过性妊娠子痫”不是普通的病,如果孕妇再次怀孕的话,它还会再次发作,并且比前一次更加危险,而不犯病时,任何先进的仪器都难以查明。在美国生育又很寻常,那个美国孕妇遇到麻烦的可能性很大。据她了解,当时国际医学界对这种病也颇感头痛,而用中医草药治疗,效果却很显著。她想把这一切告诉奥尔兰西。
赴美1个月后,出于对奥尔兰西的牵挂,孟晓雨曾给奥尔兰西的父母家中打过电话,但没有人接。于是,她冒着初冬的淅沥小雨,按照奥尔兰西提供的地址前往爱荷华州奥尔兰西的父母家中。但是,那栋素雅的房子大门紧闭,透过窗户,孟晓雨看见里边的家具都罩着布罩。显然,这家人已经出远门了。孟晓雨只得向旁边的住户打听,但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是极不关心别人隐私的,孟晓雨得到的是那些邻居们的“sorry”和摇头。
但是,孟晓雨没有灰心。在归国的前夕,她又把奥尔兰西父母的电话留给了她的姑夫,一再恳请他经常打电话过去试试,说他们肯定会回来。接着她回到了祖国。在一位同事的帮助下,她找到了治疗“一过性妊娠子痫”的中医配方。待配齐药后,她再度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寄往美国奥尔兰西父母的家中,然而,一个月后,那个包裹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附言栏里写着:收信人已迁居他处,无从查找。
尽管如此,孟晓雨依然没有忘记奥尔兰西。在自己分娩休产假的日子里,她甚至写出了一篇文章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也发表在美国的《侨报》上,文章的题目是“你能听到吗,奥尔兰西”。她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好帮助她找人。不久,读者和听众来信多如雪片落在她的手上,然而,信里尽是一些赞美、关注和同情之言,没有一点可资寻找的线索。
事实上,奥尔兰西这边也从来没有打消和盂晓雨见面,当面说一声“谢谢”的愿望。1996年,奥尔兰西带着已满7岁的女儿第三次来到了中国。因为孟晓雨,奥尔兰西已经爱上这个东方大国。此时,她在美国波多黎各大学医学院做电脑信息员,利用假期来中国玩。说是度假,她心里知道自己不远万里飞来飞去为的是什么。此次她选择了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之后,她想象中的奇迹并没有出现。难道永远不会出现了吗?
9年后,世间激动人心的一次通话。
1998年7月28日。美国波多黎各大学医学院电脑机房里异常繁忙,因为第32届国际健康学术大会将在这所大学举行。电脑信息员奥尔兰西正在录入一份份入选论文。突然,一行清晰的字迹出现在奥尔兰西的眼前:孟晓雨,女,38岁,主治医师,中国山东……奥尔兰西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Ah,my God!(上帝啊!)”她迅速打电话将这一意外的喜讯告诉了丈夫和父母,接着按照人选论文上电话号码拨通了国际长途。
这也许是世间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次通话。9年了,9年里两个不同国籍,仅仅相处过数小时的女性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波,但是,感激、挂念、对重逢的渴望使她们毫不觉得陌生。她们约定,等到孟晓雨赴美开会之时见面。根据奥尔兰西的要求,孟晓雨将带去一份诊断证明以及中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0月22日上午9时。纽约州首府奥本尼市Red Apple保险公司总部的接待大厅里正举行一次特殊的签字仪式。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医生走向总裁席,在一份医疗保险文件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孟晓雨。这时,一位40来岁的白人妇女满眼泪水,跑上前去和那位中国医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她们知道,连接她们的并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赔付。
没有地址。没有电话。她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1989年深秋。山东省某肿瘤医院年轻女医生孟晓雨突然接到定居美国多年的姑父打来的越洋电话:姑妈患病多日,久治不愈,十分想见侄女,希望孟晓雨能够赴美一了心愿。
孟晓雨还记得她少年时姑妈留给她的印象,姑妈是最疼爱她的人。
放下电话,孟晓雨赶紧准备行装、办理有关手续。10月27日傍晚。她匆匆赶往上海,准备直飞西雅图。但由于气候原因,当日航班取消,心急如焚的孟晓雨只得辗转日本,终于搭上了赴美的航班,此时已是次日的午夜时分了。她刚刚落座,就看见一位身材高大、动作迟缓、腆着大肚子的白人妇女重重地坐在过道的另一边。凭着职业经验,她知道她已经怀孕约8个月了,但奇怪的是她居然只身一人。
