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确诊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与病原学诊断。方法:患儿,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示左肺大片实变,肺不张可能,予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诊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与病原学诊断。方法:患儿,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示左肺大片实变,肺不张可能,予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取出气道内内生性异物,确诊为塑型性支气管炎。取该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进一步扩增病毒核蛋白段测序明确为H3N2;同时显示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检出阳性,病毒拷贝数为3×105拷贝/ml。该例患儿取出内生性异物后治愈出院。结论:作为儿科危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通过纤支镜检查与灌洗取出内生性异物,不仅可以明确诊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诊断结果提示流感病毒与HBoV混合感染,值得临床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麻痹均发生于腹部手
目的 利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探讨高浓度乙酸注射治疗肝肿瘤的价值,并探索注射治疗肝肿瘤的最适乙酸浓度.方法用移植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将40只携瘤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术前以CT测量肿瘤直径.开腹向A、B、C、D组肝肿瘤内分别注入50%、75%、100%乙酸和生理盐水,48 h后重复注射一次,术后一周处死兔子取肝脏观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改变情况及坏死灶周围新生灶情况,并取肿瘤组织制作石蜡
目的为探讨胆胰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并在术前找出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病例于术前行内镜逆行胰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大肠腺瘤癌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大肠腺瘤、20腺瘤癌变、20例大肠癌的hMLH1和hMSH2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错配修复基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腹腔镜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总结1998年6月-2000年9月收治的73例AⅡ患者,共分离出腹腔内病原菌117株,并对常用抗生素药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