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历史 真相揭秘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从1964年8月29日首次入侵中国领空实施侦察,至1971年年底,共达101架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21架,击毁率达20.8%,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
  美军入侵中国的无人机概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发动侵越战争期间,为了窃取中国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军事情报,又为避免有人驾驶侦察机在中国领空侦察时被击落后飞行员被俘,引起外交上的麻烦,故开始使用在美军BQM-34A“火蜂”式靶机的基础上,于1964年初改制的BQM-147G型侦察机来执行这一任务。
  该机的特点是:体积小(翼展3.91米、机长7.01米、机高2.04米)、重量轻(934千克)、飞行高度高(1.75~1.83万米,改进型BQM-147H/T型可达20~2.10万米)、续航时间长(4时25分)、航程远(3000千米)、亚音速飞行(速度750-800千米/小时)。机上装有一部HR-233型相机,收容宽度40千米、长度2000千米。该型无人机由DC-130型运输机挂载,飞行至预定经纬度定点投放,投放高度为5000-6000米,投放后无人机按预先装定在计算机内的速度、航向、高度数据飞行,转弯点也预先设定好,以便能准确通过要侦察的目标上空。
  机上侦察设备工作起止时间都编好在程序内。为了修正风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机上装有多普勒雷达和惯导系统,随时可测出偏流和偏流角,及时予以修正。完成任务后,在预定空域由地面无线电遥控伞降回收。后期可直接在空中回收,即DC-130上带有一种特殊的“回收钩”,在无人机打开降落伞下降过程中,钩住伞绳带回机场。回收后经检修可反复使用,是一种廉价且不担风险的、先进的侦察工具。
  初期打无人机屡遭挫折
  1964年8月29日,美军1架DC-130型运输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翼下挂载BQM-147G型无人机,飞抵南海上空投放。随后,无人机高度上升至1.75万米,时速750千米,从海南岛海口首次入侵中国领空,穿越雷州半岛,经广西南宁、梧州、广东兴宁、福建漳州,从厦门出海,到台湾北部湖口上空伞降回收。接着在9月初至10月上旬,美军又连续在中国南部诸省入侵侦察6架次。当时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对这种无人机性能和活动特点不甚了解,虽每次都出动歼击机进行拦截,但均未获战果。
  同年10月13日,1架美军BQM-147G第8次从广西友谊关上空入侵中国领空,继而窜到雷州半岛上空侦察。中国空军驻遂溪的航空兵第1师作战分队起飞1架歼-6进行截击。飞行员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在1.76万米高度上发现敌机,接敌中3次开炮,由于缺乏经验,动作不当,将炮弹打光仍未命中目标。飞行员不甘心,继续朝无人机冲去,决心将其撞下来。但因动作过猛,不仅没有撞到敌机,自己飞机却进入了螺旋,急剧地旋转下降高度,他几次试图改出螺旋均未成功,只得弃机跳伞,平安生还。
  空军屡战无果,又发生了战斗事故,从机关到部队都深感压力很大,广大指战员也十分焦急和忧虑。为此,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率工作组于10月15日赶赴遂溪基地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对策。笔者当时在空司任参谋,曾随刘司令员一同前往。
  刘司令员在当地召开现场会议,参战部队的指挥员、飞行人员以及有关战勤人员参加。会上发扬军事民主,充分发表意见,进一步搞清了美军无人机的性能、特点。详细了解每次战斗的经过,分析了未能击落敌无人机的原因,研究了对策。
