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童的长篇小说《米》展现了一个从枫杨树村拼命逃亡到都市的外乡人,依靠着满腔的欲望在这个充满仇恨的都市中打拼,却最终只是落下个身死名毁的悲剧下场。作家以当代眼光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城农民生活,探究都市外乡人在城乡夹缝中所遭遇的种种生存困境:人性的堕落、认同感的缺失以及永远的无乡漂泊,揭示了那些孤独徘徊的异乡人所存在的城市焦虑。
关键词:苏童;《米》;城市焦虑;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1
《米》作为苏童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其发表之后就受到颇多的争议,原因在于书中有着大量的性描写,以及其展示出来的人性的罪恶、“人吃人”的社会现象。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五龙代表的是一个无产者形象,他身上却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其流氓的一面。但是他的自私与残暴却也惹人同情,他孤身从枫杨树村拼命逃亡到都市,依靠着满腔的欲望在这个充满仇恨的都市中打拼,却最终只是落下个身死名毁的悲剧下场。
一、难以消除的不安——《米》中所表现出的城市焦虑
故事从五龙坐上火车开始逐渐拉开了序幕,但是从一开始他就受到了地痞阿保的欺压。来到这座城市之后,在他工作的米店,老板父女同样给予他的只有鄙视与排斥。紧接着便是恶霸吕六爷……,在这个城市遇到的所有人,让初来乍到的五龙只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孤独与险恶。所以一开始,五龙便处在了这座城市的对立面,他从农村中来,对城市中新奇的一切感到陌生与不适,城市巨大的排他性让他感到举步维艰。他曾尝试对抗,最后却选择了妥协,沦为了城市中所有险恶的人中的一员,等他尝试逃离的时候,却已经将这种城市焦虑带到了生命的尽头。
深究五龙为何会落入这种城市焦虑的困境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他来到这个城市,并尝试融入的过程中缺乏着“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认知主体基于对社会关系的认知所形成的情感及归属感,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别、群体或组织的过程[1]。但在五龙心里,自己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一员,反而在这个城市里举步维艰,所以的人都在欺负他并与之对立,所以城市的排斥使五龙这样的都市外乡人处于认同感缺失的尴尬处境,这最终导致他们的焦虑、愤怒甚至疯狂。
二、无法回避的现实——苏童构建的“米雕”世界
苏童曾在自己的创作自述中谈到了他在写作《米》这部作品时的意图:“它负载的命题就是我设想的人类的种种困境,它们集中于五龙一人身上,这个人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人带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种种问题发生关系,陷入困境。”[2]。以苏童为代表的先锋作家们,在其写作过程中都热衷于对人性的探索。《米》就是这样一部关注人性的作品,他以异乡人的生存困境作为题材,展现了这些外乡人在农村与城市的夹缝之中生存,由此所面临着巨大的城市焦虑,并且伴随着身体与精神各方面的不适,从而在这个城市中引发种种悲剧的故事。
在《米》的故事中,苏童不单单是想写人性,而是将城市文化掩藏在人性的背后,以特定的背景与社会环境来凸显人性,并从人性的“张力”中折射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这可以说是苏童的一大创作特色[3]。他不单单是写《米》,而是通过自己的“米雕”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米》这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生命与文化互相交融的产物,苏童通过对这座城市中异乡人所受到的残忍的压迫与无声的反抗,展现了五龙这样的异乡人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助。
三、城市焦虑的消解——当代作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阅读《米》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展现的如民族、历史以及人性等主题,更可以发现其中的主人公处在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之中[4]。作品虽然揭示了作为异乡人的个体与融入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但是为了小说的故事性往往无限夸大这种冲突,仿佛城市总是“吃人”的,这可以说是对城市文化的过分解读,容易误导读者。但现当代作品往往都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想要展示这种矛盾,却往往夸夸其谈难以突破。
当代作家们之所以很难突破乡村主题,可以归结成以下两点理由:
(1)现当代作家尤其是乡土作家,大都喜欢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乡土,这是因为这些作家不论是土生土长还是长大之后在农村的生活,这些经历构成了他们记忆中的创作来源。所以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往往依靠这些回忆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如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
(2)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伴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崛起并发展,但是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体系却存在不足之处。而且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很多农村人试图加入城市追求成功,却在面临城市中的新事物与新世界时迷失初心。这些外乡人在面临城市的诱惑时往往轻易地就迷失了自我,他们苦苦挣扎却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在这个虚无的城市中行尸走肉般活着。
乡村这个主题在现当代众多的作家笔下常常出现,这也是他们所依赖的精神家园。他们的笔下有着许许多多如五龙这样的异乡人,他们在这个险恶的都市中孤独徘徊苦苦挣扎,但是城市给他们的只有排斥与冲突。当城市成为了乡村的对立面,他们带着乡村的一切试图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就充满着矛盾与不安。
参考文献:
[1]王毅.后现代语境下的小说写作与诠释——以苏童《米》的細节败笔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2]苏童.苏童创作自述[J].小说评论, 2004 (2).
