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界解读"美在关系"说有不少分歧.狄德罗的初衷是"外在于我的美"与"真实的美"、"关系到我的美"与"见到的美"、"关系到我的美"与"相对的美"之间分别相互对应,但问题在于"真实的美"的性质与定位混乱.狄德罗在保持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之间紧密关系的框架下,在感性、客体一端又具体区分出"事物自身各部分之间""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两类二级关系."美在关系"的说法是对狄德罗思想的自我否定,应该界定为"美是对关系的感觉".中国古典"关系"论美学始终持有对"关系"的感觉立场,体现出显著的审美接受特征,更深入涉及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解读"美在关系"说有不少分歧.狄德罗的初衷是"外在于我的美"与"真实的美"、"关系到我的美"与"见到的美"、"关系到我的美"与"相对的美"之间分别相互对应,但问题在于"真实的美"的性质与定位混乱.狄德罗在保持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之间紧密关系的框架下,在感性、客体一端又具体区分出"事物自身各部分之间""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两类二级关系."美在关系"的说法是对狄德罗思想的自我否定,应该界定为"美是对关系的感觉".中国古典"关系"论美学始终持有对"关系"的感觉立场,体现出显著的审美接受特征,更深入涉及诸关系之间的并重或主次设定,常以有机生命体为关系原型,致力于倡导和构建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良性关系,并由此生成了气、势、气韵生动之类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其他文献
两汉之际州制变革最为剧烈.王莽依据儒家经典改变西汉州制,先后于元始四年改行十二州制,始建国四年改行九州制.东汉建立,复用元始四年十二州制.见于扬雄《州箴》的十二州制,是研究两汉之际州制变革的重要史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儒家经典诠释与现实政治运作的关系及其对政区设置的影响.
城市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文章在全球视角下研究新时代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政策导向.通过回顾和总结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市化研究的最新文献,文章将高质量城市化的基本空间特征归结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从历史经验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看,高质量城市化应当以提高人口和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为核心,以提高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宜居性为政策目标,不断增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推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平衡发展;重塑空间效率、减少空间错配,建设紧凑城市;改革土地制度,控制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从员工的视角,检验了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对变革型领导和团队认同的联合调节作用.通过对4个城市59个团队37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认同;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认同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领导者应该与团队契合并且积极推动程序公平,激发员工的团队认同.
理论上说,市场分割将影响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而影响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尝试构建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199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市场分割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实施市场分割并不会以牺牲本地自主创新能力为代价,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存在时空异质性,区域内相邻地区的协同创新效应明显强于区域间相邻地区.研究结论有助于各级政府找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文章以全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劳动生产率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规模能显著促进创新投入,从而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劳动生产率调节了数字经济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各地区劳动生产率越高,数字经济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调节了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占比越高,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就越高.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小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
天下、封疆与郡邑,是中国传统历史叙述的主要空间取向,其本质是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导向的空间划分;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叙述,可分别称为"天下史""王朝史"以及"郡邑史".近代的中国历史叙述与历史学研究,则立足于科学的、历史主义的区域分划,以世界、"历史中国"与区域作为主要的空间取向,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区域历史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叙述与史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地域(及地方)、现代中国、全球的空间取向,分别对应着地域社会(地方社会)、领土国家主导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实体以及一体化的人类社会(人类共同体),并形成了地
色彩存在于宋代所有社会事物中,作用超出现代的想象.宋代建筑物的基本色调以土黄以及青、白为主,所谓粉墙黛瓦,饰之以红.宋代服色虽有细密的规定,整体趋势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呈宽松景象.民间服饰由单调变成五颜六色,官员服饰则向高贵的朱紫蔓延.宋代政治对色彩有所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可谓"色彩治国",作为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理民于无声有色之中.宋代的主色调并非冷色而是暖色.宋人还创造了新的色彩如油紫、碧色,瓷器釉色的创新更多,尤以紫、天青为突出;更有皮影、烟花等光彩创新.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色彩诗词名句,大多出自宋
"文学性"这个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堪称现代斯拉夫文论对世界文学理论的一大贡献.这一命题1919年由罗曼·雅各布森提出,后成为现代斯拉夫文论的一个轴心话语.百年来,学者们一直在追问何为"文学性",一直在探索"文学性"有哪些生成路径.对"文学性"理论深耕,有必要回到原点,回到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命题的语境;有必要回到元典,回到"文学性"这一话语诞生于其中的文本.从对大语境与小语境的梳理和对元典文本的探析可以看到,"文学性"这一命题是俄罗斯革命时代的产儿,是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学革命"的产儿.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重要学说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动机和模式都指向"能量"思想.他们用能量的转移和转换阐释诗歌文本意义的集聚、小说文本的阶梯式构造、文学体裁和文学界限的流动性,甚至文学话语的机制,但形式论者很少论述"能量"思想,这一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大多是以"对能量的直觉"的形式出现的,他们关于文学现象动态形式的思考都以对"能量的直觉"为基础.从"能量"思想出发,可以重新解读形式论学派一些美学问题,譬如"形式"和"内容"的对立是否近似于能量和信息的对立.分析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能量"思想有助于考察该学派一心要使文
驻村工作队作为微型组织和治理工具的双重载体,嵌入扶贫脱贫的场域之中,并在与上级组织、后盾单位、村干部、贫困户等行为主体的沟通与互动过程中,承载起密切干群关系、扩大社会资本和收入赋能等多重功能.在密切干群关系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作为组织载体,将组织成员及组织外的成员纳入实现总体目标的进程中,形成了"目标引领"的态势.在收入赋能的动态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为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形成了"因利共存"的局面.借助扩大社会资本的媒介功能,驻村工作队将目标与行动有效地黏合在一起.基于扶贫脱贫形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