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澤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建党建国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它的形成是与苏区革命关系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革命的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毛泽东思想对当时的苏区革命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苏区革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苏区革命;毛泽东思想;形成;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314-02
一、定义界定
(一)毛泽东思想: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必须要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有非常充分的肯定认识,且要正确理解它的涵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涵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且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劳动理论创造,写出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著作。因此,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毛泽东思想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毛泽东思想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苏区:所谓苏区:表面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后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区域)与国民党政权区域相对立而言的。国民党政权区称(白区)。本质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领导政权区域。苏区革命时间的界定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时间的界定苏区革命时间从1927年起到1937年十年的时间。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确定问题,也有不同的观点。本人偏向形成于井冈山时期到大革命失败时期,其形成的标志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而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苏区革命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苏区革命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革命的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实践基础,且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对当时的苏区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苏区革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体现在多方面,我将通过其在军事革命、党的建设、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哲学理论思想、与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五个方面阐述:
(一)军事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提出并阐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思想,并且付诸于革命实践,继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在南昌八一起义后,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引兵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的使毛泽东等同志探索寻求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这是我党开始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性转折。也成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下半年到1929年,江西区域内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全省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斗争。经过斗争、失利、再斗争的艰苦过程,先后形成了八个革命根据地。通过不断地坚持深入农村,不断地开展各项游击战争,为建立和发展工农红军、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至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上开始走上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革命道路。我本人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的标志,革命道路的确定,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通向胜利的航向。
(二)党的建设:把从思想上建党作为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是在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近代工业还非常的落后,产业工人极少。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是在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党的组织基础极大一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一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构成,红军也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因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便时常大量地反映到党内和红军中,而这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越来越多地给党的建设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时任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兼红四军政委的毛泽东看到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下决心努力加以解决。在中国革命的危机紧要关头我们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929年6月红四军党的“七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将红四军中党的错误思想概括成为14种表现,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但当时他的这一思想并没有被一些同志理解和接受,所以,这次大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上建党的问题。直到1929年12月在福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有名的古田会议),才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党在农村发展的无产阶级化的问题。
(三)政治:工农武装割据,直接建立苏区与国民党白区对峙,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最初尝试——苏维埃政府的政权建立,尤其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政权建立。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反左倾斗争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在同“左”倾错误的斗争中不断完善发展的。正是在江西苏区对“左”倾错误路线的抵制和斗争,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政治条件。
(四)经济:1、根据地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领导建设巩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包括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具体到实处,可以归纳为根据地建设,这是当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以毛泽东为主要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也更加有力地推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2、土地政策。苏区的土地政策,是在土地斗争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完善的,并最终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苏区土地斗争的中国农民运动,实质上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从最早于1927年10月在井冈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领导制定了土地革命中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基本上形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
(五)苏区革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在哲学理论上的贡献: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在毛泽东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共产党的领导人从哲学角度对党革命道路方向的问题,作出了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文章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那些只知道照抄书本、照搬他人经验的教条主义提出了批判,并且着重强调了以下三点内容: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必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知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二是一切理论政策都必须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来获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三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要做好与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同时,还要准确地处理好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问题;要在革命实践中完成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还要多元化的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法,力求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子。在解决这些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也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共产党人用来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问题的基本的原则。通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原则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概括,形成了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毛泽东思想,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之后灵活运用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珍(1984— ),女,汉族,江西万载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苏区史研究。
作者单位: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
关键词:苏区革命;毛泽东思想;形成;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314-02
一、定义界定
(一)毛泽东思想: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必须要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有非常充分的肯定认识,且要正确理解它的涵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涵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且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劳动理论创造,写出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著作。因此,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毛泽东思想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毛泽东思想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苏区:所谓苏区:表面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后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区域)与国民党政权区域相对立而言的。国民党政权区称(白区)。本质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领导政权区域。苏区革命时间的界定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时间的界定苏区革命时间从1927年起到1937年十年的时间。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确定问题,也有不同的观点。本人偏向形成于井冈山时期到大革命失败时期,其形成的标志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而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苏区革命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苏区革命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革命的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实践基础,且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对当时的苏区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苏区革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体现在多方面,我将通过其在军事革命、党的建设、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哲学理论思想、与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五个方面阐述:
(一)军事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提出并阐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思想,并且付诸于革命实践,继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在南昌八一起义后,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引兵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的使毛泽东等同志探索寻求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这是我党开始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性转折。也成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下半年到1929年,江西区域内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全省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斗争。经过斗争、失利、再斗争的艰苦过程,先后形成了八个革命根据地。通过不断地坚持深入农村,不断地开展各项游击战争,为建立和发展工农红军、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至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上开始走上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革命道路。我本人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的标志,革命道路的确定,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通向胜利的航向。
(二)党的建设:把从思想上建党作为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是在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近代工业还非常的落后,产业工人极少。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是在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党的组织基础极大一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一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构成,红军也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因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便时常大量地反映到党内和红军中,而这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越来越多地给党的建设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时任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兼红四军政委的毛泽东看到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下决心努力加以解决。在中国革命的危机紧要关头我们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929年6月红四军党的“七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将红四军中党的错误思想概括成为14种表现,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但当时他的这一思想并没有被一些同志理解和接受,所以,这次大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上建党的问题。直到1929年12月在福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有名的古田会议),才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党在农村发展的无产阶级化的问题。
(三)政治:工农武装割据,直接建立苏区与国民党白区对峙,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最初尝试——苏维埃政府的政权建立,尤其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政权建立。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反左倾斗争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在同“左”倾错误的斗争中不断完善发展的。正是在江西苏区对“左”倾错误路线的抵制和斗争,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政治条件。
(四)经济:1、根据地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领导建设巩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包括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具体到实处,可以归纳为根据地建设,这是当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以毛泽东为主要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也更加有力地推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2、土地政策。苏区的土地政策,是在土地斗争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完善的,并最终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苏区土地斗争的中国农民运动,实质上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从最早于1927年10月在井冈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领导制定了土地革命中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基本上形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
(五)苏区革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在哲学理论上的贡献: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在毛泽东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共产党的领导人从哲学角度对党革命道路方向的问题,作出了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文章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那些只知道照抄书本、照搬他人经验的教条主义提出了批判,并且着重强调了以下三点内容: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必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知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二是一切理论政策都必须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来获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三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要做好与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同时,还要准确地处理好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问题;要在革命实践中完成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还要多元化的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法,力求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子。在解决这些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也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共产党人用来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问题的基本的原则。通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原则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概括,形成了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毛泽东思想,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之后灵活运用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珍(1984— ),女,汉族,江西万载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苏区史研究。
作者单位: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