[3]张莹.《米》一曲都市外乡人的生存悲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
[4]侯敏.城市文化——罪恶的渊薮——苏童小说《米》的再解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关键词:苏童;《米》;城市焦虑;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1
《米》作为苏童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其发表之后就受到颇多的争议,原因在于书中有着大量的性描写,以及其展示出来的人性的罪恶、“人吃人”的社会现象。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五龙代表的是一个无产者形象,他身上却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其流氓的一面。但是他的自私与残暴却也惹人同情,他孤身从枫杨树村拼命逃亡到都市,依靠着满腔的欲望在这个充满仇恨的都市中打拼,却最终只是落下个身死名毁的悲剧下场。
一、难以消除的不安——《米》中所表现出的城市焦虑
故事从五龙坐上火车开始逐渐拉开了序幕,但是从一开始他就受到了地痞阿保的欺压。来到这座城市之后,在他工作的米店,老板父女同样给予他的只有鄙视与排斥。紧接着便是恶霸吕六爷……,在这个城市遇到的所有人,让初来乍到的五龙只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孤独与险恶。所以一开始,五龙便处在了这座城市的对立面,他从农村中来,对城市中新奇的一切感到陌生与不适,城市巨大的排他性让他感到举步维艰。他曾尝试对抗,最后却选择了妥协,沦为了城市中所有险恶的人中的一员,等他尝试逃离的时候,却已经将这种城市焦虑带到了生命的尽头。
深究五龙为何会落入这种城市焦虑的困境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他来到这个城市,并尝试融入的过程中缺乏着“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认知主体基于对社会关系的认知所形成的情感及归属感,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别、群体或组织的过程[1]。但在五龙心里,自己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一员,反而在这个城市里举步维艰,所以的人都在欺负他并与之对立,所以城市的排斥使五龙这样的都市外乡人处于认同感缺失的尴尬处境,这最终导致他们的焦虑、愤怒甚至疯狂。
二、无法回避的现实——苏童构建的“米雕”世界
苏童曾在自己的创作自述中谈到了他在写作《米》这部作品时的意图:“它负载的命题就是我设想的人类的种种困境,它们集中于五龙一人身上,这个人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人带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种种问题发生关系,陷入困境。”[2]。以苏童为代表的先锋作家们,在其写作过程中都热衷于对人性的探索。《米》就是这样一部关注人性的作品,他以异乡人的生存困境作为题材,展现了这些外乡人在农村与城市的夹缝之中生存,由此所面临着巨大的城市焦虑,并且伴随着身体与精神各方面的不适,从而在这个城市中引发种种悲剧的故事。
在《米》的故事中,苏童不单单是想写人性,而是将城市文化掩藏在人性的背后,以特定的背景与社会环境来凸显人性,并从人性的“张力”中折射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这可以说是苏童的一大创作特色[3]。他不单单是写《米》,而是通过自己的“米雕”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米》这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生命与文化互相交融的产物,苏童通过对这座城市中异乡人所受到的残忍的压迫与无声的反抗,展现了五龙这样的异乡人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助。
三、城市焦虑的消解——当代作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阅读《米》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展现的如民族、历史以及人性等主题,更可以发现其中的主人公处在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之中[4]。作品虽然揭示了作为异乡人的个体与融入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但是为了小说的故事性往往无限夸大这种冲突,仿佛城市总是“吃人”的,这可以说是对城市文化的过分解读,容易误导读者。但现当代作品往往都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想要展示这种矛盾,却往往夸夸其谈难以突破。
当代作家们之所以很难突破乡村主题,可以归结成以下两点理由:
(1)现当代作家尤其是乡土作家,大都喜欢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乡土,这是因为这些作家不论是土生土长还是长大之后在农村的生活,这些经历构成了他们记忆中的创作来源。所以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往往依靠这些回忆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如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
(2)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伴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崛起并发展,但是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体系却存在不足之处。而且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很多农村人试图加入城市追求成功,却在面临城市中的新事物与新世界时迷失初心。这些外乡人在面临城市的诱惑时往往轻易地就迷失了自我,他们苦苦挣扎却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在这个虚无的城市中行尸走肉般活着。
乡村这个主题在现当代众多的作家笔下常常出现,这也是他们所依赖的精神家园。他们的笔下有着许许多多如五龙这样的异乡人,他们在这个险恶的都市中孤独徘徊苦苦挣扎,但是城市给他们的只有排斥与冲突。当城市成为了乡村的对立面,他们带着乡村的一切试图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就充满着矛盾与不安。
参考文献:
[1]王毅.后现代语境下的小说写作与诠释——以苏童《米》的細节败笔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2]苏童.苏童创作自述[J].小说评论, 2004 (2).
[3]张莹.《米》一曲都市外乡人的生存悲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
[4]侯敏.城市文化——罪恶的渊薮——苏童小说《米》的再解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