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确定好师生的角色、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象慈母般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物理课产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教学;激励;参与;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在这种双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促使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
1.培养好师生的感情
初中生的年龄大多数在13至17岁,孩子气十足,好奇心强,很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这个教师教的学科。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
“爱屋及乌”的效应。根据这一特点,我很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尽量多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真正地爱他们。当然,我对学生的爱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这种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当学生意识到我真正地爱他们时,就能把我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也就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上的课,课堂上情绪自然高涨,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正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更新观念,做好教师、学生角色的定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将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按照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应该成为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的伙伴。学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认识个体,不论是从现在学生自身的需求,还是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所以我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走进教室的,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以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大胆怀疑、大胆假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发展自己不同的见解。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内驱动力。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第二断奶期,身心发育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比较强烈,对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渴求。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出其不意、耐人寻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探究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的时候,对与之有关的知識的接受往往迅速而且印象深刻。同样的,在课堂里学生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感兴趣,那么听讲的效率无疑是较高的。
4.多给学生一些较高的评价
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只要学生的取得进步我都及时表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如果及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肯定,一定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让他们一次次取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和自尊,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学习的不积极状况,表现出主动积极参与态度,避免厌学情绪。
5.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好“玩”
初中学生正处在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时期,大多数人童稚仍在,活泼好玩。我就利用学生好玩的天性,想办法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玩得有出息、通过玩提高知识水平和发展智力。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里面有很多实验素材,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教学中我都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探究的机会。我还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实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制作课后的小制作。让物理课的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刺激他们产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玩物益智的目的。特别是原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逐渐喜欢学物理了。
6.引导学生自学,让其学会发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是引导学生会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通过自学教材、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从而自行发现总结科学规律、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动力,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收稿日期:2010-10-20
【关键词】教学;激励;参与;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在这种双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促使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
1.培养好师生的感情
初中生的年龄大多数在13至17岁,孩子气十足,好奇心强,很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这个教师教的学科。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
“爱屋及乌”的效应。根据这一特点,我很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尽量多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真正地爱他们。当然,我对学生的爱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这种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当学生意识到我真正地爱他们时,就能把我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也就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上的课,课堂上情绪自然高涨,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正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更新观念,做好教师、学生角色的定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将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按照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应该成为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的伙伴。学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认识个体,不论是从现在学生自身的需求,还是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所以我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走进教室的,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以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大胆怀疑、大胆假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发展自己不同的见解。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内驱动力。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第二断奶期,身心发育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比较强烈,对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渴求。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出其不意、耐人寻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探究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的时候,对与之有关的知識的接受往往迅速而且印象深刻。同样的,在课堂里学生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感兴趣,那么听讲的效率无疑是较高的。
4.多给学生一些较高的评价
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只要学生的取得进步我都及时表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如果及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肯定,一定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让他们一次次取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和自尊,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学习的不积极状况,表现出主动积极参与态度,避免厌学情绪。
5.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好“玩”
初中学生正处在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时期,大多数人童稚仍在,活泼好玩。我就利用学生好玩的天性,想办法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玩得有出息、通过玩提高知识水平和发展智力。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里面有很多实验素材,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教学中我都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探究的机会。我还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实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制作课后的小制作。让物理课的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刺激他们产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玩物益智的目的。特别是原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逐渐喜欢学物理了。
6.引导学生自学,让其学会发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是引导学生会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通过自学教材、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从而自行发现总结科学规律、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动力,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收稿日期: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