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老老实实;上学后,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写字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也好,认认真真也好,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要做个做事认真的人。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老师是怎样把这个字写好的。
(师一笔一画地写“鬼”字)
师:这个字谁会念?
(生读)
师:“鬼”字有几笔?
生:九笔。
生:“鬼”字有九笔。
师:都答对了。但是我更喜欢后一个同学的回答,因为她的话完整。如果查字典的话,应查什么部?
生:查撇。
师:你和贾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起先,我查这个字就查撇,但总也查不到,看来错了。
生:查“鬼”部。
师:对的。你们见过鬼吗?
生(不假思索):见过。
师(吃惊):见过?真是“见鬼了”!(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没见过。
师: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世界一切。人生在世,凡积德从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贯满盈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添加“怕”字)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没有鬼,他们不怕鬼。(在“怕鬼”前添加“不”)有一个人就不怕鬼。谁?是“我”。(在“不怕鬼”前添加“我”)“我”是谁?
生:鲁迅。
师:对!鲁迅是个旧时的知识分子,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你们了解他吗?
(生纷纷介绍各自对鲁迅的了解)
师: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毛主席称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36年,55岁的鲁迅因病在上海逝世。
初看这段教学导入,似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只不过分步揭示了课题,介绍了鲁迅和故事背景,教学方法也较传统,以谈话和讲授为主。但只要我们细细体味,慢慢欣赏,就会越品越有味,越看越能发现其背后蕴藏着的别出机杼、独树一帜的匠心,越看越让你感叹贾老师课文导入的“鬼斧神工”。
1.教学内涵丰富厚实。在这个导入板块里,贾老师有机安排了多个育人的“点”和教学的“点”: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写好“鬼”字,辨识“鬼”字的笔画构成和部首(因为这是易错点),了解传说中鬼的来源、品种、特性,看待鬼的两种世界观,了解鲁迅,课文的时代背景,对课题的理解,等等。信息量可谓博大,知识点可谓丰富,对学生原有思想和知识体系的冲击较大,对学生的教化具有多元功能。这样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协同落实,学生受益颇多,充分体现了贾老师一贯以来所倡导的设计观:“一个教学环节里糅合多个教育因素。”这种设计观切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
2.教学结构浑然天成。那么多的知识点、育人点、训练点,被贾老师彩线串珠、蜘蛛织网般巧妙地串联、编织在这个导入板块里,设计思路清晰连贯、有条不紊:传授做人写字的认真态度→以这种态度示范写课题中的“鬼”字→注意“鬼”字的笔画和部首→了解“鬼”的来源、品种、特性→人们都怕鬼:怕鬼的是有神论者,但无神论者是不怕鬼的→交代学习内容:今天就来学习一个人不怕鬼的故事。→这个人是“我”,鲁迅→了解鲁迅→交代课文的写作背景。细心的人看这个导入板块,可以发现贾老师在其中贯穿了两条线:一条是教师和学生对话(或聊天)的线——由聊做人做事到聊“鬼”字,再到聊“鬼”,再到聊有人怕鬼、有人不怕鬼,再到聊鲁迅,最后导入聊课文;另一条是逐步揭示课题的线——“鬼”——“怕鬼”——“不怕鬼”——“我不怕鬼”。两条线上的“点”关联并行,前后呼应,协调推进,形成“面中有线,线上有点”的网状教学结构,使得教学严谨、有序、和谐,富有魔力地吸引着学生,又春风化雨般地历练着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3.讲授用语精练妥帖。在这个片段教学中,贾老师设计了三处讲授语:一处是关于做人做事要认真的,一处是对传说中的鬼的认识,还一处是对鲁迅的简介。这三处讲授,从作用来说,都不可或缺:第一处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写字态度和做人的态度,第二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第三处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人公及课文旨意。从安排上来说,都随机自然,不牵强:第一处安排在范写“鬼”字之前,将写字和做人相结合,第二处安排在理解“鬼”的词义和出示“怕鬼”一词之间,让解词变得灵活超脱,让课题的出示不露痕迹,第三处安排在理解“我”指谁之后,水到渠成,自然过渡。从语言品质上来说,这些讲解语极为精练、简明、概括,逻辑性强,选取的信息合理恰当,深入浅出。这样的语言既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信息,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佳样本,让他们能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语感。可见,在语文新课程中,适当而精练的讲解是可行且必要的。(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师一笔一画地写“鬼”字)
师:这个字谁会念?
