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引领着中华儿女不断地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优秀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基于此点,探究了传统文化运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50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性,它体现了大国之风貌,由此,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已经出现了“忘本”的想象,并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处于培养和发展阶段,正是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好时机。因此应该加强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受到思维上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并没有很高的参与度。并且他们还处于对周围事物是一种具象认识的阶段,所以很多時候并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也无法从课文内容中挖掘相关的人文素养。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能够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文化体系框架的建构,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阅读材料中包含着重要的文学价值,所以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要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地展现,引导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文学常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感悟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每一部文学经典都包含着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积极地引导,让学生通过一些文字的表述、图片的展示、作者的感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在我国文学瑰宝的熏陶下,培养出民族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感受古人的智慧。通过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题材,对每一个活灵活现人物的分析和感知,体悟到每一个故事别具一格的美。通过对四大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利用古诗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语言精练、情感丰富,读来又十分有韵味的诗句。因此,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抵挡的文学魅力,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由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古诗词,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部编版的课本教材为例,在《游子吟》中,歌颂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奉献,教育学生要感激母亲,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在《悯农》中,通过对农民的一些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珍惜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资源。又比如在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不仅读出了作者身为女人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也让学生明白了古人的爱国热情,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主义价值观。
通过这些故事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讲述相关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者哲理。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吟咏,将情感投入于诗的意境中,进而和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进而提升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达到理解并感悟诗词的效果。
3、结合传统节日,切实践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春节等。也有一些特有的民间文化,比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更有一些民族间的文化,比如泼水节、火把节等等。这些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都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节日、节气以及各种活动进行探究和分析,设置不同的文化专题。
比如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搜寻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优秀作品,甚至可以向学生讲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学内涵。又比如,民间有在冬至那天喝羊肉汤或者吃饺子的传统,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时候,便可以自行探究这种传统的由来,甚至还可以画出手抄报。只有在这种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人文素养是有着极大影响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传承经典,弘扬优秀文化,积淀学生的文学涵养。
参考文献
[1]李永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09):141+143.
[2]朱学丽.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42.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50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性,它体现了大国之风貌,由此,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已经出现了“忘本”的想象,并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处于培养和发展阶段,正是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好时机。因此应该加强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受到思维上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并没有很高的参与度。并且他们还处于对周围事物是一种具象认识的阶段,所以很多時候并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也无法从课文内容中挖掘相关的人文素养。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能够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文化体系框架的建构,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阅读材料中包含着重要的文学价值,所以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要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地展现,引导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文学常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感悟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每一部文学经典都包含着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积极地引导,让学生通过一些文字的表述、图片的展示、作者的感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在我国文学瑰宝的熏陶下,培养出民族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感受古人的智慧。通过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题材,对每一个活灵活现人物的分析和感知,体悟到每一个故事别具一格的美。通过对四大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利用古诗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语言精练、情感丰富,读来又十分有韵味的诗句。因此,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抵挡的文学魅力,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由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古诗词,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部编版的课本教材为例,在《游子吟》中,歌颂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奉献,教育学生要感激母亲,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在《悯农》中,通过对农民的一些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珍惜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资源。又比如在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不仅读出了作者身为女人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也让学生明白了古人的爱国热情,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主义价值观。
通过这些故事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讲述相关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者哲理。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吟咏,将情感投入于诗的意境中,进而和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进而提升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力,达到理解并感悟诗词的效果。
3、结合传统节日,切实践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春节等。也有一些特有的民间文化,比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更有一些民族间的文化,比如泼水节、火把节等等。这些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都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节日、节气以及各种活动进行探究和分析,设置不同的文化专题。
比如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搜寻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优秀作品,甚至可以向学生讲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学内涵。又比如,民间有在冬至那天喝羊肉汤或者吃饺子的传统,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时候,便可以自行探究这种传统的由来,甚至还可以画出手抄报。只有在这种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人文素养是有着极大影响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传承经典,弘扬优秀文化,积淀学生的文学涵养。
参考文献
[1]李永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09):141+143.
[2]朱学丽.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