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级地震前后五大连池流体异常分析

来源 :防灾减灾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hch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五大连池流体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9.0级地震前后,流体观测数据不论是震前、震时、震后均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同一地震的反应,不同测项水位、水温反应不相同,同一测项水温不同深度亦不相同。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大连九龙地磁监测中心建设过程中场地磁场梯度的跟踪测量情况。根据中国“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电磁部分的要求,在地磁台站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质子旋进式磁力
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标准定额体系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人工核算、测算、统计分析、经验评估,对已建和筹建工程项目进行数据的汇集计算,根据分析将地震行业建设工程定额及
本文运用动力时程反应分析方法,针对某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利用FLAC3D对其取水隧洞进行了抗震分析,得到了其衬砌内力包络图。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圆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的优劣性。计算结果表明,圆形隧洞受力优于马蹄形,计算结果可为隧洞抗震分析提供依据。
主要利用锦州义县地震站“十五”观测以来的数字化地电阻率整点值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阻率观测过程中存在雷电干扰、降雨
本文从小波变换原理入手,选取正交小波(Daubechies小波)对前郭井近10年水化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很好的抑制数据的干扰,将原始信息中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分辨出来。运用小波变换对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后,映震效果明显优于原始资料,一些趋势变化和短临变化更直观,异常信息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利用前兆数据进行地震预测。
依据GB/T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二部分电磁观测,及DB/T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相关要求,应用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对拟建设的黑龙江省同江地磁台观测场地
2010年7月3日延庆地震台五里营井流体测项均出现大幅波动现象。本文台站人员通过科学系统分析,确定此异常变化是由于该井泄流管最高端憋气造成,并采用类似暖气跑风的原理,对泄流管进行了改造,使所有流体测项恢复正常观测。
介绍了基于黑龙江省地震行业网构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案例。详述该系统的部署架构与实施方案,列举该系统的远程会议与培训、协同办公等多项典型功能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对
推导了sPn与Pn波走时差与震源深度的关系。方程中sPn与Pn波的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区域地壳模型和震源深度有关。根据该方程,提出用近震震相sPn与Pn的走时差来测定地震深度的简便、准确方法。运用本方法对2010年6月22日与2012年10月20日发生在宁夏永宁M4.9、M4.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测定,并与Jopens测定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所测得的结果较准确、可靠。
总结了丰满台水管仪两个测项在4次≥8级大震前记录的前兆波,对其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可能是断层预滑或断裂预扩展产生的,可能是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反应,对大震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对前兆波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震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