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重大战略举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八年来,我国已陆续批准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和西部沿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自贸试验区发展格局。目前,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国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平台。
自贸试验区作为当前我国最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承担着推动“双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八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67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制度创新、对接区域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和践行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领域发挥了“先行试验”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扩大开放形成“试验引领”战略新高地。根据国家顶层设计,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运输、数据、人员流动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和大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新高地。截至2020年底,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18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3个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仍批准设立新企业39.3万家,实际引进外资1763.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达4.7万亿元,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完成了占全国17.6%的外商投资和14.7%的进出口总额,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压舱石作用。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实施,总体要求是,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2020年9月,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其中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是发展服务贸易,围绕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落地,使我国自贸试验区功能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层级进一步提升。
制度创新形成系列“复制推广”经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引领,重点在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金融开放创新、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等制度层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截至2020年7月,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为标志,18个自贸试验区(港)已经累计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260项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21年4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的78项任务中已落地和正在“先行先试”的有71项,形成典型创新案例的有67项。特别是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055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购物新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原辅料和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清单等政策制度正在加速创造新利好。
对接国家区域战略形成辐射带动“新引擎”。自贸试验区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在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中,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同构建高标准协同发展新蓝本,编制了《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办理模式。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中,广东自贸区积极协调港澳特别行政区,统筹推进大湾区一体化协同改革创新,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在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签署联盟协议,推动四省市自贸试验区实现联动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实施。重庆和四川自贸试验区主动融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创新示范区。陕西、河南等内陆自贸试验区通过打造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交流合作,积极促进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文化沟通、民心相通。
产业集聚形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通过政策制度集成创新,加速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资源,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上海自贸试验区总部经济能级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产值达2905.78亿元,比2019年增长6.7%,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醫药等行业分别增长37.6%、9.5%和2.1%。天津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融资租赁业务集聚地,其中,飞机租赁、船舶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东疆片区租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产业集群发展区。广东自贸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成立,前海片区金融、科技、物流等总部经济异军突起,截至2020年累计引进各类服务机构7218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51家,认定的总部企业达到114家。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已集聚油气企业7500多家,2020年船用燃料油供应同比增长15.1%,油气吞吐量达1.27亿吨。海南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高质量投资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平台项目,建成2~3个千亿级和5~7个百亿级重大产业平台,带动形成若干创新要素集聚、配套体系完备的产业集群。北京自贸试验区重点打造服务贸易新优势,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区建设为平台,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和高端产业聚集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成为新亮点。
内外联通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载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贸试验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就是要促进国内制度规则对接国际市场规则体系,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回顾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历程,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来,自贸试验区很好地发挥了“双循环”的载体作用。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的背景下,中国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而自贸试验区责无旁贷发挥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桥头堡”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自贸试验区发挥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作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自贸试验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同时自贸试验区也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了“枢纽”作用;自贸试验区通过“请进来”引进境外技术、资金和人才,提升了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也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了桥梁作用。
自贸试验区作为当前我国最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承担着推动“双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八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67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制度创新、对接区域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和践行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领域发挥了“先行试验”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扩大开放形成“试验引领”战略新高地。根据国家顶层设计,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运输、数据、人员流动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和大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新高地。截至2020年底,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18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3个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仍批准设立新企业39.3万家,实际引进外资1763.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达4.7万亿元,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完成了占全国17.6%的外商投资和14.7%的进出口总额,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压舱石作用。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实施,总体要求是,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2020年9月,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其中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是发展服务贸易,围绕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落地,使我国自贸试验区功能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层级进一步提升。
制度创新形成系列“复制推广”经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引领,重点在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金融开放创新、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等制度层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截至2020年7月,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为标志,18个自贸试验区(港)已经累计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260项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21年4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的78项任务中已落地和正在“先行先试”的有71项,形成典型创新案例的有67项。特别是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055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购物新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原辅料和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清单等政策制度正在加速创造新利好。
对接国家区域战略形成辐射带动“新引擎”。自贸试验区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在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中,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同构建高标准协同发展新蓝本,编制了《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办理模式。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中,广东自贸区积极协调港澳特别行政区,统筹推进大湾区一体化协同改革创新,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在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签署联盟协议,推动四省市自贸试验区实现联动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实施。重庆和四川自贸试验区主动融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创新示范区。陕西、河南等内陆自贸试验区通过打造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交流合作,积极促进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文化沟通、民心相通。
产业集聚形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通过政策制度集成创新,加速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资源,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上海自贸试验区总部经济能级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产值达2905.78亿元,比2019年增长6.7%,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醫药等行业分别增长37.6%、9.5%和2.1%。天津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融资租赁业务集聚地,其中,飞机租赁、船舶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东疆片区租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产业集群发展区。广东自贸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成立,前海片区金融、科技、物流等总部经济异军突起,截至2020年累计引进各类服务机构7218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51家,认定的总部企业达到114家。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已集聚油气企业7500多家,2020年船用燃料油供应同比增长15.1%,油气吞吐量达1.27亿吨。海南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高质量投资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平台项目,建成2~3个千亿级和5~7个百亿级重大产业平台,带动形成若干创新要素集聚、配套体系完备的产业集群。北京自贸试验区重点打造服务贸易新优势,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区建设为平台,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和高端产业聚集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成为新亮点。
内外联通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载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贸试验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就是要促进国内制度规则对接国际市场规则体系,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回顾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历程,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来,自贸试验区很好地发挥了“双循环”的载体作用。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的背景下,中国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而自贸试验区责无旁贷发挥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桥头堡”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自贸试验区发挥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作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自贸试验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同时自贸试验区也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了“枢纽”作用;自贸试验区通过“请进来”引进境外技术、资金和人才,提升了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也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了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