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作为高校核心的高校图书馆,运用最新的管理成果,推进当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不过在当前的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了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而且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实践,以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创新和图书情报事业全面发展。
一、知识管理概念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从管理过程分析,知识管理包括四个不断重复的环节:知识的汇集与分类储存、知识的传播与分享、知识的转化应用、知识的创造革新。这些环节的管理,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利用的条件,为企业和政府治理创造有用的知识,为组织治理过程提供创新的最大可能。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为了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对知识的确定,捕获、搜集、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与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与知识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知识共享和交流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二、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特点
1.把知识创新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执行和革新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理念创新。即通过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与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二是管理手段创新,使图书馆馆员成为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领航员等等。三是管理模式创新。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与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经济时代的有效的组织模式,来支持与加强知识管理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人是具有精神文化的主体,是显性知识的管理者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是创造、传播、运用知识的主体。所以说,人是知识管理中核心的管理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力,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将人看作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断地提高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和发挥馆员的智慧潜能,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就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
3.知识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给人类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知识管理的实现也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技术以其大容量的存储、快速的传输、智能化的组织数据单元及无时空限制的交流方式等突出优势,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人员获取、存储、组织、检索、利用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知识用户利用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并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
三、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不深刻。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图书馆认为知识管理只不过是一个新名词,是一种时髦。有的高校虽然提倡知识管理,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号召本馆员工在平时要多学习新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企业有没有用则不去研究。有些图书馆对本馆需要什么知识,哪些员工需要哪些知识不甚了解。在机构设置上,许多企业没有设立知识管理部门,没有设知识主管等,即使有些图书馆设置了,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达不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2.经费严重短缺,文献购入量锐减。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问题。虽然近几年划拨给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文献单价的上涨和购书经费占图书馆总经费比例的下调,不少图书馆的实际购买力在连年下降。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更是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高速、快捷的网站建设,整体性、标准化大容量的数字库整理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经费不足,高校图书馆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落后,馆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员工队伍不稳定。知识经济具有知识化的特征,所以它的发展取决于对知识的占有和转化。高素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美国图书馆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与财富,是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内在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的专业技术队伍中文化层次偏低,据《中国图书馆学报》介绍,在我国几个大图书馆的在职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3%,大专学历的占29%,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48%。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同时学科结构、知识结构也有待调整。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已从传统的唯一物理空间和借阅服务发展为既包括有限物理空间,又包括无限网络空间和新服务观念的现代图书馆,从而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上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才能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义务。而且高素质、高学历人员的流失已经成为图书馆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指定知识管理负责人、建立知识小组和建立知识中心三项内容。知识管理制度则是一种保障,它可以确保知识在组织的知识网络上得以持续传播。如明确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职责,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激励措施等。国内外的知识管理实践都充分表明,没有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知识管理就不能被真正地开展与推行。知识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组织领导不能真正重视知识管理,注定了知识管理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为组织带来效益。
2.加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支撑。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最低层是计算机网络和知识库层,进行知识的存储和共享,为计算机服务层提供服务;第二层是计算机服务层(系统软件层),属于管理平台,用于支持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第三层是应用软件层,是基于第二层管理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属于应用平台,用于面向用户具体知识的分类、传播、共享和应用。知识信息管理系統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以下基本服务:第一,自动识别的关键性知识,并将其进行组织、整理和综合,然后存放于基于计算的知识库中,建立知识库中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二,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要能够根据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需求,主动更改其功能;第三,提供知识创新和维护的技术工具;第四,提供功能强大、简单便捷的搜索工具,方便师生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层挖掘,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3.建立图书馆知识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更有成效,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在知识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不再于一馆之藏。图书馆之间应该借助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知能代理、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等,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以此推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实现知识的共建、共知、共享。
CALIS(中国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就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组织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自1997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成员馆,其宗旨就是实现全国高校图书的联机合作编目、协作采购和馆际互借,避免重复劳动,使图书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形成“大图书馆”的概念,真正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
