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立体构成》课程是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基础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当前的《立体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以及《立体构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满足独立学院《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立体构成;教学方式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课程,它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是设计及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目的是通过理论为基础的原理指导学生日后的实际操作。《立体构成》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截止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依然沿用包豪斯教学理论体系,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而现在,随着设计类教学的快速发展,《立体构成》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必然要改革的。就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能力而言,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点上。理论知识和知识目标掌握够用的基础上,要接受先进的科研成果以及先进的知识信息,使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体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快并且实用性强的教学特点。使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1 《立体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学生自身情况而言,入学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基本功相对比较薄弱,素描、色彩等基础造型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构成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很难避免的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这门课教学目标,加上传统的综合材料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联系不到生活与设计。在材料的选择和作品的制作中,一般要花费较大精力,使学生容易忽略形式因素和审美因素方面的渗透,与实际运用相脱离。这和独立学院教学中要求的高素质实用性能力强的教育思路相脱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出现了一定的弊端。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任何教育教学的思想,都应找到适当的操作方式才能诠释其精髓,因此说到教学的问题,避免不了的要谈到“教学方式”。在当今这个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课堂教育不能够落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所以我们要看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才能带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会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所以我们不能等教育思想都有了彻头彻底的转变之后,再去改革教学方式。我们其实是应该一边转变思想,一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我的课堂中,通过不断探索,得出以下几种教学思路可以推敲,希望能在不断的实际考察和推敲中引起教学方式的转变。
(1)自学式。在教学过程中,自学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的主流还是老师说学生听的阶段,那么当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助学习,老师辅助学生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走进设计课堂了。自学式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并非类似于之“预习”这里所说的自学式是教师给出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单一的个别任务,安排给学生去自行完成。教学除了在安排任务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信息、来源等,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整个自学过程中随时给予指点和辅导。
(2)课题式。课题式是目前来说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使用的人还是少数,但是它是极容易激发学生潜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叫做“探究式学习”或者是“研究学习”。具体实施的方式是一般情况下,教师确定一个课程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设计解决此问题,从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到得出结论,解决此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把培养研究生的思路用于基础教育当中,或者说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设计师来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准确地体验作为研究者、发现者和设计者的感觉。
(3)讨论式。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多数提倡讨论式教学。我们在日常课堂中经常运用这一模式。就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气氛比较活跃。比起传统形式上老师只传授,学生只受教的情形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种进步。但是类似这样的讨论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种讨论的目的是学生把老师要说的话说出来,并不是学生各抒己见。就整体思路来看,依然属于灌输式的。这种讨论形式只能是作为点缀课程,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出于学生者本身的需要。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而进行的讨论,并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真实疑问而讨论,这样的讨论缺乏探究精神。整个过程中老师所担任的角色不是和学生共同学习,老师是评判学生讨论对错的一种标准,老师布置的讨论问题只是一个设问。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是有目的的适用讨论式。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讨论并完成教学进度。把讨论中的花样去掉,让学生真正的通过讨论学到真正的知识、达到学习目的。
(4)因材施教。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其实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独特的教学方案。这个方式实施起来就需要老师平时做大量的前期调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摸底调查,之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制定综合的发展策略。这个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其中间蕴含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以前单纯对书本,对教材的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独立学院所培养的正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人才,所以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在《立体构成》这门课中的课程讲述中特别注意了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的培养,用学生熟悉的素描、色彩等基础造型能力与课程中的构成理论相结合,目的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学前,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再在课程中加入设计的因素,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增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如今的设计课程逐渐由传统的手工制作转化为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三大构成课程的技法教学也是从手工制作转入到电脑教学设计当中,抓住如今学生对于电脑设计的偏爱,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例如,空间混合用传统技法进行手工制作。这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理解传统技法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兴趣,比起以往的单纯的课程教学相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作业完成了以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光盘或者直接打印出来交给老师,这样《立体构成》课程作业也就省去了搬运和保存的麻烦,同时教学也能快速及时地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老师也能迅速的反馈给学生意见或建议,大大提高了上课和交流的效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更有利于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为将来的发展做好了新的铺垫。
总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的摸索使我在教学中感到,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可以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只有传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1):12617.
