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笔者最近课件制作评观摩了不少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公开课, 有两点体会: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优化教学结构,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数学问题更形象化, 更贴近生活。然而,在教师们积极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 或制作及运用技术水平不高, 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上不足
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00明确提出如下“技术性原则”:数学课程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作定性要求。在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对数学教学来说,沿用多年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过时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需要一个熟悉掌握阶段。正是这种情况, 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片面强调“只要多媒体计算机一旦在课堂上摆出来, 奇迹就会出现”, 或把是否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评比“好课”的条件之一;二是持消极态度, 对新技术应用有“漠视” 或“麻木”思想,甚至抵触。
二、制作、运用技术不足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这是每位教师都能体会到的。但是, 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 脱离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而滥用多媒体技术,其教学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这正是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经多年的实践得出的一个教训。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在制作、运用技术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不足。
1.重展示现象, 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 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 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例如, 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高中数学的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 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 同书本类似 , 不见过程。又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相关图形的作法,电脑显示出图形作出的方法、步骤, 形象逼真, 学生看到的是电脑展示, 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 忽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导”和学生的“学”。显然,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一个课件既应展示现象, 又揭示过程, 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重演示内容, 忽视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关系已不是传统的“教材 —教师 —学生”三元关系,但如果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那是错误的。有的教师就这么想:有了先进的电脑技术,上课最容易不过,做好一个课件甚至可以买现成的 , 课前无须作任何认真准备就可轻松走向讲台, 打开电脑动动鼠标,敲敲键盘, 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 甚至可以不讲, 只要点击放音功能。教师就像一个解说员或操作员。这样的课件着重内容演示, 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了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 是信息技术的“坏的应用”,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也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
3.重课内轻课外。
教师制作的课件都是课内教师专用的, 课外学生使用的少。有的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习题采用“一刀切”, 看起来似乎很“完美”, 其实存在着无法扩充、交互性差、共享性差及通用性差的缺点。教学课件如何才能做到课内课外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用, 这是教师们制作课件时值得考虑的问题。
4.制作技术局限,多数教师的电脑技术还停留在Word、Excel、PowerPoint 的使用。
有的课件就用 Authorware ,PowerPoint 制作 ,PowerPoint处理音频、视频、动画效果不理想 ,Author ware ,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图形及数学函数图像变化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课件制作的软件比较多, 如几何画板、MathCAD 等 ,教师应该努力去掌握其中一门数学教学软件 ,才能更好地处理制作上遇到的问题。由于制作技术局限,一些课件还存在界面不合理 ,操作繁杂 ,字体、颜色搭配不当,动画效果不理想 ,甚至数学图像、几何图形不规范等缺点。
针对以上不足,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更新教学观念,以“教学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 积极接受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 应该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改变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的“应试教学”, 着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 抓住重点, 掌握难点。第三,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 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创造教学情景, 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应予以突出的重点上。第四,遵循“教材分析 —教案设计 —脚本设计 —制作包装”的制作步骤, 其中“教材分析 —教案设计”属教学设计部分, 是重中之重;“脚本设计 —制作包装”属多媒体技术应用, 制作时还要针对不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软件制作平台。例如,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图形、解析几何的曲线轨迹及代数中的函数图像, 采用“几何画板”制作并显示图形的变化状态及动态形成的过程;动画设计用 Flash处理更突出些。第五,教学课件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特点。
总之, 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努力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使学生在现代技术帮助下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 使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教育方向发展。
一、认识上不足
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00明确提出如下“技术性原则”:数学课程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作定性要求。在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对数学教学来说,沿用多年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过时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需要一个熟悉掌握阶段。正是这种情况, 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片面强调“只要多媒体计算机一旦在课堂上摆出来, 奇迹就会出现”, 或把是否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评比“好课”的条件之一;二是持消极态度, 对新技术应用有“漠视” 或“麻木”思想,甚至抵触。
二、制作、运用技术不足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这是每位教师都能体会到的。但是, 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 脱离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而滥用多媒体技术,其教学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这正是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经多年的实践得出的一个教训。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在制作、运用技术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不足。
1.重展示现象, 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 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 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例如, 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高中数学的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 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 同书本类似 , 不见过程。又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相关图形的作法,电脑显示出图形作出的方法、步骤, 形象逼真, 学生看到的是电脑展示, 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 忽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导”和学生的“学”。显然,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一个课件既应展示现象, 又揭示过程, 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重演示内容, 忽视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关系已不是传统的“教材 —教师 —学生”三元关系,但如果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那是错误的。有的教师就这么想:有了先进的电脑技术,上课最容易不过,做好一个课件甚至可以买现成的 , 课前无须作任何认真准备就可轻松走向讲台, 打开电脑动动鼠标,敲敲键盘, 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 甚至可以不讲, 只要点击放音功能。教师就像一个解说员或操作员。这样的课件着重内容演示, 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了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 是信息技术的“坏的应用”,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也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
3.重课内轻课外。
教师制作的课件都是课内教师专用的, 课外学生使用的少。有的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习题采用“一刀切”, 看起来似乎很“完美”, 其实存在着无法扩充、交互性差、共享性差及通用性差的缺点。教学课件如何才能做到课内课外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用, 这是教师们制作课件时值得考虑的问题。
4.制作技术局限,多数教师的电脑技术还停留在Word、Excel、PowerPoint 的使用。
有的课件就用 Authorware ,PowerPoint 制作 ,PowerPoint处理音频、视频、动画效果不理想 ,Author ware ,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图形及数学函数图像变化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课件制作的软件比较多, 如几何画板、MathCAD 等 ,教师应该努力去掌握其中一门数学教学软件 ,才能更好地处理制作上遇到的问题。由于制作技术局限,一些课件还存在界面不合理 ,操作繁杂 ,字体、颜色搭配不当,动画效果不理想 ,甚至数学图像、几何图形不规范等缺点。
针对以上不足,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更新教学观念,以“教学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 积极接受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 应该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改变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的“应试教学”, 着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 抓住重点, 掌握难点。第三,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 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创造教学情景, 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应予以突出的重点上。第四,遵循“教材分析 —教案设计 —脚本设计 —制作包装”的制作步骤, 其中“教材分析 —教案设计”属教学设计部分, 是重中之重;“脚本设计 —制作包装”属多媒体技术应用, 制作时还要针对不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软件制作平台。例如,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图形、解析几何的曲线轨迹及代数中的函数图像, 采用“几何画板”制作并显示图形的变化状态及动态形成的过程;动画设计用 Flash处理更突出些。第五,教学课件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特点。
总之, 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努力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使学生在现代技术帮助下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 使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教育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