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幼小衔接期“教师何去何从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写五六百个汉字了,有的多才多艺,唱歌、主持、编程、芭蕾、钢琴……没有想到学龄前孩子们已经学得那么丰富。”小学一年级教师如是说,“但是新入学的孩子在情绪管理、规则意识、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一步,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适应性发展。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和小学的齐心努力。而在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时,教师们总会遇到一系列境况。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容易遇到问题。生活方面主要体现为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在自理方面,孩子们在幼儿园有很多老师照顾,在家里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小学后,班额增大、教师数量减少,一些孩子面临独立穿衣困难、不会系鞋带、个人物品整理不好、不会使用筷子等难题。在社交方面,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孩子们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打交道,建立新的交际圈需要时间。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提前拿出书本和学具;课堂上专注力差,听课效率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自主预习、复习、写作业的意识。(陈琪  广东省深圳市怡景小学)
  ●一年级处于小学低段,孩子们需要适应从以游戏为主到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讲课内容能持续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实现“玩中学”,这是一个困惑。
  另外,对于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提前学习过书本的内容,对已知内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得无所事事。
  当和孩子父母沟通希望家长能配合改善这种状况时,他们认为是孩子掌握了学习内容才出现类似问题,对此不以为意。家校怎样配合才能改善这些孩子的课堂状态,也是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户洋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幼儿园大班我们会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和小学教师沟通的机会,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开展活动时存在局限性。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学习习惯,不能够完全支持幼儿面对小学进度快、进阶深的学习。并且在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还面临着三方的观念差异。家长需要的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小学需要的是知识的接收,而幼儿园秉承的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进行学前准备时,幼儿园缺少能够对应其他两方需求的内容。该如何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如何不仅仅依靠幼儿园进行衔接工作?这些往往困扰着幼儿园教师。(骆凡  北京市通州区红杉溪谷幼儿园)
  ●大班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对幼儿做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但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无法做到步调一致,有的家长非常焦虑,急于将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也有家长全然信任幼儿园教育,自己什么都不做,两种情况都令幼儿园感到困扰。另外,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研究的重点是幼儿,教育活动都基于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而小学的课程设置基于教學大纲,导致幼儿园看似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却并不能改变孩子进入小学后面临衔接断层的问题。幼小衔接工作成果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园的工作是否成功?(宋丽君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羊亭第二中心幼儿园)
  ●为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任务。当幼儿能记住并完成简单的任务后,我们让幼儿利用“任务表”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请幼儿和家长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当检查任务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幼儿说“老师,我把您留的小任务按要求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不相信,非得让我按照她的要求做”,或是“老师,妈妈嫌我做得不好,不让我自己做,这是她帮我做的”。如何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符合年龄特点的锻炼机会,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配合老师的工作?(张悦莹  北京市光明幼儿园)
其他文献
从湖南邵东一学生持刀将班主任杀害,到黑龙江15岁女孩杀母藏尸,近年来,时而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令人触目惊心。那些向亲友、师长举起的拳头和利刃,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孩子对于生命的残忍和漠视。  不知从何时起,不少孩子开始表现得迟钝、麻木、冷漠。他们看不见春花秋月、听不见鸟语虫鸣,对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他人的命运漠不关心,眼里只看得到分数,一心只关注自身的利益。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会教出如此无
期刊
为落实青岛市“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开发研学课程,推进项目融合,通过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生活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研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结合学校“培育阳光生命,奠定智慧人生”办学理念,全學科骨干教师组成专业研发团队,开发区内、国内、国际三级研学课程。每学期学校根据学情,以级部为单位统一组织研学课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对中小学校教师确保正确育人方向、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塑造师德师风、坚定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培养
期刊
学习科学是国际学术界近30年发展起来的关于人类学习原理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依托学习科学开展的科学教育及其技术的专业研究和实践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目前,学习科学也在我国各大高校引起重视和研究。作为国内学习科学领域的先行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跳出传统学科教学思维模式,将脑科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前沿成果应用于青少年学习问题研究。他所创立的积极学习系统、学习
期刊
当今基础教育深陷应试泥潭,中小学办学活力明显不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要在学校层面落地,当前亟须从优外力、放权力、赋能力三方面着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建立三权统一的教育领导体制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教育行政部门之外,还涉及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多元主体的多样化价值诉求容易使政策协商、决策过程陷入无休止的博弈,削弱治理效能。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事权、人权、财权的
期刊
当前,许多校园里没有了嬉笑和讨论的氛围,许多父母期待拥有一个乖孩子,“听话式”教育、“静宝宝”教育占据着不少学校和家庭的阵地。然而,表面的安静、乖巧,真的是教育的成功吗?  知乎上一个提问揭示了“乖孩子”的困境: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不少成人眼里的“乖孩子”,其实只是顺从和迎合的“提线木偶”。当孩子压抑了所处年龄段的诸多本能,不敢表露真实的意愿,不敢提出
期刊
◎打破恶性循环  孩子在上课期间要学习新知识,注意力比较集中,一节课40分钟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会产生疲惫感。下课后,不能通过玩耍进行放松,反而要小心翼翼地活动,时刻担心会不会给班级扣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更加劳累。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孩子的精神状态就会变差,甚至慢慢形成恶性循环。上课时孩子盯着黑板,课间又在教室里坐着,眼睛也没法得到放松,伤害孩子的视力。教师可以给孩子立下课间活动的规矩,课间10分
期刊
从发达城市成都到奋战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大凉山,从川北革命老区巴中到川南宜宾、自贡……2018年秋,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成都开题,全省四十余所学校参与了“融创”课题研究。“融创课堂”这一全新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四川省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数以千计、万计的教师在这场教育实验中改变了教学理念和行为,“融创”出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课堂样态,莘莘学子在融创课堂的滋养下快乐成长。  一
期刊
奔跑在春风中,沐浴在阳光下,与水中的鱼儿嬉戏、随空中的鸟儿起舞,在自然中玩耍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为进一步解放幼儿的手和脑,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课改中推行野趣游戏,但在实践中,教师对如何观察和评价存在疑惑与误区。我们特邀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带领教师一起探寻如何发现幼儿游戏的野趣“味道”。  亲自然,乐探究  面对幼儿游戏“野趣”缺失的现状,幼儿游戏的“野趣”取向如何在幼儿园落地生根?  华中师范大学教
期刊
学校发展有不同的模式和路径,但优质教育的实现有赖于教育文化自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学校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五育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