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
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即兴的、灵动的,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才能让课堂绽放不曾预约的精彩!
二、情境描写
小语第二册《小伙伴》是一篇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小短文,它以春游为题材,写了粗心的小主人公玛莎丢失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从而使小朋友明白,真正的好伙伴不能像维佳那样。只说了一句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而后就顾自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也不能像安娜那样只是劝告玛莎以后不能丢三落四。而应该像安东那样“什么也不说,把一大半的面包放到玛莎的手里”。用实际行动给予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学生学、听录音、读课文、练朗读……一切仿佛都是那么顺顺当当。该进入明义导行这一节了,于是我问:“你觉得哪个小伙伴做得最好,为什么?”学生们沉思片刻,陆续举起了手。
生1:我觉得安东做得最好,玛莎丢了包,没有午餐了,她马上拿出自己的东西给她吃。
生2:对!她还把大一点的面包给了玛莎。所以她是最好的小伙伴。
“嗯,对!”“我也觉得”……很多孩子嘴里轻声地嘀咕着,认同着观点,我正准备来个“画龙点睛”,小结一番,顺水推舟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却不想孩子们的争论却始料未及地使课堂偏离了预设的轨迹,驶向一段我不曾预约的精彩!
生3: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安娜做得最好,她劝告玛莎不要再粗心,再丢三落四,玛莎记住了,以后就不会再犯了(呵,字字句句铿锵有声。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回答。一石击起千层浪,于是一场争论由此展开)。
生4:我不同意姜一豪的说法。安娜只会说玛莎。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给她吃,现在离回家还早,万一饿得胃疼了,怎么办,安东才是最好的伙伴!
生5:对,我有一次就饿得胃痛了。
生6:我同意姜一豪的说法,如果像安东那样,什么也没说,就把面包给玛莎,没让她吃点苦,她下一次还会犯丢三落四的毛病。
生7:我也同意姜一豪的说法。现在她运气好。碰到了安东。可不可能每次都碰到啊,应该像安娜那样,帮玛莎指出错误。玛莎才会改正。
(此番局面,有太多的意外,意外于他们别样的思考。意外于他们流畅的表达,能说他们错吗?能一棍子否定他们的意见吗?当然不能,也不忍,听一听吧,也有哲理蕴涵其中。这是多么难得的“众言堂”!那一刻,我立刻决定改变我的预设计划)
师:小朋友都说得都很有道理,一方想帮她改掉坏习惯,一方不想让她饿坏肚子。给她最实际的帮助,那你们想想看,更合理的办法有没有?
生8:我知道了,先劝告她,叫她以后不要再丢三落四,再把自己的东西给她吃!
生9:对。她想吃什么我都给她。
生10:不,应该是先给她吃,她一定饿坏了,然后再跟她说以后不要再丢三落四!
(多么温柔的方案,多么人性的关爱,我相信孩子们是真的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多角度多方面地去帮助自己的小伙伴。一切的精彩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所有的教学目的又完成得那样顺理成章)
三、我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与理解是学生个体化的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课堂应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禁锢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
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差。而细细想来,这所“偏”的正是学生个人情感的直接体验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对人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其中有很多不乏有价值的成分。譬如在今天的课堂上由孩子们讨论后所生发的教义远比按预定计划只肯定安东要多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设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是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偏差的一面,唯有我们重视这份偏差,适时调整那份预设,才能全然释放学生的鲜活、灵动的生命活力与个性魅力,才可能有一个个不曾预约的精彩扑面而来!
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即兴的、灵动的,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才能让课堂绽放不曾预约的精彩!
二、情境描写
小语第二册《小伙伴》是一篇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小短文,它以春游为题材,写了粗心的小主人公玛莎丢失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从而使小朋友明白,真正的好伙伴不能像维佳那样。只说了一句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而后就顾自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也不能像安娜那样只是劝告玛莎以后不能丢三落四。而应该像安东那样“什么也不说,把一大半的面包放到玛莎的手里”。用实际行动给予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学生学、听录音、读课文、练朗读……一切仿佛都是那么顺顺当当。该进入明义导行这一节了,于是我问:“你觉得哪个小伙伴做得最好,为什么?”学生们沉思片刻,陆续举起了手。
生1:我觉得安东做得最好,玛莎丢了包,没有午餐了,她马上拿出自己的东西给她吃。
生2:对!她还把大一点的面包给了玛莎。所以她是最好的小伙伴。
“嗯,对!”“我也觉得”……很多孩子嘴里轻声地嘀咕着,认同着观点,我正准备来个“画龙点睛”,小结一番,顺水推舟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却不想孩子们的争论却始料未及地使课堂偏离了预设的轨迹,驶向一段我不曾预约的精彩!
生3: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安娜做得最好,她劝告玛莎不要再粗心,再丢三落四,玛莎记住了,以后就不会再犯了(呵,字字句句铿锵有声。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回答。一石击起千层浪,于是一场争论由此展开)。
生4:我不同意姜一豪的说法。安娜只会说玛莎。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给她吃,现在离回家还早,万一饿得胃疼了,怎么办,安东才是最好的伙伴!
生5:对,我有一次就饿得胃痛了。
生6:我同意姜一豪的说法,如果像安东那样,什么也没说,就把面包给玛莎,没让她吃点苦,她下一次还会犯丢三落四的毛病。
生7:我也同意姜一豪的说法。现在她运气好。碰到了安东。可不可能每次都碰到啊,应该像安娜那样,帮玛莎指出错误。玛莎才会改正。
(此番局面,有太多的意外,意外于他们别样的思考。意外于他们流畅的表达,能说他们错吗?能一棍子否定他们的意见吗?当然不能,也不忍,听一听吧,也有哲理蕴涵其中。这是多么难得的“众言堂”!那一刻,我立刻决定改变我的预设计划)
师:小朋友都说得都很有道理,一方想帮她改掉坏习惯,一方不想让她饿坏肚子。给她最实际的帮助,那你们想想看,更合理的办法有没有?
生8:我知道了,先劝告她,叫她以后不要再丢三落四,再把自己的东西给她吃!
生9:对。她想吃什么我都给她。
生10:不,应该是先给她吃,她一定饿坏了,然后再跟她说以后不要再丢三落四!
(多么温柔的方案,多么人性的关爱,我相信孩子们是真的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多角度多方面地去帮助自己的小伙伴。一切的精彩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所有的教学目的又完成得那样顺理成章)
三、我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与理解是学生个体化的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课堂应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禁锢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
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差。而细细想来,这所“偏”的正是学生个人情感的直接体验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对人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其中有很多不乏有价值的成分。譬如在今天的课堂上由孩子们讨论后所生发的教义远比按预定计划只肯定安东要多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设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是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偏差的一面,唯有我们重视这份偏差,适时调整那份预设,才能全然释放学生的鲜活、灵动的生命活力与个性魅力,才可能有一个个不曾预约的精彩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