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艺术院校受不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高就业率”的情况一去不返,艺术类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实际问题。本文以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对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进行再思考,帮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理清思路,找准方向。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就业指导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D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2
1 高等艺术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背景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其中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2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3万。无独有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我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口贸易锐减,就业率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当下,全国高等院校都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积极的态度,千方百计的促进毕业生就业。以设计艺术学院为例,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领导下,我们配合做好企业招聘会的组织工作、及时宣传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以专业老师为依托寻找行业内的用人信息、并积极推荐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我们感觉到,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的是“服务”的角色,为招聘的企业服务、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服务。学校并不能完完全全的创造就业机会,学校要做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引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业。
2 “设计外”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的“设计外”,是与“设计内”相对的,其实就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设计内”,就是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环节,它包括设计课程的学习,以及设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上的问题。而“设计外”,就是广义的学生教育环节,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要求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生活上遇到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打个比方,学生去用人单位面试、实习,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和专业素养供用人单位选择,属于“设计内”的范畴。而他们对于自己就业择业的思考、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以及展示自己才能的方式方法的考量,都属于“设计外”的范畴。
就一个学生而言,“设计外”的意义远比“设计内”的意义重要,“设计外”的教育活动,是解决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以及为人处事的问题,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善人”;“设计内”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思维创新的问题,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人”。在把学生培养成“能人”之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和方向。
3 对“设计外”的设计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往往给学生一生的走向“定型”,如果教育工作做得不好,影响的就是学生一生。“设计外”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终生教育,它以教育的长效机制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系。我个人认为,“设计外”的设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服务,要确保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落后、不褪色”,要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代代相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要有“杞人忧天”的应对理念。因为,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低出勤率问题已经给予我们足够的提醒。这种现象在艺术院校的高年级尤为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迟到、早退人数较多,连续旷课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即使在课堂,做的事情也与课程无关,玩手机、看小说、睡觉,对于老师讲课内容置之不理。
造成这种现象的无非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上,艺术类学生家庭在高投入的前提下,希望快速的收回成本,他们是实用的、功利的在思考问题,因此,家长和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快速的走上工作岗位,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严重的忽略其重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毕业时的课程合格依据,并不会对学生的个人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来讲,有两个原因,一是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设计类工作岗位的高回报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考查方式过于教条化,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者讲授形式单一,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课的考查方式也是普通的试卷考试,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回答出试题的几条幾款就可得分。
上述现象的列举,从局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艺术类学生群体中的流失,此种情况下,学生何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真正的自理。
因此,我们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还要把他培养成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其中,需要学校科学的组织、家长的说教、教师的指引和学生本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俗话讲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3.2 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务求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和感知层面,使其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学生工作人员应以“做人做事”两个方面入手,要给学生大方向上的指引,同时也要利用每一件学生事务,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教育。“做人”,其实是教育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目前我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85后,他们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庭生活中受着各方面的特权,但是一到学校,他们要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和他们同学四年,他们要以全新的角度去生活和交流,于是很多同学表现出不适应,自己在家庭的特权在学校完全行不通,必须要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必须要学会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素质好、反应快的同学很快就能适应同学之间的交流,理清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忍让和谦虚的生活态度,这样的同学,容易被同学们接受,会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任性的对待同学,完全以家庭娇惯的脾气处理同学关系,自己的生活也管理的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就不容易被同学们接受,成为了班级的孤僻分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同时又要大面积的进行集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周围的群体,正确的理清各种关系。“做事”,其实是“方法论”的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对大学的课程安排和自我学习安排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这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依赖性相对较重,而在大学学习环境里,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因此,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不知道如何利用骤然增多的课余时间。此时,“方法论”的教育就尤为重要,不仅是学习上的“方法论”,还有日常生活中的“方法论”,要教授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是指设计类教学单位将市场需要与课程安排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教学教法与市场接轨,进一步迎合市场的需求。比如,当前的广告策划,不光是要有新颖的广告创意,还要有新颖的展现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广告主的目光,以达成销售的目的。艺术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策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就可以按照企业流水线的模式来进行。