飞机很快就飞入了太平洋上空。
不久,飞机遇上了强烈的气流,像一只在巨浪之中的小舟剧烈地颠簸起来。机舱里出现一阵骚动。有些乘客开始呕吐。空姐一边解释安慰着,一边送污物袋,端水送药。就在这时,那白人妇女忽然抽动起来,面色发紫,口吐白沫,歪倒在坐椅上。然而,忙碌的空姐并没有发现她。见此情景,孟晓雨顾不上多想,急忙解开安全带奔了过去,她扶住那位白人孕妇,给她按压人中、百会、太阳等穴位,又口对口地为她做人工呼吸。渐渐地,白人孕妇停止了抽搐,紧咬的牙关松开了,慢慢睁开了眼睛。这一切发生在几分钟之内。空姐带着惊奇向孟晓雨表示了感谢。白人孕妇虚弱的脸上也充满了谢意。
孟晓雨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亲切地说:“你怀孕七八个月了,怎么可以乘飞机呢?在高空缺氧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引起流产的。你刚才发作的是‘一过性妊娠子痫’,这是很危险的。还好,胎儿暂时没事,但你一定要小心。”听完孟晓雨连比带划的这番话,白人孕妇感动不已。她用英语说:“你真好,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我想你一定是个医生,谢谢你!”孟晓雨笑着点点头,然后脱下风衣披在白人孕妇的身上,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后来,孟晓雨才知道,这位白人孕妇叫奥尔兰西,美国人,家住爱荷华州,她的丈夫在日本一家公司工作,十分繁忙,实在抽不开身。而奥尔兰西想回家生孩子,丈夫太忙,她只好只身登机,没想到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奥尔兰西取出纸和笔,把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写下来,拜托孟晓雨下飞机后打电话给她的父母,要他们来接她。孟晓雨答应了。
不堪重负的奥尔兰西终于在机场等来了父母。他们是接到了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后特地赶来的。回家的路上,奥尔兰西问母亲:“打电话的那个女孩子有没有告诉您,她的地址和联系电话?”父母连说了几个“No”。奥尔兰西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不久,奥尔兰西和她的父母迁居温暖的佛罗里达州。年底,奥尔兰西顺利产下一个漂亮的女婴。一个月后,奥尔兰西的丈夫也终于得到了假期。奥尔兰西详细地把当日飞机上的情况告诉了丈夫。丈夫在对孟晓雨一连声地夸赞之后,忽然问妻子:“你有没有让她写一份医疗诊断证明书?”……
一件风衣。风衣里的票据和领口的布条。
原来,奥尔兰西的丈夫已经为她在人寿保险公司投了数十万美元的人身保险。按规定,奥尔兰西一旦患病即可获得巨额赔偿。但美国的医疗保险十分严格,投保者的疾病必须由指定医院作出权威诊断方能被确认:如遇特殊情况则需作特殊处理。像奥尔兰西在飞机上的遭遇,必须由抢救她的孟晓雨开出诊断证明,否则索赔无法成功。奥尔兰西告诉丈夫,除了知道她是个有经验的中国医生外,其他的她一概不知。无奈,夫妇俩只得去保险公司规定的医院检查。但是,在进行了血、尿、CT等多项检查之后,他们被告知:未见异常。而此后的一段时间,奥尔兰西居然也未再犯病。只有内行人知道,此病为一过性,有时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即可缓解,但发病时却相当痛苦,而且一次比一次重。他们知道,到了这种地步,除非找到那位中国女医生,为他们开具一份证明,否则一切都没有用。但是,到那么大的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去找一个人,简直无异于大海里捞针。然而,女儿在一天天地长大,奥尔兰西每每抱着她便会想起太平洋上空那个难忘的夜晚。她想,如果没有那个善良的中国女医生,她也许会失去这个美丽的女儿。这样想着,她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激,还有一份歉疚。她找出孟晓雨的风衣摩娑着,很偶然地发现风衣的口袋里有一张票据,领口内缝着一个布条,上面有一行字。经人翻译,那票据是一张上海市的公共汽车票,布条上的字是“孟晓雨1989年5月4日取”。奥尔兰西据此断定那位中国女医生名叫孟晓雨,是中国上海市的医生。她顿时激动万分,她想她一定可以找到她,她甚至想象着和这位素昧平生的恩人相会的情景。
奥尔兰西在一位“中国通”朋友的帮助下,给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上海儿童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写信找人。不久回信来了,但封封都写的是:很抱歉,查无此人。奥尔兰西失眠了。她对中国不熟悉,连去都没去过,怎么办?
