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写五六百个汉字了,有的多才多艺,唱歌、主持、编程、芭蕾、钢琴……没有想到学龄前孩子们已经学得那么丰富。”小学一年级教师如是说,“但是新入学的孩子在情绪管理、规则意识、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一步,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适应性发展。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和小学的齐心努力。而在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时,教师们总会遇到一系列境况。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容易遇到问题。生活方面主要体现为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在自理方面,孩子们在幼儿园有很多老师照顾,在家里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小学后,班额增大、教师数量减少,一些孩子面临独立穿衣困难、不会系鞋带、个人物品整理不好、不会使用筷子等难题。在社交方面,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孩子们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打交道,建立新的交际圈需要时间。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提前拿出书本和学具;课堂上专注力差,听课效率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自主预习、复习、写作业的意识。(陈琪 广东省深圳市怡景小学)
●一年级处于小学低段,孩子们需要适应从以游戏为主到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讲课内容能持续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实现“玩中学”,这是一个困惑。
另外,对于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提前学习过书本的内容,对已知内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得无所事事。
当和孩子父母沟通希望家长能配合改善这种状况时,他们认为是孩子掌握了学习内容才出现类似问题,对此不以为意。家校怎样配合才能改善这些孩子的课堂状态,也是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户洋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幼儿园大班我们会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和小学教师沟通的机会,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开展活动时存在局限性。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学习习惯,不能够完全支持幼儿面对小学进度快、进阶深的学习。并且在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还面临着三方的观念差异。家长需要的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小学需要的是知识的接收,而幼儿园秉承的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进行学前准备时,幼儿园缺少能够对应其他两方需求的内容。该如何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如何不仅仅依靠幼儿园进行衔接工作?这些往往困扰着幼儿园教师。(骆凡 北京市通州区红杉溪谷幼儿园)
●大班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对幼儿做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但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无法做到步调一致,有的家长非常焦虑,急于将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也有家长全然信任幼儿园教育,自己什么都不做,两种情况都令幼儿园感到困扰。另外,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研究的重点是幼儿,教育活动都基于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而小学的课程设置基于教學大纲,导致幼儿园看似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却并不能改变孩子进入小学后面临衔接断层的问题。幼小衔接工作成果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园的工作是否成功?(宋丽君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羊亭第二中心幼儿园)
●为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任务。当幼儿能记住并完成简单的任务后,我们让幼儿利用“任务表”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请幼儿和家长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当检查任务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幼儿说“老师,我把您留的小任务按要求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不相信,非得让我按照她的要求做”,或是“老师,妈妈嫌我做得不好,不让我自己做,这是她帮我做的”。如何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符合年龄特点的锻炼机会,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配合老师的工作?(张悦莹 北京市光明幼儿园)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一步,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适应性发展。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和小学的齐心努力。而在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时,教师们总会遇到一系列境况。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容易遇到问题。生活方面主要体现为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在自理方面,孩子们在幼儿园有很多老师照顾,在家里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小学后,班额增大、教师数量减少,一些孩子面临独立穿衣困难、不会系鞋带、个人物品整理不好、不会使用筷子等难题。在社交方面,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孩子们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打交道,建立新的交际圈需要时间。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提前拿出书本和学具;课堂上专注力差,听课效率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自主预习、复习、写作业的意识。(陈琪 广东省深圳市怡景小学)
●一年级处于小学低段,孩子们需要适应从以游戏为主到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讲课内容能持续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实现“玩中学”,这是一个困惑。
另外,对于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提前学习过书本的内容,对已知内容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得无所事事。
当和孩子父母沟通希望家长能配合改善这种状况时,他们认为是孩子掌握了学习内容才出现类似问题,对此不以为意。家校怎样配合才能改善这些孩子的课堂状态,也是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户洋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幼儿园大班我们会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和小学教师沟通的机会,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开展活动时存在局限性。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学习习惯,不能够完全支持幼儿面对小学进度快、进阶深的学习。并且在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还面临着三方的观念差异。家长需要的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小学需要的是知识的接收,而幼儿园秉承的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进行学前准备时,幼儿园缺少能够对应其他两方需求的内容。该如何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如何不仅仅依靠幼儿园进行衔接工作?这些往往困扰着幼儿园教师。(骆凡 北京市通州区红杉溪谷幼儿园)
●大班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对幼儿做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但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无法做到步调一致,有的家长非常焦虑,急于将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也有家长全然信任幼儿园教育,自己什么都不做,两种情况都令幼儿园感到困扰。另外,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研究的重点是幼儿,教育活动都基于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而小学的课程设置基于教學大纲,导致幼儿园看似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却并不能改变孩子进入小学后面临衔接断层的问题。幼小衔接工作成果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园的工作是否成功?(宋丽君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羊亭第二中心幼儿园)
●为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任务。当幼儿能记住并完成简单的任务后,我们让幼儿利用“任务表”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请幼儿和家长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当检查任务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幼儿说“老师,我把您留的小任务按要求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不相信,非得让我按照她的要求做”,或是“老师,妈妈嫌我做得不好,不让我自己做,这是她帮我做的”。如何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符合年龄特点的锻炼机会,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配合老师的工作?(张悦莹 北京市光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