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小学一年级,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究,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体育;一年级
作为体育老师,不是运动成绩好就可以了,更要会教。学校需要的不是运动员,而是一名会教书育人的体育老师。笔者在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最后总结出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树立优秀的标准
一年级同学普遍爱动,不爱动的也有,乱动的也有,大部分同学喜欢一起愉快地运动。对于不爱动的,乱动的同学开学初往往就能看出端倪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先“疏远”;对爱动的,喜欢一起运动的同学要特别“关照”。有一句话:表扬多数优秀的,也就是批评少数不优秀的。所以像排队、做操、列队跑圈,就要让一年级的学生树立一种为了荣誉而排队,为了优秀而做操,为了“能干”而跑圈的理念。因为你是优秀的,所以你才做得这么好,你才被大家认可,被我们认为的优秀标准而认可。那么哪些是优秀的标准呢?成为体育老师以来,笔者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体育课有哪些优秀的标准,每个学校或者体育老师都有独特的方法,这里仅仅交流胜利小学师徒传承的一些经验,如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相互交流。
(一)排队和走路的优秀标准,达到三个字要求“静、齐、快”。
小学体育课,老师们会到教室带同学们去操场。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作为体育老师通常会和同学说排队的要求。第一、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同学们必须在座位上安静地坐端正(双脚靠拢、小背挺起、两手放平、目视前方);第二、看清楚老师的手势,一根手指代表准备(坐端正),两根手指代表起立推椅子(要求动作轻,没有摩擦的声音),三根手指代表所有女同学到门口排队,四根手指代表所有男同学到门口排队。即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整齐地放好座椅,快速地到走廊上排队。
上面讲到的是学生从教室里到走廊上的过程,整个过程的要求就是“静、齐、快”。同样的道理,从走廊走到操场也是要求“静、齐、快”。即走路时不说话、前后队伍整齐(眼睛看前面同学后脑勺),队伍不整齐了快速调整。这两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要想做到动作整齐划一可不简单。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不能马虎。我通常是用口头表扬+奖励卡+反复练习来强化排队和走路时“静、齐、快”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接受口头表扬和奖励卡,只要体育老师不吝啬口头表扬和奖励卡,那么同学们也不会抗拒反复练习。但是要注意,这只是刚开学的头几次课,如果以后经常这样操作,同学们就不买账了。关键还是要带大家愉快地运动(后面再说)。
(二)跑步时的优秀标准,达到三个词要求“不说话、不插队、不掉队”。
从教室到走廊到操场,同学们熟练以后一般2到3分钟就能完成。来到操场上以后,美好的体育课就到眼前啦。我想每一个同学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啊!终于到操场啦!”但是离上课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跑步的要求。同学们已经3分钟没有自由啦(不知道以后这帮学生会怎么议论这个古板的体育老师……),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东张西望……这个时候我就宣布跑步的三个要求:不说话、不插队、不掉队。同学们跑步跑在跑道的白线上,左右两个人对齐,听到老师的口令“1——2——3——4——”后,跟着老师喊“1——2——3——4——”;听到老师的口令“1、2、3——4!”,跟着老师喊“1、2、3——4!”。这个时候同学们喊出来的口令特别响亮,因为他们已經5分钟没有说话啦。体育老师毕竟要上很多课,每节课都这么喊喉咙肯定吃不消。在以后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可以用哨音代替喊口令(相信体育老师,能把哨音吹出军号的感觉)。
二、体育课不是军训
一年级有些班级还参加过小小少年军,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不仅军姿站得好、口令响亮、步伐整齐,而且精气神都出来了。那么为什么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做不到这一点呢?或者说体育课为什么就不能立刻马上产生小小少年军的效果?我觉得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在学生做不好,而在我们用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学生们有没有做好。教官是军事化的管理,我对军训的感受是整个人的体力和精力得到了双重考验。
体育课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体育老师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纯军事化的管理虽然立马见效,但不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是缺少必要的课堂常规,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是体育课还是就像幼儿园时玩游戏一样?所以课堂常规教育不但不会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做体育老师如果有军人一样挺拔的身姿和嘹亮的口令,像运动员一样矫健的身手,还有像岳云鹏一样逗趣的微笑,那么即使长得黑一点也不影响同学喜欢你,喜欢你的体育课。
总而言之,一年级作为小学教学的起点,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师伟,创新与发展——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探析,2015,10.
[2]李培胜,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2016,08.
