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keitr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所谓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件具体事情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有的则是间接表述;有的是集中表述,有的则是分散表述。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概括,分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究竟是批评还是支持,抑或是有一定的保留。
  对于比较鲜明的观点态度常常集中表现在全文的中心句和段落的中心句中,我们只要抓住这两类中心句,就可以找到作者的观点。但对于隐含在文章表述之中的作者观点、态度,就要从分析句子间的语意关系入手,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从材料出发,推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对应的是最后一道选择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选择“说法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但从选项的表述形式看,既有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又有对文本内容或作者观点的分析推断。
  命题人对于观点态度题的命制往往采用三种设误方式,即无中生有、推断过度和强加关系。解题时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1.找准观点,看清态度
  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找出文章中牵涉到的其他人的观点,明确引用材料倾向,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2.理清层次,分清关系
  准确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理解各层次之间关系,看清文章的论证手法,这些都是推断分析的前提;观点是如何得出,某一论据论证是为哪一观点服务的,这些都是推断的依据。
  3.发掘暗示,注意表述
  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识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会有一定的暗示,解题时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命题人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做贡献的责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加快。有学者曾根据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说法: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如果不更新,在“半衰期”后,基础知识仍可用,但其他一半新知识却已落伍。据测算,1950年前的知识半衰期为50年,21世纪知识的半衰期平均为3.2年,IT高级工程师的仅为1.8年。如今的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还需保持加速度。增长知识见识,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功夫。
  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荣、互联网的兴盛,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下降。“学好数理化”不再成为求知边界,通识教育正不断打开知识视野。因此,若以知识宽度论,今天学子可以完胜过去。然而,宽度之外,同样需要有深度。书不多,反能精读以致“韦编三绝”;诱惑少,所以心无旁骛不断钻研。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会有“铁杵磨成针”的成就。因此,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浅尝辄止的学习路径。
  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面对全球化竞争,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摆脱简单的记诵,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换句话说,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
  知识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而另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今天谈增长知识与见识,不仅指向“上下五千年”,更要围绕“纵横八万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回顾历史,中国在全球化道路上每进一步,都离不开全球视野为先导。近代化早期,有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有林纾、严复等大规模译介外国经典;改革开放初期,有勒紧裤腰带公派留学生,更有打开国门搞建设;今天,面向更高层次的开放以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天下观的英才。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做贡献的责任。
  (选自《以知识见识锤炼真本领——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祖国,进而为世界、为人类做出贡献,需要青年学生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
  B.“知识宽度”主要指注重知识的传承,即基础知识的积累,做到广泛涉猎,厚积薄发。
  C.“知识深度”主要指注重思维的锤炼,即要有钻研的精神,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世界观。
  D.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全新的发展模式具备了天下观和发展观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了知识宽度和深度的关系,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地阐明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
  C.文章指出当今时代获取知识的成本降低,是为了说明知识的宽度已不是当务之急。
  D.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知识传承和见识培育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后者更为关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息爆炸时代,专业人士的知识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只有注重思维锤炼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毕竟知识的深度比知识的广度更为重要。
  C.“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将知识学懂弄通,在当代从容不迫,只能靠自己。
  D.学生如果知道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也就等于具备了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
  参考答案