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分组、分工,不同的学生承担项目组中的不同工作,做创意的、搞整体包装的、写策划案的、图片收集的、策划案讲解的,大家各司其职。在项目完成前,召开讨论会,按照招标要求完整的来一次演练,大家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出发,分析整个项目的利与弊,然后再修改,形成最好的方案,项目完成后教师给予点评,对他们在不同环节中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下一个项目,进行分工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作角色,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总结自己在不同岗位的工作成效,有助于他们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能力倾向,在面临实际的工作应聘时,他们才能够“有的放矢”。我相信,学生是愿意接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与市场结合度密切的教学模式的。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迅速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并能够快速的融入设计团队的工作当中。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行业规定,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找准市场与教学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3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学类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以专业学习为主;二是在校期间接受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主。三是是面对择业就业时的岗前实习,学生以展现个人才能为主,接受用人的挑选。
就高等艺术院校而言,学校是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大纲上都有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学校会分批次的组织学生去公司工厂实习,了解实际的生产流程,了解实际的运作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东西得到一一检验。以工业产品和旅游产品专业为例,很多学生在未去工厂实习以前所做的设计稿往往比较超前,具有创新的意识,因为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电脑软件将抽象的理念具象的表现出来。但是,去实际工厂实习以后,学生的设计思维产生很大的转变,他们变得畏首畏尾,做设计稿总是瞻前顾后,为什么?这是因为现有的工艺水平往往达不到学生创新的要求,很多创意无法用现有的设备和方法展现出来。因此,学生回到学校后,他们往往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思维”,在做新的设计之前,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创意是否符合现有工艺水平的要求。在我看来,这就是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它有效的提醒学生好高骛远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另外,这也促进了学生确立新一轮的创新目标,改进和提高现有工艺水平,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校期间接受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是学生锻炼个人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类学生在两年的基础性学习之后,就进入到专业学习的阶段,学校的教学内容会从“讲授讲解”转变为“指导点评”,“讲授讲解”是教师将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做什么设计、怎么去完成这种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现在和未来的走向如何;而“指导点评”,是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进入实际的动手阶段,用自己对这门设计课程的理解,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在专业学习阶段,已经有学生能够按照企业的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学生都通过专业教师、网络接受实际的设计任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既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又能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择业就业前的岗前实习,是学生工作人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侧重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设计能力已经定型,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调节。而就业准备,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只要学生工作人员认真的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学生的职业着装、面试准备、实习须知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运用。当然,教育工作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在教会学生应对面试的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素养、诚信守时的人生态度以及廉洁勤奋的做人原则,要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上三种社会实践活动都十分必要,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现实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3.4 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发掘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二是善于搭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
善于发掘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就是要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有三点是必须重视的:第一是培养目标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在我国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但是,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也让高等艺术教育感觉到,艺术和艺术设计不再是少数人的专长,它越来越大众化、市场化,受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当代艺术家要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越来越难,“艺术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那种花大力气培养艺术家的“精英教育”并不被社会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普及和艺术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家,而是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艺术工作者”。 第二是就业指导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就高等艺术院校而言,受不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高就业率”的情况一去不返,艺术类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实际问题。如果还用以前的思想观念被动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会错过开展工作的良好时机,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及时的指导,就不能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很可能错失就业机会。第三是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真正的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为用人单位服好务,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也不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必须要针对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既要解决短期内学生遇到的问题,又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将就业指导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择业就业观念。
善于搭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就是充分运用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我认为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符合市场要求的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工作平台、毕业生宣传平台、自主创业平台、就业孵化平台和产品开发平台。前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而后两个平台,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新机遇。自主创业平台,是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创业比赛,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组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和小额贷款咨询服务,积极联系当地创意产业基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就业孵化平台和产品开发平台,是艺术院校设计类学生制作一些符合市场要求的创意产品,学校给予积极的支持,帮助他们开发、包装,创立学生自己的艺术品牌。
以上,就是我对学生“设计外”的设计,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指导工作几个层面,探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谁的大学》.薛涌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
[2] 《大學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钟谷兰、杨开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蒋勋著,三联书店,2008.7.
[4]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甘阳、陈来、苏力主编 三联书店,2006.8.
[5]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 三联书店 2008.7.
