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归纳总结《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国家职业卫生标准FBZ/T213—2008)的多项产出,可以为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建设的形成过程以及进展进行概述,可以选择与中国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现状相比较的国际权威的相关技术指南、公约以及技术工具等。研究结果显示,物理性、化学性以及生物性的有害因素和工效学因素等均是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涵盖面,随着相关防护导则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具有很大差距,需要从国际、国家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等三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我国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不仅与医护人员自身有关,还与全民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促进全民健康和劳动者健康,便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职业健康意识和职业健康行为。本文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工具、标准以及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
1.2 方法
深入研究与分析《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同时与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相结合,采取系统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进展进行总结,与国际权威的相关公约、技术指南以及技术工具等進行对比研究,提出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的最佳策略。
2 结果
2.1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需求
2.1.1 职业性有害因素以及健康影响、预防控制措施等
经过分析得知,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有害因素等,其中物理性有害因素会灼伤眼和皮肤,含有打击伤、创伤、听力损失、癌症、生理和心理创伤。需要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控制以及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化学性有害因素会刺激眼和皮肤,产生哮喘、变应原性反应、皮炎、周围神经病变、肝功能衰竭、癌症以及流产等,需要消除不必要的化学物质,使用同样有效但是毒性较小的化学物质替代,工程控制、组织控制以及环境控制等。而生物性有害因素会使得医护人员产生HIV感染和艾滋病、肺结核、肝炎、肝癌以及其它疾病。需要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控制以及配备个人防护用品[1]。
2.1.2医护人员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的类型
医护人员在面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时,需要进行控制,有效的控制主要包括标准防护、工程控制、管理及职业安全卫生操作、环境控制等,其中标准防护包括洗手和抗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适当处理设备和用品、预防锐器伤、环境清洁以及泄露管理、适当处理废弃物等。工程控制包括更安全的针头,第IV代无针系统,机械搬举设备,隔离处理危险药物等。管理及职业安全卫生操作包括规范医疗卫生操作规程、保护完整的职业卫生安全体系、隔离传染患者、指导培训全员、实施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等。环境控制包括清理泄露、管理废弃物、采样和测定空气颗粒物、消毒表面和设备,不在工作场所进食、清理通道和保证地面干燥等。
2.2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的3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零星的政策推动以及科学研究,在职业病法等法律调整范围内加入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此阶段主要涉及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护理条例》等,医疗卫生机构也适用了一些相关的综合专业卫生标准,例如《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1—2007)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等。
2.2.2 第二阶段
除了国家放射性职业卫生之外,针对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首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于2008年正式发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该项卫生标准将职业性艾滋病直接纳入我国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这象征着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取得了里程碑的胜利。
2.2.3 第三阶段
与翻译引进,推广应用WHO和ILO联合开发的技术工具进行结合,对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体系进行发展、推动和实践,培训全国师资, 提高试点医院领导的能力,组织试点医院的院长座谈与交流 ,探索出自主防护的新模式。
2.3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效果
2.3.1 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行研制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职业接触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用人单位应遵循的职业卫生防护原则和履行的职责、危害告知、风险控制、职业接触后的评估、预防和随访、职业卫生信息和培训、6个附录以及记录的保存、管理和转移。为了更加有效地执行该项导则,我们研制出《医疗卫生机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干预量化评估表》,该项评估表包括16个方面,总分1000分[2]。
2.3.2 引入IL0和WH0多个技术工具
国际相关组织十分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全与防护,因此多年来制定出了很多项目、技术文件、指南和政策文件。我国在近些年也一直引进国际上多个技术工具,对我国推广应用Health WISE的国家行为方案和重点进行合理确定。
3 结语
本文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进行探讨、研究与分析,从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需求、防护发展的3个阶段以及防护工作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叙述,但是本人看法受水平所限,还望相关学者与专家评判与指正。
参考文献:
[1]肖肖,杨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05):55-61.
[2]贾玉玲,杨艳玲.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东化工,2020,49(02):174-175.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我国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不仅与医护人员自身有关,还与全民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促进全民健康和劳动者健康,便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职业健康意识和职业健康行为。本文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工具、标准以及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
1.2 方法
深入研究与分析《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同时与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相结合,采取系统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进展进行总结,与国际权威的相关公约、技术指南以及技术工具等進行对比研究,提出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的最佳策略。
2 结果
2.1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需求
2.1.1 职业性有害因素以及健康影响、预防控制措施等
经过分析得知,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有害因素等,其中物理性有害因素会灼伤眼和皮肤,含有打击伤、创伤、听力损失、癌症、生理和心理创伤。需要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控制以及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化学性有害因素会刺激眼和皮肤,产生哮喘、变应原性反应、皮炎、周围神经病变、肝功能衰竭、癌症以及流产等,需要消除不必要的化学物质,使用同样有效但是毒性较小的化学物质替代,工程控制、组织控制以及环境控制等。而生物性有害因素会使得医护人员产生HIV感染和艾滋病、肺结核、肝炎、肝癌以及其它疾病。需要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控制以及配备个人防护用品[1]。
2.1.2医护人员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的类型
医护人员在面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时,需要进行控制,有效的控制主要包括标准防护、工程控制、管理及职业安全卫生操作、环境控制等,其中标准防护包括洗手和抗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适当处理设备和用品、预防锐器伤、环境清洁以及泄露管理、适当处理废弃物等。工程控制包括更安全的针头,第IV代无针系统,机械搬举设备,隔离处理危险药物等。管理及职业安全卫生操作包括规范医疗卫生操作规程、保护完整的职业卫生安全体系、隔离传染患者、指导培训全员、实施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等。环境控制包括清理泄露、管理废弃物、采样和测定空气颗粒物、消毒表面和设备,不在工作场所进食、清理通道和保证地面干燥等。
2.2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的3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零星的政策推动以及科学研究,在职业病法等法律调整范围内加入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此阶段主要涉及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护理条例》等,医疗卫生机构也适用了一些相关的综合专业卫生标准,例如《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1—2007)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等。
2.2.2 第二阶段
除了国家放射性职业卫生之外,针对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首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于2008年正式发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该项卫生标准将职业性艾滋病直接纳入我国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这象征着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取得了里程碑的胜利。
2.2.3 第三阶段
与翻译引进,推广应用WHO和ILO联合开发的技术工具进行结合,对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体系进行发展、推动和实践,培训全国师资, 提高试点医院领导的能力,组织试点医院的院长座谈与交流 ,探索出自主防护的新模式。
2.3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效果
2.3.1 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行研制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职业接触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用人单位应遵循的职业卫生防护原则和履行的职责、危害告知、风险控制、职业接触后的评估、预防和随访、职业卫生信息和培训、6个附录以及记录的保存、管理和转移。为了更加有效地执行该项导则,我们研制出《医疗卫生机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干预量化评估表》,该项评估表包括16个方面,总分1000分[2]。
2.3.2 引入IL0和WH0多个技术工具
国际相关组织十分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全与防护,因此多年来制定出了很多项目、技术文件、指南和政策文件。我国在近些年也一直引进国际上多个技术工具,对我国推广应用Health WISE的国家行为方案和重点进行合理确定。
3 结语
本文对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进行探讨、研究与分析,从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需求、防护发展的3个阶段以及防护工作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叙述,但是本人看法受水平所限,还望相关学者与专家评判与指正。
参考文献:
[1]肖肖,杨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05):55-61.
[2]贾玉玲,杨艳玲.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东化工,2020,49(0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