  1.D(D项,“新时代中国社会全新的发展模式具备了天下观和发展观的特点”错误,文章最后一段,“回顾历史,中国在全球化道路上每进一步,都离不开全球视野为先导。近代化早期,有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有林纾、严复等大规模译介外国经典;改革开放初期,有勒紧裤腰带公派留学生,更有打开国门搞建设;今天,面向更高层次的开放以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天下观的英才”,可知以往的时代也具有天下观,新时代只是更需要。故选D。)
  2.C(C项,“说明知识的宽度已不是当务之急”错误,第三段最后一句,“因此,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浅尝辄止的学习路径”,可知最终是为了说明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故选C。)
  3.A(B项,“只有注重思维锤炼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错误,“只有……才……”絕对化,“知识的深度比知识的广度更重要”与文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矛盾。C项,“只能靠自己”错误,无中生有,原文相关信息“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可知和“只能靠自己”无关。D项,“学生如果知道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也就等于具备了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错误,“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只是“具备了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条件。故选A。)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高千尺,它的根深扎土壤;游子当归,游子的根扎在故乡;黄沙之上,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将根埋入边陲热土;千年之下,璀璨耀目的现代文明将根深入传统文化;疫情期间,团聚相守,我们的根在温暖的家庭;复兴潮头,千帆竞发,新时代的“后浪”们将根植入当下中国……  世间万物皆有“根”,你如何理解“根”?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期刊
编者按  作文的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有创新”这一点中又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色彩等方面。作文发展等级的优劣决定着考场作文分数的高低。本文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重点从材料新鲜、构思新巧两方面探讨文章新颖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论语》中有句名言“三思而后行”,韩愈也曾强调“行成于思”,帕斯卡尔在
期刊
列察克·梅里瑟·胜家,出生在美国一个工人家庭。他的母亲勤劳手巧,每年都要为一家7口缝制衣物,常常要忙到深夜,累得腰酸背痛。每当此时,心疼母亲的胜家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发明一种缝纫机器,让母亲缝衣服不再那么辛苦。  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1851年,胜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母亲用后赞不绝口,做起衣服来轻松了许多。  接着,胜家便想让更多和母亲一样的妇女,也都用上缝纫机,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袁隆平院士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一个已过九十大寿的老人也可成为“明星”,成为众人心中骄傲的偶像,这是为什么呢?这位老人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致辞登上热搜榜,并且他致力于“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并一如既往地希望可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去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他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心中的“明星”,源于他超凡的能力和宽广的胸怀,这样的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7月8日,杭州开放了中国第一家无人(售货)超市。进入该超市只需刷一下手机淘宝或支付宝,系统将会自动扣除相应的商品金额。  消息瞬间刷爆朋友圈,很多人不远千里赶到杭州先睹为快。起初,无人超市顾客如云,随着热度逐渐下滑,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传统超市。  今年,无人售货超市真的变成了无人购物超市。  调查还发现,大部分人选择传统超市还是习惯问题,也有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社会,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试。不仅我们学生少不了考试,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少不了考试。很多同学觉得考试是一种负担,害怕考试,厌恶考试。每个人对待考试的心态各有不同。你经历的考试有什么感受呢?  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透露个
期刊
对于公德,有两种观点:弱德与群德。这两种观点针对不同对象:自己、群体。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统一。这两种观点解释了人身为不同身份时的不同做法,无论是弱德还是群德,其实他们的本质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德行。唯有做好自己的德,才能成就社会的德。  以这次疫情为例。居家隔离的人,在长达14天的封闭生活中尽好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责任,这是弱德;最美逆行者们做好自己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这是群德。正是由于全国
期刊
唉!今天的这里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迷茫的世界。  肆虐的狂风卷积着乌云,光秃秃的树枝斜冲向死气沉沉的天幕,在风中痛苦地挣扎着,呻吟着。终于,它把乌云还没有来及褪去的冬衣撕扯下来,于是朵朵白絮从撕扯的缝隙中飘然而下,迷糊了整个世界,更迷糊了我发涩的双眸。  我支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立于这个世界的一个风口。身前背后,白雪漫舞。我的手中没有屠龙的长剑,但那纷飞的碎片是给愁思之刃划开的思绪,如一只只苍白无力
期刊
文题呈现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根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导航  对于孟德斯鸠的这段话,可能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持赞同态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而社会教育有更多的消极影响。前者更多的是理想主义,后者更多的是现实主义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日子好了,也不能奢靡。这些都是中国人一直信奉和秉承的朴素道理,是维持健康生活状态的金玉良言。但是近些年来,一些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