  对于发生的战斗事故,刘司令员既充分肯定了飞行员在战斗中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又指出,空中斗争是非常复杂的,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讲科学、讲战术,既要消灭敌机又要保存自己,不能蛮干。刘司令员还指出,尽管敌机飞行高度高、体积小,但它的弱点是速度低,没有主动规避和还击能力。击落这种飞机的关键是要精确地引导歼击机压准目标航迹,飞行员要正确地选择最佳的跃升方案,还要有熟练的操纵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瞄准、射击、脱离等一系列战斗动作。使用现有装备的飞机,在升限高度上作战,是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我们功夫练到家,击落敌机是完全有可能的。不久又传来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千方百计打下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为了有效地打击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空军确定在南宁、遂溪、昆明、蒙自等地设立高空作战点,调配性能较好的歼-6、米格-21型飞机,组成精干的作战分队和指挥引导班子,苦练打无人机的技、战术动作,密切空地协同,制订各种特殊情况处置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研究和训练,终于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战法。海航驻海南岛部队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首次取得击落美军无人机战果
  1964年11月15日11时53分,地面预警雷达发现在海南岛陵水东170千米处上空有美军1架BQM-147G,航向320°,高度1.76万米,速度780千米/小时,经海南岛文昌、琼州海峡,直指澜洲岛。
  11时58分,空军驻遂溪机场的空1师作战分队的徐开通奉命驾驶歼-6起飞拦截,航向170°出航。12时20分,当徐开通驾机至高度1.62万米时,于左前方15千米处发现无人机拉烟(凝结尾迹),21分30秒压准敌机航迹,22分15秒距敌机3.8千米、高度1.66万米、观察角25°、上升角度15°-16°将飞机拉起做动力跃升,高度跃至1.75万米改平,从敌机后下方以5°进入角进入,用固定光环瞄准,距敌机400米、300米两次开炮均未命中。
  此时的徐开通稳住飞机,继续接敌,在距敌机230米处瞄准敌机腹部第三次开炮,一直打到距敌机140米,看到敌机中弹冒烟并掉下很多碎片时,迅速带左坡度脱离敌机,一团火球从上方几米的高度一掠而过,场面十分惊险。23分20秒,徐开通向指挥所报告。“击中目标”、“敌机反扣急旋下坠”,随即胜利返航。
  这是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歼-6型战机首次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从徐开通发现敌机到将其击落,仅耗时3分20秒,可谓战果辉煌。   敌变我变,捷报频传
  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被中国空军击落后,为摆脱继续遭受打击,便采取曲折多变的航线入侵。
  1965年1月2日中午,地面预警雷达在海南岛榆林南160千米上空发现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12时35分从榆林上空入侵。经万宁、文昌、海口、广东湛江、广西灵山等地,在入侵中国领空900多千米的航线上,90°以上的转弯达6次之多,每段飞行航线为120-180千米,企图摆脱中国歼击机压航迹跃升做升限截击。
  中国空军驻遂溪、南宁作战点的航空兵分队,采取多批次连续起飞,抓住敌机平直飞行地段,进行层层拦截的战法,先后起飞4架歼-6、2架米格-21,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每批歼击机均及时压准敌机航迹,空地密切协同,准确掌握跃升时机,到达顶点高度均构成有利攻击条件,2架米格-21飞行员发射了空空导弹,但均未命中目标。随后另4架歼-6飞抵距敌机有效射程时向其开炮,其中有2人击中敌机。敌机虽已冒烟但仍在飞行。此时空1师作战小分队张怀连驾歼-6升至1.77万米高空,在敌机多次转弯、目标航迹曲折的复杂情况下,地面领航员准确引导,飞行员采取正确的跃升方法,抓住敌机平飞的有效截击时机,距敌机175米果断开炮,将敌机右翼打掉,残骸坠落在南宁地区。这也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多机种协同作战,击落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据事后调研,发现米格-21悬挂的K-13型空空导弹是按照打击敌轰炸机要求设计的,导弹引信有10-14毫秒延迟起爆时间,以便打到轰炸机的要害部位,而无人机体积很小,发动机功率也小,红外辐射光源弱,导弹在目标前爆炸,因此没有打中敌机。