1990年的夏季特别热。奥尔兰西把不到1周岁的女儿托给父母后,便登上了去中国上海的飞机。到了上海,她直奔卫生局。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然而,经过3个昼夜的努力,他们也没有找到一个叫孟晓雨的女医生。不得已,她写了一份寻人启事,分别登在《新民晚报》《文汇报》上,她甚至还找到了上海电视台。然而,能想到的方法都使用尽了,还是泥牛入海。
光阴荏苒。1993年的圣诞节,她约她那位中国朋友在家中欢聚。交谈中她又一次提及在飞机上救助过她的中国医生。她找出那件风衣给朋友看,朋友见了盂晓雨的名字,忽然说:“前一段我见过一个资料,说姓孟的在中国山东省最多。”就为这句话,奥尔兰西过完圣诞节便第二次飞到中国,踏上了冰雪覆盖的齐鲁大地。她落脚济南,一改先前的方式,以患者的身份出没于大小医院。她把事先写好的孟晓雨的名字出示给每一个医生看,结果他们都不认识。一天,在一家医院门口,她看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了出来,形象酷似孟晓雨。奥尔兰西疾步追了上去,用生硬的中文喊了一声。然而对方回头看了看她,继续赶路了。奥尔兰西不顾一切地在后面跟着,一边用英语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到了一个电话亭,那医生拿起电话就打,打完了站在那里。奥尔兰西也心怀期待地站住了。可是,她等来的是一辆警车。警察们把她带走了。
在公安局里,外事警察查明了情况,致歉后,把她送回了下榻的饭店。但这次经历让她明白,她这样的寻找其实是打搅了别人,她想,也许中国人的看法是对的,真正可贵的东西不可能刻意得到,那需要同样可贵的缘分。
一个无人接听的电话。一间空空的房子。她们总是互相错过。
让时光再一次回溯到1989年的深秋。太平洋上空的那次邂逅同样给孟晓雨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她善良的心里时常出现那个美国孕妇的身影,她怎么样了?她的宝 宝安全吗?她的病情又如何了?作为一名医生,她知道“一过性妊娠子痫”不是普通的病,如果孕妇再次怀孕的话,它还会再次发作,并且比前一次更加危险,而不犯病时,任何先进的仪器都难以查明。在美国生育又很寻常,那个美国孕妇遇到麻烦的可能性很大。据她了解,当时国际医学界对这种病也颇感头痛,而用中医草药治疗,效果却很显著。她想把这一切告诉奥尔兰西。
赴美1个月后,出于对奥尔兰西的牵挂,孟晓雨曾给奥尔兰西的父母家中打过电话,但没有人接。于是,她冒着初冬的淅沥小雨,按照奥尔兰西提供的地址前往爱荷华州奥尔兰西的父母家中。但是,那栋素雅的房子大门紧闭,透过窗户,孟晓雨看见里边的家具都罩着布罩。显然,这家人已经出远门了。孟晓雨只得向旁边的住户打听,但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是极不关心别人隐私的,孟晓雨得到的是那些邻居们的“sorry”和摇头。
但是,孟晓雨没有灰心。在归国的前夕,她又把奥尔兰西父母的电话留给了她的姑夫,一再恳请他经常打电话过去试试,说他们肯定会回来。接着她回到了祖国。在一位同事的帮助下,她找到了治疗“一过性妊娠子痫”的中医配方。待配齐药后,她再度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寄往美国奥尔兰西父母的家中,然而,一个月后,那个包裹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附言栏里写着:收信人已迁居他处,无从查找。
尽管如此,孟晓雨依然没有忘记奥尔兰西。在自己分娩休产假的日子里,她甚至写出了一篇文章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也发表在美国的《侨报》上,文章的题目是“你能听到吗,奥尔兰西”。她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好帮助她找人。不久,读者和听众来信多如雪片落在她的手上,然而,信里尽是一些赞美、关注和同情之言,没有一点可资寻找的线索。
事实上,奥尔兰西这边也从来没有打消和盂晓雨见面,当面说一声“谢谢”的愿望。1996年,奥尔兰西带着已满7岁的女儿第三次来到了中国。因为孟晓雨,奥尔兰西已经爱上这个东方大国。此时,她在美国波多黎各大学医学院做电脑信息员,利用假期来中国玩。说是度假,她心里知道自己不远万里飞来飞去为的是什么。此次她选择了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之后,她想象中的奇迹并没有出现。难道永远不会出现了吗?
9年后,世间激动人心的一次通话。
1998年7月28日。美国波多黎各大学医学院电脑机房里异常繁忙,因为第32届国际健康学术大会将在这所大学举行。电脑信息员奥尔兰西正在录入一份份入选论文。突然,一行清晰的字迹出现在奥尔兰西的眼前:孟晓雨,女,38岁,主治医师,中国山东……奥尔兰西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Ah,my God!(上帝啊!)”她迅速打电话将这一意外的喜讯告诉了丈夫和父母,接着按照人选论文上电话号码拨通了国际长途。
这也许是世间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次通话。9年了,9年里两个不同国籍,仅仅相处过数小时的女性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波,但是,感激、挂念、对重逢的渴望使她们毫不觉得陌生。她们约定,等到孟晓雨赴美开会之时见面。根据奥尔兰西的要求,孟晓雨将带去一份诊断证明以及中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0月22日上午9时。纽约州首府奥本尼市Red Apple保险公司总部的接待大厅里正举行一次特殊的签字仪式。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医生走向总裁席,在一份医疗保险文件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孟晓雨。这时,一位40来岁的白人妇女满眼泪水,跑上前去和那位中国医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她们知道,连接她们的并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