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如何营造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心理氛围,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讲究教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组织教学。例如,在讲物理规律时,可以穿插这些规律发现的背景资料。如在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中介绍法拉第。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经过多次失败,他并没有退缩,坚信“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磁一定能生电”。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8月实验获得成功,实现了“电生磁”,宣告电气时代的到来。通过讲解这些名人轶事,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肯探索肯钻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精辟见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事实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又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鸡毛向你头顶落下来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的电扇落下来呢?学生就会下意识的手盖头顶。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楼顶跳下来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够设置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将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实验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落下来。接着使转速变慢,学生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水会落下,结果提出问题:要使水不下落,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四)掌握学生心理,善于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很在意一点,那就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此时的鼓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相互和谐、融洽。这就要求老师对好的学生要时时鼓励,对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要委婉,拒绝简单粗暴,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掌控课堂秩序,以防学生思想抛锚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且易激起抵触情绪。老师不妨适时使用一些调侃语言制造一些幽默,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一句调侃的话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疲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积极地寻求知识归宿。如尽量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使用成熟课件,使物理教学更直观,更生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懂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学生开始学时感到很不习惯,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容易跟上,就会产生思维上的困难,自然感到物理难学。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特别是差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作为教师,除了前面所阐述的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设计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和学生交朋友,课间和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热情鼓励,悉心教导,以增强他们能学好物理的信心。经常性的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要说清“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了解物理现象,得出规律法则。
2.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轨迹图等等都是从图画、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做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
一、讲究教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组织教学。例如,在讲物理规律时,可以穿插这些规律发现的背景资料。如在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中介绍法拉第。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经过多次失败,他并没有退缩,坚信“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磁一定能生电”。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8月实验获得成功,实现了“电生磁”,宣告电气时代的到来。通过讲解这些名人轶事,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肯探索肯钻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精辟见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事实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又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鸡毛向你头顶落下来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的电扇落下来呢?学生就会下意识的手盖头顶。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楼顶跳下来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够设置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将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实验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落下来。接着使转速变慢,学生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水会落下,结果提出问题:要使水不下落,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四)掌握学生心理,善于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很在意一点,那就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此时的鼓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相互和谐、融洽。这就要求老师对好的学生要时时鼓励,对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要委婉,拒绝简单粗暴,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掌控课堂秩序,以防学生思想抛锚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且易激起抵触情绪。老师不妨适时使用一些调侃语言制造一些幽默,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一句调侃的话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疲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积极地寻求知识归宿。如尽量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使用成熟课件,使物理教学更直观,更生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懂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学生开始学时感到很不习惯,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容易跟上,就会产生思维上的困难,自然感到物理难学。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特别是差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作为教师,除了前面所阐述的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设计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和学生交朋友,课间和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热情鼓励,悉心教导,以增强他们能学好物理的信心。经常性的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要说清“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了解物理现象,得出规律法则。
2.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轨迹图等等都是从图画、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做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