  1965年4月3日,美军无人机入侵中国领空又出新招,当天美军BQM-147G从广西凭祥上空侵入,高度1.8万米,经宁明、南宁、崇左等地,在370千米航线上,反复做30°-40°的“S”形机动飞行,这对地面指挥所引导歼击机压准敌机航迹十分困难。空18师飞行员董小海驾驶歼-6,与空军驻南宁指挥所密切协同,采取缓转弯、外跟踪、小坡度的方法接敌。此时敌机飞行高度高,机动次数多、范围大,因高空空气稀薄,作战条件更为复杂。但董小海沉着冷静,充分运用演练时掌握的作战方法和经验,在地面指挥引导下,抓住了有效截击地段,在广两那隆1.8万米高空,距敌机200米开炮,将敌机击落。
  随后的4月18日,空1师作战小分队张怀连又在云南蒙自地区1.8万米高空,击落美军无人机1架,残骸坠落在越南境内。这是张怀连第2次击落美军该型无人机。空9师朱以隆在12月24日和1966年3月23日,在云南蒙自地区也两次击落BQM-147G型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1966年1月3日,空3师鲁祥孝驾驶米格-21,在云南马关地区1.8万米高空,用火箭击落1架美军无人机,残骸坠于越南境内。这是该型飞机首次击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1967年6月12目,美军无人机又玩新花样,先在中国境外佯动飞行,尔后直窜中国领空,企图以突然手段达到侦察的目的。当日13时34分,地面预警雷达发现,在海南岛莺歌海西南105千米上空有美军无人机1架,高度1.83万米,时速650千米,14时05分从越南包克岛上空入陆,经先安、谅山,14时30分直插中国广西靖安、田阳。中国空军早有准备,14时03分,空3师刘光才驾驶歼-7从南宁机场起飞在空域待战。当敌机突然转向中国境内时,地面指挥所及时引导待战飞行员接敌。14时32分,歼击机距敌机25千米时,高度1.4万米、M数1.42,与敌机航向有55°夹角,刘光才用15。姿态角采取边转弯、边压航迹、边跃升的方法,到顶点高度时,压准了敌机航迹,为减小速度差,在距敌机5千米时关加力,放减速板,4千米时断续听到导弹音响信号,即发射导弹,但因故障未发出去。为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刘光才随即改用航炮攻击。当他驾机抵近敌机183米时果断开炮,打到57米,只用了13发炮弹,便将敌机击落,残骸坠落在广西德保地区。
  1968年1月20日,美军改用高度2万米以上的BQM-147H/T型无人机继续入侵中国领空。中国空军主要使用歼-7和地空导弹与其作战。当日13时24分,地面预警雷达在老挝川矿东75千米上空发现1架美BQM-147H,航向350°、时速750千米,13时38分经越南山罗继续北窜。13时50分从中国云南河口西北50千米处领空入侵,高度2.03万米,航向直指蒙自机场。13时37分,空3师韩永武、周永成驾驶歼-7从蒙自机场起飞。13时52分,韩永武驾机在跃升过程中,在1.4万米时发现敌机,随即跃升至顶点,高度达2.06万米。根据地面指令,在2.03万米高度上瞄准敌机,在飞行至距敌机164-54米处开炮。僚机周永成也在距敌机118-52米处开炮,二人先后击中敌机。该无人机右侧倾斜下坠于蒙自南5千米处。
  随后的3月7日和15日,空3师的江文兴、王志跃和张恩华、王志信,分别组成歼-7双机编队,在蒙自地区各击落1架BOM-147H。
  空军地空导弹第3营、第2营和第6营,分别于1967年9月17日在广西东兴地区、1968年3月22日在广西宁明地区、1969年10月28日在广西武鸣地区各击落1架BOM-147H/T。
  1968年11月,美国被迫停止轰炸越南北方,中国中南、西南边境空中斗争逐渐缓和。1971年12月后,美国无人机停止了入侵中国领空的活动。
  不断取胜的奥秘