[2] 江波,韦自力.立体构成基础教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3] 许超,黄丹.立体构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董梦迪(1989—),女,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现就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展示设计。
关键词:独立学院;立体构成;教学方式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课程,它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是设计及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目的是通过理论为基础的原理指导学生日后的实际操作。《立体构成》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截止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依然沿用包豪斯教学理论体系,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而现在,随着设计类教学的快速发展,《立体构成》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必然要改革的。就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能力而言,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点上。理论知识和知识目标掌握够用的基础上,要接受先进的科研成果以及先进的知识信息,使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体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快并且实用性强的教学特点。使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1 《立体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学生自身情况而言,入学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基本功相对比较薄弱,素描、色彩等基础造型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构成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很难避免的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这门课教学目标,加上传统的综合材料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联系不到生活与设计。在材料的选择和作品的制作中,一般要花费较大精力,使学生容易忽略形式因素和审美因素方面的渗透,与实际运用相脱离。这和独立学院教学中要求的高素质实用性能力强的教育思路相脱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出现了一定的弊端。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任何教育教学的思想,都应找到适当的操作方式才能诠释其精髓,因此说到教学的问题,避免不了的要谈到“教学方式”。在当今这个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课堂教育不能够落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所以我们要看到,教育思想的转变才能带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会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所以我们不能等教育思想都有了彻头彻底的转变之后,再去改革教学方式。我们其实是应该一边转变思想,一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我的课堂中,通过不断探索,得出以下几种教学思路可以推敲,希望能在不断的实际考察和推敲中引起教学方式的转变。
(1)自学式。在教学过程中,自学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的主流还是老师说学生听的阶段,那么当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助学习,老师辅助学生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走进设计课堂了。自学式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并非类似于之“预习”这里所说的自学式是教师给出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单一的个别任务,安排给学生去自行完成。教学除了在安排任务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信息、来源等,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整个自学过程中随时给予指点和辅导。
(2)课题式。课题式是目前来说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使用的人还是少数,但是它是极容易激发学生潜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叫做“探究式学习”或者是“研究学习”。具体实施的方式是一般情况下,教师确定一个课程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设计解决此问题,从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到得出结论,解决此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把培养研究生的思路用于基础教育当中,或者说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设计师来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准确地体验作为研究者、发现者和设计者的感觉。
(3)讨论式。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多数提倡讨论式教学。我们在日常课堂中经常运用这一模式。就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气氛比较活跃。比起传统形式上老师只传授,学生只受教的情形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种进步。但是类似这样的讨论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种讨论的目的是学生把老师要说的话说出来,并不是学生各抒己见。就整体思路来看,依然属于灌输式的。这种讨论形式只能是作为点缀课程,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出于学生者本身的需要。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而进行的讨论,并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真实疑问而讨论,这样的讨论缺乏探究精神。整个过程中老师所担任的角色不是和学生共同学习,老师是评判学生讨论对错的一种标准,老师布置的讨论问题只是一个设问。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是有目的的适用讨论式。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讨论并完成教学进度。把讨论中的花样去掉,让学生真正的通过讨论学到真正的知识、达到学习目的。
(4)因材施教。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其实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独特的教学方案。这个方式实施起来就需要老师平时做大量的前期调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摸底调查,之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制定综合的发展策略。这个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其中间蕴含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以前单纯对书本,对教材的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独立学院所培养的正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人才,所以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在《立体构成》这门课中的课程讲述中特别注意了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的培养,用学生熟悉的素描、色彩等基础造型能力与课程中的构成理论相结合,目的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学前,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再在课程中加入设计的因素,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增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如今的设计课程逐渐由传统的手工制作转化为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三大构成课程的技法教学也是从手工制作转入到电脑教学设计当中,抓住如今学生对于电脑设计的偏爱,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例如,空间混合用传统技法进行手工制作。这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理解传统技法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兴趣,比起以往的单纯的课程教学相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作业完成了以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光盘或者直接打印出来交给老师,这样《立体构成》课程作业也就省去了搬运和保存的麻烦,同时教学也能快速及时地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老师也能迅速的反馈给学生意见或建议,大大提高了上课和交流的效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更有利于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为将来的发展做好了新的铺垫。
总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的摸索使我在教学中感到,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可以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只有传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1):12617.
[2] 江波,韦自力.立体构成基础教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3] 许超,黄丹.立体构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董梦迪(1989—),女,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现就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