4.深化服务层次,加强用户教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形式主要有知识信息导航、知识信息评价、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知识信息咨询专业化知识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动态知识服务、追踪知识服务、快迅知识服务等多种。在知识经济时代,支持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过程是图书馆实现其社会价值、参与知识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所以开展既能满足要求又具有本馆特色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知识管理概念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从管理过程分析,知识管理包括四个不断重复的环节:知识的汇集与分类储存、知识的传播与分享、知识的转化应用、知识的创造革新。这些环节的管理,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利用的条件,为企业和政府治理创造有用的知识,为组织治理过程提供创新的最大可能。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为了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对知识的确定,捕获、搜集、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与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与知识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知识共享和交流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二、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特点
1.把知识创新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执行和革新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理念创新。即通过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与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二是管理手段创新,使图书馆馆员成为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领航员等等。三是管理模式创新。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与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经济时代的有效的组织模式,来支持与加强知识管理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人是具有精神文化的主体,是显性知识的管理者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是创造、传播、运用知识的主体。所以说,人是知识管理中核心的管理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力,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将人看作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断地提高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和发挥馆员的智慧潜能,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就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
3.知识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给人类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知识管理的实现也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技术以其大容量的存储、快速的传输、智能化的组织数据单元及无时空限制的交流方式等突出优势,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人员获取、存储、组织、检索、利用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知识用户利用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并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
三、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不深刻。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图书馆认为知识管理只不过是一个新名词,是一种时髦。有的高校虽然提倡知识管理,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号召本馆员工在平时要多学习新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企业有没有用则不去研究。有些图书馆对本馆需要什么知识,哪些员工需要哪些知识不甚了解。在机构设置上,许多企业没有设立知识管理部门,没有设知识主管等,即使有些图书馆设置了,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达不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2.经费严重短缺,文献购入量锐减。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问题。虽然近几年划拨给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文献单价的上涨和购书经费占图书馆总经费比例的下调,不少图书馆的实际购买力在连年下降。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更是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高速、快捷的网站建设,整体性、标准化大容量的数字库整理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经费不足,高校图书馆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落后,馆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员工队伍不稳定。知识经济具有知识化的特征,所以它的发展取决于对知识的占有和转化。高素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美国图书馆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与财富,是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内在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的专业技术队伍中文化层次偏低,据《中国图书馆学报》介绍,在我国几个大图书馆的在职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3%,大专学历的占29%,高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48%。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同时学科结构、知识结构也有待调整。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已从传统的唯一物理空间和借阅服务发展为既包括有限物理空间,又包括无限网络空间和新服务观念的现代图书馆,从而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上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才能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义务。而且高素质、高学历人员的流失已经成为图书馆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指定知识管理负责人、建立知识小组和建立知识中心三项内容。知识管理制度则是一种保障,它可以确保知识在组织的知识网络上得以持续传播。如明确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职责,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激励措施等。国内外的知识管理实践都充分表明,没有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知识管理就不能被真正地开展与推行。知识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组织领导不能真正重视知识管理,注定了知识管理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为组织带来效益。
2.加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支撑。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最低层是计算机网络和知识库层,进行知识的存储和共享,为计算机服务层提供服务;第二层是计算机服务层(系统软件层),属于管理平台,用于支持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第三层是应用软件层,是基于第二层管理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属于应用平台,用于面向用户具体知识的分类、传播、共享和应用。知识信息管理系統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以下基本服务:第一,自动识别的关键性知识,并将其进行组织、整理和综合,然后存放于基于计算的知识库中,建立知识库中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二,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要能够根据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需求,主动更改其功能;第三,提供知识创新和维护的技术工具;第四,提供功能强大、简单便捷的搜索工具,方便师生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层挖掘,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3.建立图书馆知识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更有成效,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在知识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不再于一馆之藏。图书馆之间应该借助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知能代理、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等,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以此推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实现知识的共建、共知、共享。
CALIS(中国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就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组织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自1997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成员馆,其宗旨就是实现全国高校图书的联机合作编目、协作采购和馆际互借,避免重复劳动,使图书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形成“大图书馆”的概念,真正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
4.深化服务层次,加强用户教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形式主要有知识信息导航、知识信息评价、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知识信息咨询专业化知识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动态知识服务、追踪知识服务、快迅知识服务等多种。在知识经济时代,支持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过程是图书馆实现其社会价值、参与知识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所以开展既能满足要求又具有本馆特色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