  首先是从难从严实从战需要出发,苦练杀敌本领。空1师在1964年lO月13日战斗失利后,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组织7次升限高度试飞,摸清歼-6在南方地区上升、增速性能的变化,通过作图计算和理论分析,确定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修订了原定的引导预案,研究了空地共同掌握跃升时机的方案,以及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置,经过反复演练,通过11月15日击落敌机的战例证明是正确的。空18师作战指挥班子,在1965年4月3日指挥引导董小海击落美军无人机前的3个多月时间里,每月进行2-3次综合推演,并组织参战飞行员进行15°、17°、19°、20°姿态角的跃升试飞,平均每人飞了16次,摸索出一套适应升限作战需要的数据。他们还制作了6种简易练习器材,进行地面苦练。如练习射击距离判断、操纵飞机拉起动作要领,以及利用飞机座舱内的横竖标线准确判断观察角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空9师作战指挥班子,在1966年3月5日引导飞行员孙孝庆击落美军无人机前的两个多月时间内,组织部队实兵升限引导截击就达16次;指挥所有关人员参加战术研究,每周一次;截击无人机的图上作业练习达53次,可见击落敌机确实是苦练杀敌本领取得的。   第二,正确判断敌情,合理使用兵力。空、海军参战部队的指挥机关通过各种渠道,获息美军无人机母机的起飞时间和投放空域,针对各防区的天气情况,判断敌机可能入侵侦察的地区。当地面预警雷达发现美军无人机后,及时判明其入侵方向、航线和可能侦察的主要目标。
  在兵力使用上,采取梯次配最,紧密衔接,层层拦击。1966年3月23日,美军投放2架无人机在越南北方侦察,其中1架靠近中国云南边境上空,为防止其入侵,中国空军起飞2批歼击机,在敌机来袭航线东西两侧待战,当敌机刚一入侵中国领空,便引导歼击机进行跟踪,两批飞机鱼贯进入,最后被空9师飞行员朱以隆击落,残骸坠于云南蒙自地区。
  1967年4月29日,美军利用轰炸越南北方,中越边境越方一侧飞机较多,不易判明情况的时机,隐蔽投放1架无人机,采取边上升高度边入侵的战术。当边境地面雷达发现该机时,已入侵广西领空7千米,情况很突然。驻当地空军部队指挥员决心果断,命令在空中待战,准备打击入侵美军有人驾驶战术战斗机的空18师4架歼-6,一分为二,即一对双机继续在空域中监视境外美军有人机活动;另一对双机立即上升高度去打美军无人机。这样,即兼顾了两项任务,又赢得了时间,抓住了美军无人机还未上升到歼-6静升限高度前的有利战机,该师飞行员张金堂在1.65万米高度上将其击落,残骸坠于南宁地区。
  第三,充分利用有限截击地段压准敌机航迹,掌握好跃升时机,这是在升限高度上作战的关键。有效截击地段也就是在歼击机作战半径内,雷达、通信保障良好的地段,以保证地面指挥所领航员引导歼击机压准敌机航迹。掌握跃升时机是因敌机飞行高度高,已超过歼击机静升限,需通过积累速度后,作动力跃升,才能达到相应的高度,跃升时机和方法由空地共同来负责。歼击机跃升到顶点高度,要恰好在敌机正后方有效射击距离附近,因为这时歼击机已不能长时间保持平飞,故误差大了难以修正,如果位置不适,过远、过近、过偏都会失去攻击机会。而且在升限高度上,飞机反应迟缓,飞行员操纵飞机动作要柔和,否则容易发生发动机空中停车、飞机失速、螺旋等现象。初期打无人机屡遭挫折,多数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经过反复演练,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套战法,所以屡战屡胜。
  第四,攻击时要机动灵活,近战歼敌。由于美军无人机体积小、机翼薄,按正常射击距离开炮很难命中,即使命中,打不到要害部位也难以击落。所以飞行员都采取抵近射击,命中率很高。
  1965年4月3日,空18师董小海驾驶歼-6在广西那隆地区上空截击美军无人机,第一次跃升到顶点高度后,落后目标距离远,速度小,攻击不奏效。第二次进入时,当地面指挥所通报距敌机2500米、观察角24°,按计算已到拉起时机,此时董小海接受第一次教训,主动压缩拉起距离,当距敌机2000米、观察角30°方再拉起,在跃升过程中,他调整姿态角,修正航向,到达顶点高度1.8万米时,距敌机300米,已构成有利射击条件,他又抵近到200米才开炮,一举将敌机击落。
  1965年12月24日,空9师朱以隆驾驶歼-6在云南河口上空,高度1.825万米,距敌机300米以内开炮,打得敌机空中开花。1966年2月7日,空3师冯全民驾驶歼-7,在云南蒙自地区上空1.83万米高度上,距敌机372米开炮,打到32米,将敌机击落。他脱离时因距敌机过近,与敌机撞上,幸好伤势较轻,飞机返航安全降落。事后检查发现,飞机垂直安定面三分之一处有长113厘米、宽17-25厘米的撞伤裂口。