[6] 《“封闭的社会”的变革之策》倪玉珍.《读书》三联书店 2008.8.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就业指导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D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2
1 高等艺术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背景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其中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2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3万。无独有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我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口贸易锐减,就业率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当下,全国高等院校都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积极的态度,千方百计的促进毕业生就业。以设计艺术学院为例,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领导下,我们配合做好企业招聘会的组织工作、及时宣传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以专业老师为依托寻找行业内的用人信息、并积极推荐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我们感觉到,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的是“服务”的角色,为招聘的企业服务、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服务。学校并不能完完全全的创造就业机会,学校要做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引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业。
2 “设计外”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的“设计外”,是与“设计内”相对的,其实就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设计内”,就是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环节,它包括设计课程的学习,以及设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上的问题。而“设计外”,就是广义的学生教育环节,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要求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生活上遇到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打个比方,学生去用人单位面试、实习,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和专业素养供用人单位选择,属于“设计内”的范畴。而他们对于自己就业择业的思考、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以及展示自己才能的方式方法的考量,都属于“设计外”的范畴。
就一个学生而言,“设计外”的意义远比“设计内”的意义重要,“设计外”的教育活动,是解决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以及为人处事的问题,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善人”;“设计内”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思维创新的问题,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人”。在把学生培养成“能人”之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和方向。
3 对“设计外”的设计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往往给学生一生的走向“定型”,如果教育工作做得不好,影响的就是学生一生。“设计外”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终生教育,它以教育的长效机制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系。我个人认为,“设计外”的设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服务,要确保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落后、不褪色”,要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代代相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要有“杞人忧天”的应对理念。因为,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低出勤率问题已经给予我们足够的提醒。这种现象在艺术院校的高年级尤为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迟到、早退人数较多,连续旷课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即使在课堂,做的事情也与课程无关,玩手机、看小说、睡觉,对于老师讲课内容置之不理。
造成这种现象的无非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上,艺术类学生家庭在高投入的前提下,希望快速的收回成本,他们是实用的、功利的在思考问题,因此,家长和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快速的走上工作岗位,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严重的忽略其重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毕业时的课程合格依据,并不会对学生的个人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来讲,有两个原因,一是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设计类工作岗位的高回报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考查方式过于教条化,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者讲授形式单一,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课的考查方式也是普通的试卷考试,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回答出试题的几条幾款就可得分。
上述现象的列举,从局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艺术类学生群体中的流失,此种情况下,学生何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真正的自理。
因此,我们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还要把他培养成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其中,需要学校科学的组织、家长的说教、教师的指引和学生本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俗话讲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3.2 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务求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和感知层面,使其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学生工作人员应以“做人做事”两个方面入手,要给学生大方向上的指引,同时也要利用每一件学生事务,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教育。“做人”,其实是教育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目前我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85后,他们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庭生活中受着各方面的特权,但是一到学校,他们要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和他们同学四年,他们要以全新的角度去生活和交流,于是很多同学表现出不适应,自己在家庭的特权在学校完全行不通,必须要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必须要学会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素质好、反应快的同学很快就能适应同学之间的交流,理清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忍让和谦虚的生活态度,这样的同学,容易被同学们接受,会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任性的对待同学,完全以家庭娇惯的脾气处理同学关系,自己的生活也管理的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就不容易被同学们接受,成为了班级的孤僻分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同时又要大面积的进行集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周围的群体,正确的理清各种关系。“做事”,其实是“方法论”的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对大学的课程安排和自我学习安排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这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依赖性相对较重,而在大学学习环境里,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因此,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不知道如何利用骤然增多的课余时间。此时,“方法论”的教育就尤为重要,不仅是学习上的“方法论”,还有日常生活中的“方法论”,要教授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是指设计类教学单位将市场需要与课程安排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教学教法与市场接轨,进一步迎合市场的需求。比如,当前的广告策划,不光是要有新颖的广告创意,还要有新颖的展现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广告主的目光,以达成销售的目的。艺术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策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就可以按照企业流水线的模式来进行。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分组、分工,不同的学生承担项目组中的不同工作,做创意的、搞整体包装的、写策划案的、图片收集的、策划案讲解的,大家各司其职。在项目完成前,召开讨论会,按照招标要求完整的来一次演练,大家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出发,分析整个项目的利与弊,然后再修改,形成最好的方案,项目完成后教师给予点评,对他们在不同环节中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下一个项目,进行分工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作角色,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总结自己在不同岗位的工作成效,有助于他们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能力倾向,在面临实际的工作应聘时,他们才能够“有的放矢”。我相信,学生是愿意接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与市场结合度密切的教学模式的。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迅速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并能够快速的融入设计团队的工作当中。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行业规定,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找准市场与教学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3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学类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以专业学习为主;二是在校期间接受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主。三是是面对择业就业时的岗前实习,学生以展现个人才能为主,接受用人的挑选。
