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存在经济性、适用性不足以及病害多的问题。文章分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
1 前言
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由于技术、管理以及原材料选择等原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高速公路要严重得多。譬如:沥青砼路面出现大量纵、横向裂缝,夏季高温季节车辙,雨季出现坑槽,交叉道口行车道沉陷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大量思考。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市政管理局的海陵岛闸坡海滨路东段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北起旅游大道,南至小港湾山庄,包含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以及海滨路两部分。其中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始于旅游大道,止于海滨路,为城市次干路,雙向4车道,道路全长86.084m,;海滨路线位起点与第一部分接驳段相接,线位终点为小港湾山庄附近,为城市次干路,双向2车道,道路全长1296.939m。两部分路段全长1383.023m。下面,笔者结合该工程,探讨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1)路面裂缝多,平均7~ 8m就有一条横向裂缝,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较高速公路30~ 40m 一条横向裂缝,病害发生率明显偏高;(2)连续降雨后,路面网裂严重、坑洞多;( 3)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1)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 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30~ 40%,10~ 40mm 颗粒数量严重不足,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人工摊铺,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3)为保证混合料成型,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4)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2 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2)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3)沥青面层间粘层油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现实中因急刹车导致面层整块滑移、撕裂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层间连接不紧密,易导致地表水浸入,此时若在层间有浮尘或松散颗粒,水进入层间缝隙后,缝隙中饱和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及以后荷载重复作用,对缝隙产生冲刷,形成唧浆,使缝隙处结构层强度降低,最终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损坏。
2.3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由于通车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1)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2)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影响路面铺筑质量;(3)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3 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1)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质地坚硬;(2)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3.2 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 1)改变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2)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32.5级且不带R的初凝在5h以上、终凝时间12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并形成良好级配。(3)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 以内。(4)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纵缝,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当纵缝不可避免时,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对于横向接缝,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5)压实、养护环节不可忽视。压实时,压路机的机型、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并用土工布覆盖,以利于成品保护,避免车辆、行人闯入,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3.3 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必须铺筑100~ 200m(单幅)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城市环线道路及一级主干道必须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其他道路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但应注意过程检测技术指标。
3.4 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压路机必须达到3 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2)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进行初步、复压、终压三个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3)注意接缝处理,市政道路接缝较多,应严格按规范操作,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实现冷接缝热处理,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参考文献
[1]靳建军、邵凤仙.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科技风,2017年第17期
[2]张国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8期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
1 前言
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由于技术、管理以及原材料选择等原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高速公路要严重得多。譬如:沥青砼路面出现大量纵、横向裂缝,夏季高温季节车辙,雨季出现坑槽,交叉道口行车道沉陷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大量思考。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市政管理局的海陵岛闸坡海滨路东段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北起旅游大道,南至小港湾山庄,包含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以及海滨路两部分。其中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始于旅游大道,止于海滨路,为城市次干路,雙向4车道,道路全长86.084m,;海滨路线位起点与第一部分接驳段相接,线位终点为小港湾山庄附近,为城市次干路,双向2车道,道路全长1296.939m。两部分路段全长1383.023m。下面,笔者结合该工程,探讨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1)路面裂缝多,平均7~ 8m就有一条横向裂缝,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较高速公路30~ 40m 一条横向裂缝,病害发生率明显偏高;(2)连续降雨后,路面网裂严重、坑洞多;( 3)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1)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 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30~ 40%,10~ 40mm 颗粒数量严重不足,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人工摊铺,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3)为保证混合料成型,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4)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2 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2)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3)沥青面层间粘层油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现实中因急刹车导致面层整块滑移、撕裂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层间连接不紧密,易导致地表水浸入,此时若在层间有浮尘或松散颗粒,水进入层间缝隙后,缝隙中饱和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及以后荷载重复作用,对缝隙产生冲刷,形成唧浆,使缝隙处结构层强度降低,最终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损坏。
2.3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由于通车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1)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2)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影响路面铺筑质量;(3)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3 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1)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质地坚硬;(2)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3.2 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 1)改变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2)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32.5级且不带R的初凝在5h以上、终凝时间12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并形成良好级配。(3)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 以内。(4)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纵缝,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当纵缝不可避免时,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对于横向接缝,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5)压实、养护环节不可忽视。压实时,压路机的机型、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并用土工布覆盖,以利于成品保护,避免车辆、行人闯入,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3.3 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必须铺筑100~ 200m(单幅)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城市环线道路及一级主干道必须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其他道路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但应注意过程检测技术指标。
3.4 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压路机必须达到3 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2)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进行初步、复压、终压三个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3)注意接缝处理,市政道路接缝较多,应严格按规范操作,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实现冷接缝热处理,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参考文献
[1]靳建军、邵凤仙.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科技风,2017年第17期
[2]张国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8期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