  1965年3月24日,海4师王相-在海南岛万宁上空击落1架美军无人机。1965年3月31日和8月21日,海4师舒积成驾驶歼-6,在海南岛陵水高空,两次击落美军无人机,开炮距离分别是109米和123米。1970年2月IO日,海8师周新成、祁德起在海南岛乐东高空击落美军无人机1架。
  据统计,空、海军航空兵部队击落的18架无人机,开炮距离在300米以内的占83.3%。这是飞行员高超的技术加勇敢无畏精神取得的胜利。
  中央领导的褒奖
  空、海军部队不断击落入侵的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1965年元旦,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参加首都举行的拥政爱民联欢会前,接见了首次击落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的空军飞行员徐开通等作战有功人员。
  1月9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叶剑英元帅、罗瑞卿大将在北京接见了击落敌机的有功人员,给予高度评价。合影时,周总理特意让徐开通站在前排正中,这使徐开通深感不安,一再退让。周总理笑着说:“有功之臣应该站在正中。”
  1965年4月朱德委员长接见空1师张怀连等功臣。同年周总理也在广西南宁接见了空18师董小海等作战有功人员。1967年12月3日,毛泽东主席接见海4师战斗英雄舒积成等人。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褒奖,极大地鼓舞了空、海军指战员保卫祖国领空的决心和意志。
  50年前的歼-6、歼-7型飞机还是中国军队的主战机种,曾21次将入侵的美军无人机击落,也曾在保卫祖国领空作战中创造辉煌的战绩,如今已被更先进的三代、四代战机所取代。通过实战证明,不论哪个年代,不管帝国主义者使用什么先进的武器,采取何种狡猾的手段,企图入侵中国捞到什么好处,是绝不会有好下场的,迟早会遭到被歼灭的命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
  从中国空军击落第一架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至今,时间已过去近50年。这段尘封的记忆值得我们永久珍藏。那些曾击落美无人机、创造中国高空空战辉煌战绩的飞行员如今有的已入古稀,有的已远离人世,更值得我们铭记,他们都是中国军队真正的英雄。
其他文献
如果有一架武装直升机摆在你面前,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战力,挂什么武器、遂行什么任务;你也可能会关注它的性能,飞多高、多快、多远、多久,能不能做斤斗、横滚甚至兰威茨曼;你甚至会关心它的航电系统、复合材料、飞控技术、数据链什么的。对兴趣人士来说,关注这些都很正常,但若是直升机专业人士,首先关注的肯定是三大“动部件”——旋翼系统、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三大“动部件”都属于旋转部件,需要在交变载荷下长期稳定工作
航空兵特殊的装备体制和独立的开发体系,使苏联在空空导弹发展上存在专机专用的特点,空军和防空军的战斗机一直分别装备着与飞机配套发展的空空导弹。不过在第四代(西方三代)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中,米格-29和苏-27却统一采用了R-27(AA-10)型空空导弹,这也是苏联首个通用于空军和防空军新机的导弹武器系统。    盛誉之下的R-27    俄罗斯设计R-27时采用了较先进的多军种通用化思想。基本型以空军
1    我的老家是山东莱州(掖县),父辈下关东来到东北谋生,几经辗转奔波,最后在长春市新立城安了家,祖父自学成了乡村郎中(医生)。父亲投奔奉军郭松龄部当了连长,后郭被张作霖所杀,他也回到家中,在长春开个小店谋生。母亲崔星齐一共生了三个子女,我大姐刘凤荣(刘以贞),大哥刘志贤(陆平,文革前的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文革中惨遭迫害、“文革”以后任七机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已离休)还有就是我了。
黯然收场的项目    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  1981年,美国陆军提出LHX(实验轻型直升机)计划,1988年6月21日发出招标书,1991年4月5日选定波音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联合研制RAH-66,1996年1月4日,“科曼奇”(Comanche)首飞成功,2000年6月1日,美国陆军同生产商签订了31亿美元的工程制造(EMD)合同。可以说,在本世纪到来之时,人们普遍对RAH-66抱有
