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表达方式的文体。记叙文文中叙述重在叙说,交代人物事件等,描写重在对人物、事情、环境的描绘和渲染,通达叙述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活动情节发展
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
写事的记叙文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人物的描写包括以下几种:
①行动描写: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写杨利伟的几个极简单的动作,如写他一个标准的军礼,就充分显示出他良好的军人素质。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一面》中六次写鲁迅先生的肖像(三次整体描写,三次局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一生交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③语言描写: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我们读《三国演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语言个性非常鲜明,唐僧的迂腐胆小,孙悟空的顽劣坚毅、猪八戒的自私懒惰,在他们的语言中无不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真可谓“言为心声”。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④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作者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其实是为了表现作者希望像蜜蜂那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
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是最常见的几种叙述方式:
1.顺叙法。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2.倒叙法。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彩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銜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
3.插叙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
三、情节发展是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小说和戏剧中成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事情的经过(即“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只凭自己想当然地编造。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
选择、提炼有代表性情节,就是抓住生动、新颖、能揭示生活深刻意义的人和事。我们讲过生活中的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情节)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情节的真实性、丰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素材为依据,从中选择、提炼出富有思想意义的情节来。这个选择提炼的过程也是你对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认识的过程。另外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质、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难或考验面前表现得更鲜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读者,读时对文中的人物关注,产生阅读兴趣。一个“情境”描述、渲染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在此后,再来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如《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活动情节发展
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
写事的记叙文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人物的描写包括以下几种:
①行动描写: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写杨利伟的几个极简单的动作,如写他一个标准的军礼,就充分显示出他良好的军人素质。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一面》中六次写鲁迅先生的肖像(三次整体描写,三次局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一生交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③语言描写: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我们读《三国演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语言个性非常鲜明,唐僧的迂腐胆小,孙悟空的顽劣坚毅、猪八戒的自私懒惰,在他们的语言中无不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真可谓“言为心声”。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④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写作者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其实是为了表现作者希望像蜜蜂那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
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是最常见的几种叙述方式:
1.顺叙法。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2.倒叙法。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彩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銜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
3.插叙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
三、情节发展是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小说和戏剧中成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事情的经过(即“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只凭自己想当然地编造。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
选择、提炼有代表性情节,就是抓住生动、新颖、能揭示生活深刻意义的人和事。我们讲过生活中的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情节)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情节的真实性、丰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素材为依据,从中选择、提炼出富有思想意义的情节来。这个选择提炼的过程也是你对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认识的过程。另外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质、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难或考验面前表现得更鲜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读者,读时对文中的人物关注,产生阅读兴趣。一个“情境”描述、渲染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在此后,再来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如《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