(生读)
师:“鬼”字有几笔?
生:九笔。
生:“鬼”字有九笔。
师:都答对了。但是我更喜欢后一个同学的回答,因为她的话完整。如果查字典的话,应查什么部?
生:查撇。
师:你和贾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起先,我查这个字就查撇,但总也查不到,看来错了。
生:查“鬼”部。
师:对的。你们见过鬼吗?
生(不假思索):见过。
师(吃惊):见过?真是“见鬼了”!(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没见过。
师: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世界一切。人生在世,凡积德从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贯满盈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添加“怕”字)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没有鬼,他们不怕鬼。(在“怕鬼”前添加“不”)有一个人就不怕鬼。谁?是“我”。(在“不怕鬼”前添加“我”)“我”是谁?
生:鲁迅。
师:对!鲁迅是个旧时的知识分子,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你们了解他吗?
(生纷纷介绍各自对鲁迅的了解)
师: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毛主席称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36年,55岁的鲁迅因病在上海逝世。
初看这段教学导入,似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只不过分步揭示了课题,介绍了鲁迅和故事背景,教学方法也较传统,以谈话和讲授为主。但只要我们细细体味,慢慢欣赏,就会越品越有味,越看越能发现其背后蕴藏着的别出机杼、独树一帜的匠心,越看越让你感叹贾老师课文导入的“鬼斧神工”。
1.教学内涵丰富厚实。在这个导入板块里,贾老师有机安排了多个育人的“点”和教学的“点”: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写好“鬼”字,辨识“鬼”字的笔画构成和部首(因为这是易错点),了解传说中鬼的来源、品种、特性,看待鬼的两种世界观,了解鲁迅,课文的时代背景,对课题的理解,等等。信息量可谓博大,知识点可谓丰富,对学生原有思想和知识体系的冲击较大,对学生的教化具有多元功能。这样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协同落实,学生受益颇多,充分体现了贾老师一贯以来所倡导的设计观:“一个教学环节里糅合多个教育因素。”这种设计观切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
2.教学结构浑然天成。那么多的知识点、育人点、训练点,被贾老师彩线串珠、蜘蛛织网般巧妙地串联、编织在这个导入板块里,设计思路清晰连贯、有条不紊:传授做人写字的认真态度→以这种态度示范写课题中的“鬼”字→注意“鬼”字的笔画和部首→了解“鬼”的来源、品种、特性→人们都怕鬼:怕鬼的是有神论者,但无神论者是不怕鬼的→交代学习内容:今天就来学习一个人不怕鬼的故事。→这个人是“我”,鲁迅→了解鲁迅→交代课文的写作背景。细心的人看这个导入板块,可以发现贾老师在其中贯穿了两条线:一条是教师和学生对话(或聊天)的线——由聊做人做事到聊“鬼”字,再到聊“鬼”,再到聊有人怕鬼、有人不怕鬼,再到聊鲁迅,最后导入聊课文;另一条是逐步揭示课题的线——“鬼”——“怕鬼”——“不怕鬼”——“我不怕鬼”。两条线上的“点”关联并行,前后呼应,协调推进,形成“面中有线,线上有点”的网状教学结构,使得教学严谨、有序、和谐,富有魔力地吸引着学生,又春风化雨般地历练着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3.讲授用语精练妥帖。在这个片段教学中,贾老师设计了三处讲授语:一处是关于做人做事要认真的,一处是对传说中的鬼的认识,还一处是对鲁迅的简介。这三处讲授,从作用来说,都不可或缺:第一处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写字态度和做人的态度,第二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第三处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人公及课文旨意。从安排上来说,都随机自然,不牵强:第一处安排在范写“鬼”字之前,将写字和做人相结合,第二处安排在理解“鬼”的词义和出示“怕鬼”一词之间,让解词变得灵活超脱,让课题的出示不露痕迹,第三处安排在理解“我”指谁之后,水到渠成,自然过渡。从语言品质上来说,这些讲解语极为精练、简明、概括,逻辑性强,选取的信息合理恰当,深入浅出。这样的语言既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信息,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佳样本,让他们能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语感。可见,在语文新课程中,适当而精练的讲解是可行且必要的。(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