这一个阳春三月,最吸引人的两个字当然是——核,战。  东边的太平洋,地震引发海啸,还引发了更大灾难,核泄漏。英俊的枝野幸男频频出来安慰大家,可是状况却随着他的话越来越严重。爆炸时说反应堆没事,结果现在几个堆芯熔毁;安全壳没问题,随后却飘出碘、铯,现在钚都出来了。“政府无任何隐瞒”,东京电力的过失“绝对不可原谅”。也许现在的状况仍旧是一个公司的事,还用不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来负责。  西边的北非,则在
美国《大西洋月刊》最近的一篇文章披露,五角大楼正在不惜血本打造一支以F-35“闪电Ⅱ”为主体的未来战机系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生产的F-35,其实不过是已经服役的F-22“猛禽”的简化版,除了那个取代仪表面板的触摸式液晶显示窗之外,并未超越国际公认的四代战机标准。不过,由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丹麦、意大利、荷兰、挪威、土耳其等8国参与研发并准备采购使用,它又被称为“联合战机项目”。而且,这还
曾被斯大林赞誉为“胜利武器”的T—34系列坦克,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各国武器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火力、机动力与防护力“三结合”在T—34身上得到完美体现。在广大军事迷耳熟能详的T—34坦克车族里,您可曾听说过一种基于T—34/85中型坦克开发的“导弹战车”呢?  全力“山寨”V—1  纳粹德国在临近灭亡的時刻,疯狂地抛出一系列“复仇武器”,以期挽回败局。尽管这些垂死挣扎无济于事,却令同盟国军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科技博物馆,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里展示了众多非常珍贵的航空历史藏品,当然少不了明星机型。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架神秘飞机——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  SR-71被誉为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飞机,它的最大速度约3.3马赫,执行常规飞行任务时,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000英里,已经超过了子弹的速度。同时,SR-71还可对10万平方英里以上的区域进行侦查,巡航高度为8
2011年11月15日,印度突然宣布成功试射“烈火”4型远程导弹,在亚洲国家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印度主流媒体祢其为印度导弹事业开启了“新时代”,似乎“烈火”4使印度一夜之间就跻身世界强国了。那么,被印度寄予厚望的“烈火”4究竟是一种什么阳样的导弹?其发展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来龙去脉  从名称看,“烈火”4属于印度“烈火”系列导弹。该系列导弹基本都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因此体积较小。关于“烈火”4导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让我们翻开辉煌的民兵发展史,去寻找英雄的故事。    地雷大王——赵守福    在陈列馆的民兵发展史厅,有一尊静默的雕塑,他肩背土枪,手拿地雷,两眼坚毅地望向前方,这就是著名的“地雷大王”——山东省海阳县赵疃村民兵赵守福,看着他脚下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地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硝烟滚滚、雷声隆隆的年代。  1940年2月12日,阴历正月初五,日寇的铁蹄踏入山东海阳县,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