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月注定是一年中不平凡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迎来了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开学。九月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开学季”,有些同学还恶搞地把“开学”比作一部惊悚恐怖的大片呢!那么,在中国古代,人们要不要上学呢?他们在学校里又做些什么呢?
学校在哪?
鲁迅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是这样描述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私塾就是我国古代学校的缩影。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先生,学校的地点就在老先生的家里。有人说,这样的学校也太不正规了吧?
NO!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才是中国古代学生求学的开始,是得到政府认可的。中国古代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记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这段翻译为:“古代设学校,每一闾(lǚ)的学校叫塾,每一党的学校叫庠,每一术的学校叫序,在国都设有大学。新生每年都可入学,隔年考试一次。”
古今一样,社会的最小组织是家,《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而且在这里“术”是一个通假字,通“遂”。家、党、术、国是按照区域大小划分,塾、庠、序、学则是根据学校级别划分。
塾属于基础教育,有私塾、家塾、村塾等;学是国家最高学府,也就是太学、国子监。作为基础教育的塾,因为规模较小,所以相对比较简陋,而地方州县的学校,或者是国家学府,那就相当气派了。
老师何人?
古代的这些学校,都是哪些人在担任教师?我们先从最高学府国子监说起。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太学”就成为古代的最高学府了。后来几次更名,西晋时改名为“国子学”,唐代将“国子学”改名为“国子监”后,该名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国子监一直都是最高学府,是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被称为明代“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曾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这样描述学生们在太学的学习情况: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是说国子监汇集了许多饱学之士。国子监的校长称为“祭酒”,副校长称为“司业”,而老师称为“博士”。从古到今谁在国子监里担任过老师?董仲舒、祖冲之、韩愈、程颐……提到这些人,我们应该不会怀疑学校的教学质量了!能够在国子监担任老师的,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超级学霸。
最高学府的教学质量毋庸置疑,地方上的教学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早在宋代就有“假儒不识字者”冒充私塾先生的笑话,这个故事到了明代冯梦龙笔下写得更详细:
昔有宿儒过村学中,闻其训“都都平丈我”,知其讹也,校正之,学童皆骇散。时人为之语曰:“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此外,清代游戏主人编写的《笑林广记》里,也有许多段子讽刺不学无术的私塾先生。
当然,更多老师是博学多识、严谨执教的先生。比如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鲁迅评价他“极方正、质朴、博学”。
学些什么?
今天的学校要学很多门课程,在古代的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奉行儒家思想,所以儒家经典一直都是学校重要的课程。孔子当老师的时候,首先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主要侧重于技能方面。根据《论语》记载,孔子会在课堂上谈论仁、义、礼这些有深度的话题。
到了后来,他的学生曾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写成一篇著作,名为《大学》。古代的小学和大学与今天的說法完全不同。小学侧重于学问,而大学侧重于人格修养。在曾子的《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校的教学目标,我们或可称之为“君子修炼手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文字被称为《大学》的纲领。古代人上学,先从“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开始,最终达到“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出,古代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格修养和未来发展。
西汉学者戴圣在《礼记·学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这样写道: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段话其实就是学生九年内所要完成的学业目标。从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和辨别志向的能力,一直到第九年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临事不惑。可以说,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相当强的。
在今天看来,古代教育纵然有很多优势,但并非完美无缺,最终还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慢慢被现代教育替代。但,无论古今,珍惜时光、学有所成,都是学子应该做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汉代就开始传唱的诗句,一直警示着无数学子。
九月已至,调整好状态,抓紧时间上学去吧!
学校在哪?
鲁迅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是这样描述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私塾就是我国古代学校的缩影。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先生,学校的地点就在老先生的家里。有人说,这样的学校也太不正规了吧?
NO!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才是中国古代学生求学的开始,是得到政府认可的。中国古代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记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这段翻译为:“古代设学校,每一闾(lǚ)的学校叫塾,每一党的学校叫庠,每一术的学校叫序,在国都设有大学。新生每年都可入学,隔年考试一次。”
古今一样,社会的最小组织是家,《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而且在这里“术”是一个通假字,通“遂”。家、党、术、国是按照区域大小划分,塾、庠、序、学则是根据学校级别划分。
塾属于基础教育,有私塾、家塾、村塾等;学是国家最高学府,也就是太学、国子监。作为基础教育的塾,因为规模较小,所以相对比较简陋,而地方州县的学校,或者是国家学府,那就相当气派了。
老师何人?
古代的这些学校,都是哪些人在担任教师?我们先从最高学府国子监说起。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太学”就成为古代的最高学府了。后来几次更名,西晋时改名为“国子学”,唐代将“国子学”改名为“国子监”后,该名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国子监一直都是最高学府,是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被称为明代“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曾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这样描述学生们在太学的学习情况: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是说国子监汇集了许多饱学之士。国子监的校长称为“祭酒”,副校长称为“司业”,而老师称为“博士”。从古到今谁在国子监里担任过老师?董仲舒、祖冲之、韩愈、程颐……提到这些人,我们应该不会怀疑学校的教学质量了!能够在国子监担任老师的,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超级学霸。
最高学府的教学质量毋庸置疑,地方上的教学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早在宋代就有“假儒不识字者”冒充私塾先生的笑话,这个故事到了明代冯梦龙笔下写得更详细:
昔有宿儒过村学中,闻其训“都都平丈我”,知其讹也,校正之,学童皆骇散。时人为之语曰:“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此外,清代游戏主人编写的《笑林广记》里,也有许多段子讽刺不学无术的私塾先生。
当然,更多老师是博学多识、严谨执教的先生。比如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鲁迅评价他“极方正、质朴、博学”。
学些什么?
今天的学校要学很多门课程,在古代的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奉行儒家思想,所以儒家经典一直都是学校重要的课程。孔子当老师的时候,首先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主要侧重于技能方面。根据《论语》记载,孔子会在课堂上谈论仁、义、礼这些有深度的话题。
到了后来,他的学生曾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写成一篇著作,名为《大学》。古代的小学和大学与今天的說法完全不同。小学侧重于学问,而大学侧重于人格修养。在曾子的《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校的教学目标,我们或可称之为“君子修炼手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文字被称为《大学》的纲领。古代人上学,先从“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开始,最终达到“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出,古代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格修养和未来发展。
西汉学者戴圣在《礼记·学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这样写道: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段话其实就是学生九年内所要完成的学业目标。从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和辨别志向的能力,一直到第九年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临事不惑。可以说,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相当强的。
在今天看来,古代教育纵然有很多优势,但并非完美无缺,最终还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慢慢被现代教育替代。但,无论古今,珍惜时光、学有所成,都是学子应该做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汉代就开始传唱的诗句,一直警示着无数学子。
九月已至,调整好状态,抓紧时间上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