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的学习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表达方式的文体。记叙文文中叙述重在叙说,交代人物事件等,描写重在对人物、事情、环境的描绘和渲染,通达叙述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活动情节发展
  
  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
  
  写事的记叙文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人物的描写包括以下几种:
  ①行动描写: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写杨利伟的几个极简单的动作,如写他一个标准的军礼,就充分显示出他良好的军人素质。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一面》中六次写鲁迅先生的肖像(三次整体描写,三次局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一生交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③语言描写: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我们读《三国演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语言个性非常鲜明,唐僧的迂腐胆小,孙悟空的顽劣坚毅、猪八戒的自私懒惰,在他们的语言中无不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真可谓“言为心声”。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④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作者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其实是为了表现作者希望像蜜蜂那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
  
  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是最常见的几种叙述方式:
  1.顺叙法。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2.倒叙法。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彩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銜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
  3.插叙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
  
  三、情节发展是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小说和戏剧中成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事情的经过(即“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只凭自己想当然地编造。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
  选择、提炼有代表性情节,就是抓住生动、新颖、能揭示生活深刻意义的人和事。我们讲过生活中的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情节)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情节的真实性、丰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素材为依据,从中选择、提炼出富有思想意义的情节来。这个选择提炼的过程也是你对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认识的过程。另外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质、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难或考验面前表现得更鲜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读者,读时对文中的人物关注,产生阅读兴趣。一个“情境”描述、渲染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在此后,再来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如《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等数学教学环节,而且要研究数学课堂、数学活动、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关注数学活动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本文拟围绕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内涵及提高策略作出初步的探讨。    一、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内涵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
期刊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长期重复,逐渐养成不自觉的行为,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习惯如同在江河中游泳儿童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可以协助儿童从知识的此岸游向知识的彼岸。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养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其学好数学的保证。   那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
期刊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政策,客观上要求农广校一定要转变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成人技能开发、文化品位提升、现代公民的培养等非学历教育工作,切实抓住“服务社会”这一目标,把视角转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    一、加强政策引导,保持办学的连续性,促进学校稳定发展    国家政策是办学的指航灯,“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政策。”上级校要多
期刊
数学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数学的精髓,它对数学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因此, 加强对数学思想的分析和认识,十分重要。    一、对中学数学思想的基本认识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的主体是人类历史上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有名与无名的数学家;而认识的客体,则包括数学科学的对象及其特性,研究途径与方法的特点,研究成就的精神文化价值及对物质世界的实际作
期刊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置学生于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活化所教语言知识,是learn English而不是learn about English。我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创设情景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游戏教学    新教材把词汇知识分散在各个部分,有构词知识、英语释义、习惯用法等。除了用适当的教具,实物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接触过有关化学的知识,甚至是亲身经历,但又无法得到圆满地解释的一些问题,通过化学的学习,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呢?化学实验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和非常重要的手段,它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
期刊
当前教育上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场教育上的改革,不是传统教育的改头换面,简单的更名换姓,而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育面向的对象和培养目标的重大的变革。我们的“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功德,重知识传授,轻做人引导,必然要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因此,教育必须着眼于素质教育的全体,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四有”新
期刊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 语文教学 导入    一、创设情境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象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
期刊
摘 要:为了促成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针对前概念中的干扰因素,采取设计典型实验、精心选择反例,有效地实现概念转变教学。  关健词: 前概念 相异构想 概念转变 科学教学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新知识的传授,但正确概念的传授并不能自动地校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要实现概念转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针对前概念中的干扰因素,采取设计典型实验和精心选择反例、对不同概念的相似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