关键词:小学体育;一年级
作为体育老师,不是运动成绩好就可以了,更要会教。学校需要的不是运动员,而是一名会教书育人的体育老师。笔者在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最后总结出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树立优秀的标准
一年级同学普遍爱动,不爱动的也有,乱动的也有,大部分同学喜欢一起愉快地运动。对于不爱动的,乱动的同学开学初往往就能看出端倪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先“疏远”;对爱动的,喜欢一起运动的同学要特别“关照”。有一句话:表扬多数优秀的,也就是批评少数不优秀的。所以像排队、做操、列队跑圈,就要让一年级的学生树立一种为了荣誉而排队,为了优秀而做操,为了“能干”而跑圈的理念。因为你是优秀的,所以你才做得这么好,你才被大家认可,被我们认为的优秀标准而认可。那么哪些是优秀的标准呢?成为体育老师以来,笔者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体育课有哪些优秀的标准,每个学校或者体育老师都有独特的方法,这里仅仅交流胜利小学师徒传承的一些经验,如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相互交流。
(一)排队和走路的优秀标准,达到三个字要求“静、齐、快”。
小学体育课,老师们会到教室带同学们去操场。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作为体育老师通常会和同学说排队的要求。第一、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同学们必须在座位上安静地坐端正(双脚靠拢、小背挺起、两手放平、目视前方);第二、看清楚老师的手势,一根手指代表准备(坐端正),两根手指代表起立推椅子(要求动作轻,没有摩擦的声音),三根手指代表所有女同学到门口排队,四根手指代表所有男同学到门口排队。即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整齐地放好座椅,快速地到走廊上排队。
上面讲到的是学生从教室里到走廊上的过程,整个过程的要求就是“静、齐、快”。同样的道理,从走廊走到操场也是要求“静、齐、快”。即走路时不说话、前后队伍整齐(眼睛看前面同学后脑勺),队伍不整齐了快速调整。这两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要想做到动作整齐划一可不简单。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不能马虎。我通常是用口头表扬+奖励卡+反复练习来强化排队和走路时“静、齐、快”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接受口头表扬和奖励卡,只要体育老师不吝啬口头表扬和奖励卡,那么同学们也不会抗拒反复练习。但是要注意,这只是刚开学的头几次课,如果以后经常这样操作,同学们就不买账了。关键还是要带大家愉快地运动(后面再说)。
(二)跑步时的优秀标准,达到三个词要求“不说话、不插队、不掉队”。
从教室到走廊到操场,同学们熟练以后一般2到3分钟就能完成。来到操场上以后,美好的体育课就到眼前啦。我想每一个同学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啊!终于到操场啦!”但是离上课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跑步的要求。同学们已经3分钟没有自由啦(不知道以后这帮学生会怎么议论这个古板的体育老师……),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东张西望……这个时候我就宣布跑步的三个要求:不说话、不插队、不掉队。同学们跑步跑在跑道的白线上,左右两个人对齐,听到老师的口令“1——2——3——4——”后,跟着老师喊“1——2——3——4——”;听到老师的口令“1、2、3——4!”,跟着老师喊“1、2、3——4!”。这个时候同学们喊出来的口令特别响亮,因为他们已經5分钟没有说话啦。体育老师毕竟要上很多课,每节课都这么喊喉咙肯定吃不消。在以后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可以用哨音代替喊口令(相信体育老师,能把哨音吹出军号的感觉)。
二、体育课不是军训
一年级有些班级还参加过小小少年军,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不仅军姿站得好、口令响亮、步伐整齐,而且精气神都出来了。那么为什么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做不到这一点呢?或者说体育课为什么就不能立刻马上产生小小少年军的效果?我觉得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在学生做不好,而在我们用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学生们有没有做好。教官是军事化的管理,我对军训的感受是整个人的体力和精力得到了双重考验。
体育课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体育老师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纯军事化的管理虽然立马见效,但不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是缺少必要的课堂常规,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是体育课还是就像幼儿园时玩游戏一样?所以课堂常规教育不但不会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做体育老师如果有军人一样挺拔的身姿和嘹亮的口令,像运动员一样矫健的身手,还有像岳云鹏一样逗趣的微笑,那么即使长得黑一点也不影响同学喜欢你,喜欢你的体育课。
总而言之,一年级作为小学教学的起点,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师伟,创新与发展——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探析,2015,10.
[2]李培胜,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