就高等艺术院校而言,学校是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大纲上都有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学校会分批次的组织学生去公司工厂实习,了解实际的生产流程,了解实际的运作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东西得到一一检验。以工业产品和旅游产品专业为例,很多学生在未去工厂实习以前所做的设计稿往往比较超前,具有创新的意识,因为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电脑软件将抽象的理念具象的表现出来。但是,去实际工厂实习以后,学生的设计思维产生很大的转变,他们变得畏首畏尾,做设计稿总是瞻前顾后,为什么?这是因为现有的工艺水平往往达不到学生创新的要求,很多创意无法用现有的设备和方法展现出来。因此,学生回到学校后,他们往往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思维”,在做新的设计之前,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创意是否符合现有工艺水平的要求。在我看来,这就是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它有效的提醒学生好高骛远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另外,这也促进了学生确立新一轮的创新目标,改进和提高现有工艺水平,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校期间接受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是学生锻炼个人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类学生在两年的基础性学习之后,就进入到专业学习的阶段,学校的教学内容会从“讲授讲解”转变为“指导点评”,“讲授讲解”是教师将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做什么设计、怎么去完成这种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现在和未来的走向如何;而“指导点评”,是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进入实际的动手阶段,用自己对这门设计课程的理解,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在专业学习阶段,已经有学生能够按照企业的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学生都通过专业教师、网络接受实际的设计任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既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又能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择业就业前的岗前实习,是学生工作人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侧重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设计能力已经定型,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调节。而就业准备,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只要学生工作人员认真的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学生的职业着装、面试准备、实习须知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运用。当然,教育工作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在教会学生应对面试的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素养、诚信守时的人生态度以及廉洁勤奋的做人原则,要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上三种社会实践活动都十分必要,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现实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3.4 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发掘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二是善于搭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
善于发掘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就是要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有三点是必须重视的:第一是培养目标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在我国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但是,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也让高等艺术教育感觉到,艺术和艺术设计不再是少数人的专长,它越来越大众化、市场化,受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当代艺术家要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越来越难,“艺术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那种花大力气培养艺术家的“精英教育”并不被社会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普及和艺术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家,而是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艺术工作者”。 第二是就业指导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就高等艺术院校而言,受不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高就业率”的情况一去不返,艺术类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实际问题。如果还用以前的思想观念被动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会错过开展工作的良好时机,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及时的指导,就不能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很可能错失就业机会。第三是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真正的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为用人单位服好务,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也不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必须要针对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既要解决短期内学生遇到的问题,又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将就业指导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择业就业观念。
善于搭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就是充分运用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我认为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符合市场要求的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工作平台、毕业生宣传平台、自主创业平台、就业孵化平台和产品开发平台。前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而后两个平台,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新机遇。自主创业平台,是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创业比赛,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组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和小额贷款咨询服务,积极联系当地创意产业基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就业孵化平台和产品开发平台,是艺术院校设计类学生制作一些符合市场要求的创意产品,学校给予积极的支持,帮助他们开发、包装,创立学生自己的艺术品牌。
以上,就是我对学生“设计外”的设计,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指导工作几个层面,探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谁的大学》.薛涌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
[2] 《大學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钟谷兰、杨开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蒋勋著,三联书店,2008.7.
[4]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甘阳、陈来、苏力主编 三联书店,2006.8.
[5]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 三联书店 2008.7.
[6] 《“封闭的社会”的变革之策》倪玉珍.《读书》三联书店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